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挖掘治疗肺痈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研发和治疗肺痈的中药新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肺痈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核心药物频次、组方规律等进行研究。共筛选出治疗肺痈中药方剂152首,涉及中药220味,分析出44个使用频次≥6的药物、24个常用药物组合和7个核心药物组合。其中高频药物有甘草、桔梗、浙贝母、薏苡仁、杏仁、桑白皮、人参、麦冬、黄芪、当归等;药性以寒、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药为主,归经以肺、脾、胃、心经为主;常用药对为甘草-桔梗,薏苡仁-桔梗,浙贝母-甘草,甘草-薏苡仁,浙贝母-桔梗,甘草-薏苡仁-桔梗等;组方规律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为主,辅以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5,(28)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方剂组方规律,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帕金森病证候要素进行筛选、提取、处理、统计、分析。结果收录60篇处方载药203味,其中使用频次≥5次者35味,当归、防风、人参、甘草出现频次≥26次;支持度≥10组合共12个,涉及中药9种,甘草涉及组合最多达9个,人参+甘草为最常见组合;熵聚类分析相关系数≥0.02药物组合25个,其中出现频次最高药物为麦冬、独活与桂心均为6次;应用复杂熵聚类分析,共演化出新处方5种。结论中医治疗帕金森症处方、常见组合繁多,围绕中医关于帕金森症的认识,以补元、活血、解毒、祛风为主要治则,多用当归、人参等补药,配合甘草等调和,辩证应用祛风、祛瘀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王孟清教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孟清教授门诊、西医明确诊断为RRTIs的病例。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分析药物频数、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结果 309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32味,药物频数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白术、黄芪、黄芩、山药、麦冬;药性以温性药使用频数最高,其次为寒性、平性;药味以甘味药的使用频数最高,其次为苦味、辛味;药物归经前6位依次为肺经、脾经、胃经、心经、肝经、大肠经。常用药物组合37对,其中包含中药黄芪、白术、黄芩、山药、麦冬、茯苓、防风、牛蒡子,得到3首新处方。结论 王教授治疗儿童RRTIs,用药以补肺健脾、益气养阴为主,兼顾消导,组方符合肺脾同治、攻补兼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山楂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山楂的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山楂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1):99-103
目的:为含黄连-干姜药对(简称"黄连-干姜")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黄连-干姜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疾病频次、配伍药材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黄连-干姜方剂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5%、20%、2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排前2位的主治疾病和配伍药材频次最高的温里药和清热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92首含黄连-干姜方剂,涉及主治疾病9种(频次≥15),包括痢疾、泄泻、积聚、痞满等;常用配伍药材21味(频次≥55),包括当归、厚朴、附子、黄芩等;常用药材组合有19个,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黄连-干姜-人参、黄连-干姜-厚朴、黄连-干姜-当归;常与黄连-干姜配伍治疗痢疾的核心药材有5种,治疗泄泻的核心药材有9种;在黄连-干姜配伍温里药附子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8种,在配伍清热药黄芩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7种。结论: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主治疾病以消化道疾病为主;该药对可配伍不同药材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可为其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毅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10):146-147
高血压脑出血属中医学出血性中风范畴,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起病急骤,急性期病情变化迅速,对其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特点及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浅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1以通腑药为主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表现为风、火、痰、瘀、腑实、内毒互见,其中由气血逆乱,升降失常,枢机不利及风、火、痰、瘀、腑实内结所致的腑气不通在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机变化中占重要地位。腑气不通,清气不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白志军教授治疗肾病蛋白尿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肾病蛋白尿的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白志军教授治疗肾病蛋白尿的中药处方(包括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和Mircrosoft Office Excel对筛选出的中药方剂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110首,涉及中药139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茅根、党参、炙甘草、茯苓等;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药性以寒性、平性居多,归经多属胃、肺、脾、肝经;高频次药物组合有黄芪+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半枝莲+黄芪+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黄芪等;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方。结论 肾病蛋白尿的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肾亏虚、气阴不足,标实为瘀血、热毒、水湿。主要治则是以健脾固肾益气为首要,重视清热解毒,贯穿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白雨鑫段小云寇楠李儒杰于余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3,(1):6-12
