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临床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布格替尼的相关文献,总结其化学结构、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从化学结构上看,布格替尼能与目标蛋白结合,使其具有更好的靶向性。相较于第1代ALK-TKIs克唑替尼,其治疗ALK阳性NSCLC及脑转移ALK阳性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更有优势,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反应。结论 布格替尼作用靶点明确,在控制ALK阳性NSCLC患者的脑转移、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其中ALK阳性患者占3%~5%。近年来,众多小分子ALK抑制剂被开发出来,用于ALK阳性NSCLC的治疗。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第1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对ALK阳性NSCLC患者效果显著,已经成为ALK阳性NSCLC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新一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也相继被FDA批准上市。更多安全性更佳、选择性更高或活性更好的新型ALK抑制剂正在开发中,这些药物有望克服克唑替尼和其他已上市药物的耐药性,从而给ALK阳性NSCLC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艾乐替尼是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于2015年12月11日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与前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相比,艾乐替尼在疗效及适应证上均表现出较大优势。本文综述了艾乐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诺华公司色瑞替尼胶囊治疗ALK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 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克唑替尼治疗时进展或无法耐受)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对163例克唑替尼治疗时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其治疗的转移性ALK+ NSCLC患者实施的关键性研究中,复治患者的总缓解率是54.6%,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是7.4个月。发生率至少为25%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恶心、转氨酶升高、呕吐、腹痛、疲劳、食欲减退及便秘。  相似文献   

5.
摘 要艾乐替尼是第二代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ALK酪氨酸酶抑制药,它能克服克唑替尼耐药的多个靶点,临床试验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本文对艾乐替尼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耐药机制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则占所有类型肺癌的85%以上.目前,“个体化给药”是改善晚期NSCLC患者治疗效果的一条前景良好的途径.2011年8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一种ALK/MET/ROS1抑制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时还批准了一种ALK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试剂盒,作为伴侣诊断试剂,用于ALK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随后,克里唑替尼被作为一种ALK和MET抑制剂开发,用于治疗由ALK和MET突变驱动的其他类型的肿瘤.最近已经证实在ROS1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克里唑替尼是一种有效的ROS1抑制剂,并且未来可能用于ROS1基因重排肿瘤的临床治疗.对克里唑替尼的设计开发、治疗ALK重排的NSCLC的的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疾病诊断检测方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NSCLC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ALK/ROS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ALK/ROS1抑制剂进行总结。结果克唑替尼被报道在NSCLC病人中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OS1重排高度有效和耐受性良好,但在初始治疗后的9~12个月出现了耐药问题,随后又有一些新的ALK抑制剂被研发出来。结论耐药基因的发现及新ALK/ROS1抑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克里唑替尼是一种口服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用于治疗通过FDA批准的检测方法诊断为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现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安全性评价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apid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r HTA)对洛拉替尼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者提供药品遴选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全球各大HTA官方网站,纳入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突变阳性NSCLC患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4篇经济学研究。有效性结果显示,洛拉替尼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其他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化学药物,但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安全性结果显示,洛拉替尼≥3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仅低于塞瑞替尼,但均可控;经济性结果未显示出显著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突变阳性NSCLC患者具有有效性、安全性优势,但其经济性优势需进一步研究,未来有必要开展更直观的比较,并进行多亚组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开启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新领域,而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C ( C-MET)为主要靶点的克唑替尼于2011年8月26日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1-4]。通常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ALK、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 KRAS)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是互斥的,但Ulivi等[5]分析252例患者的EGFR与ALK,EGFR与KRAS以及ALK 与KRAS 基因双突变概率分别为1.6%,1.1%和2.5%。本文回顾性分析诊断C-MET和ALK双驱动共存型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双阳性患者服用克唑替尼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克唑替尼是一种作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及c-ros肉瘤致癌因子1(ROS1)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损伤是克唑替尼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多数患者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转氨酶水平升高,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致命性肝衰竭;发生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过度自噬、氧化应激、过敏反应等有关。克唑替尼相关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肝病史,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等。应用克唑替尼前, 须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 必要时采取暂时(再次使用时减量)或永久停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克唑替尼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方法:从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三状态Markov模型模拟疾病病程,根据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获得各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从已发表文献获得成本数据,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较两方案的经济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克唑替尼组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组的两年总成本分别为554 322.4元和293 622.8元,分别获得1.48QALYs和1.33 QALYs,克唑替尼组的收益较化疗组更高,但成本也高于化疗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 698 291元/QALY,高于支付意愿阈值161 805元(3倍人均GDP)。结论:短期分析结果提示,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相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不具有经济性,克唑替尼组效用值为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劳拉替尼     
<正>劳拉替尼(lorlatinib)由 Pfizer 公司开发,商品名为 Lorbrena,于 2018 年 11 月 2 日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第三代 ALK 抑制剂,lorlatinib 被批准用于使用 crizotinib、alectinib、ceritinib 和其他第一代 ALK 抑制剂治疗并出现耐药性的患者。该药为口服处方片剂,有 25 mg、  相似文献   

14.
色瑞替尼     
<正>色瑞替尼(ceritinib)由Novartis Pharms公司研究与开发,于2014年4月29日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ykadiaTM,该药为胶囊剂。用于对crizotinib(克唑替尼)治疗后已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晚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positive,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推荐剂量为每天750 mg[1]。色瑞替尼的中文化学名称:5-氯-N2-(2-异丙氧基-5-甲基-4-(哌啶-4-基)苯基)-N4-(2-(异丙基磺酰基)苯基)嘧啶-  相似文献   

15.
色瑞替尼(ceritinib)由Novartis Pharms公司研究与开发,于2014年4月29日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ykadia^TM,该药为胶囊剂。用于对crizotinib(克唑替尼)治疗后已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晚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positive,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推荐剂量为每天750mg。  相似文献   

16.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LK-TKIs)是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药物,其在使患者获益的同时也常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该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ALK阳性肺癌患者服用克唑替尼后出现不可耐受的恶心、呕吐,以及换用恩沙替尼后出现全身大面积表皮剥脱的药学实践,协助医师处理不良反应并实施药学监护,患者后续治疗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处理该类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蕾  陈平钰  马爱霞 《中国药房》2022,(9):1102-1108
目的 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劳拉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性,为该药在我国除香港以外其他地区的产品定价及相关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CROWN试验数据同时构建Markov模型和分区生存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4周),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效...  相似文献   

18.
姜文丽  黄才国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4):301-304,333
生物标志物检测使得许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益。近年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呈阳性的NSCLC患者,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以克唑替尼为代表的ALK-TKI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但是,大多数第一代EGFR-TKI和ALK-TKI的疗效因为不可避免的继发性耐药而被减弱。目前,第三代EGFR-TKI正是基于第二代EGFR-TKI的耐药机制研发而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针对其他突变位点的晚期NSCLC维持治疗的靶向抑制剂。遗憾的是,针对突变比例最大的K-RAS突变,尚无疗效确切的靶向药物。因此,基于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机制的探索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是目前NSCLC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高仑  孙秀娥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994-1998
目的探究克唑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75 mg/m2,1次/d;并于停药30 min后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 mg/m2,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克唑替尼胶囊,1粒/次,2粒/d。两组均治疗2个月,并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7.27%、6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4.24%、14.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3、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唑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ALK阳性NSCL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中位PFS,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克唑替尼治疗EML4-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既往化疗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5例,给予克唑替尼治疗,克唑替尼胶囊250 mg,口服,1粒/次,2次/d,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1 d剂量为500 mg。对照组15例,给予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治疗周期,化疗前1 d给予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常规预处理,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克唑替尼用于二线治疗NSCLC与化疗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0.0%、20.0%;控制率分别为93.3%、53.3%,实验组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能否将克唑替尼应用于EML4-ALK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