目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方剂的深入挖掘,分析组方规律,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后,实施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并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筛选出908首含延胡索的方剂,涉及病证112种,其中高频病证为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疝气作痛,配伍的高频药物主要为当归、肉桂、白芍、木香,功效类别以活血化瘀药、补虚、理气药为主,药味多为辛、苦、甘,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物归经主肝、脾、心、肾经;且延胡索与当归、白芍、肉桂、木香、香附具有密切配伍关联;对高频病证和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延胡索在不同病证和配伍中可发挥不同功效。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为延胡索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探索其后续方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35):5003-5007
目的:了解石膏在内服与外用方剂中的功效差异,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中华医典(电子丛书)》和《中华医方精选辞典》,归纳自东汉至现代(截至1979年)含有石膏的方剂,分析历代医家在临床使用石膏的规律。结果:共收集到682首含有石膏的方剂。按年代分,宋代和清代的方剂分别有169首(占24.8%)、152首(占22.3%),明代和现代(截至1979年)的分别有138首(占20.2%)、118首(占17.3%),金代和元代的共有53首(占7.8%),汉、晋、南北朝、唐代的共有52首(占7.6%)。石膏主要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及其他功效。其中,用于清热泻火的有516首(占75.7%),用于除烦止渴的有69首(占10.1%),用于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分别有56、20首(分别占8.2%、2.9%),用于其他(如固齿、美容、养生等)的有21首(占3.1%)。石膏的作用以清热泻火为主,通过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治疗因热导致的疾病,可在治疗阳明气分实热、气血(营)两燔证、气分实热兼有气阴亏虚证、他经合并有实热证、内伤杂病等方剂中使用。另外,生石膏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煅制后还可内服。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使用石膏的方剂进行研究,可促进石膏的进一步利用,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究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呕吐的中成药成方规律。方法 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所载的关于治疗呕吐的中成药处方,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中成药筛选后提取药物,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其中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 对最终纳入166个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超过15次以上的使用频次的药物有40种,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9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8条;通过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8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3个,共包含11个药组。结论 通过频次排序,药物中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药对关联规则中理气化湿药对(陈皮→厚朴、陈皮→半夏)体现理气化湿的特点,三味与四味中药药组多是在陈皮→厚朴药对的基础上进行加味所得。陈皮→半夏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理气化湿药对以参与组成治呕中成药。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中,针对呕吐的治法是以理气化湿为主,以消食导滞为辅。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23):3197-3199
目的:为中医治疗肺癌和中药师审方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中医科诊断为肺癌的266张中药处方,对患者年龄、中药处方用药味数、用药帖量、用药帖数、费用、药物类别、单味中药使用频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0岁以上为肺癌高发人群,处方以16~20味居多,帖量集中在201~300 g,平均帖数为10.01帖,每帖平均53.79元。所用药物前3位分别是补益药16.5%、止咳化痰平喘药13.5%、清热药11.5%,浙贝母、桑白皮、橘红、三叶青使用率高。结论:抗肺癌中药处方补益药、止咳化痰平喘药、清热药使用率较高,其大都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35):4910-4914
目的:了解治疗气虚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为气虚血瘀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研究及相关证候类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和1993年版《中药成方制剂》中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中成药,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与症状关联规律分析。结果:171个症状中,胸闷、气短、胸痛、乏力、心悸是常见症状,而聚类得到3类症状组合,即胸闷-气短-胸痛-心悸-怔忡-脉结代、口眼歪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舌强-拘挛、月经量少-月经不调-腹有癥块-经行腹痛。131首中成药包括304味中药,使用频率前5位的为黄芪、丹参、当归、川芎和人参;高频药物组合有黄芪-当归、川芎-当归、丹参-黄芪、川芎-黄芪和川芎-丹参,核心组合是黄芪-当归-川芎-丹参-人参-红花-三七;得到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新方1个(人参-赤芍-冰片-天麻-人工麝香-肉豆蔻)。结论:气虚血瘀证既具有大多数疾病共有的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又具有各类疾病独有的特征性症状。益气活血法是气虚血瘀证的基本治法,临床上应根据正邪盛衰不同,注重"以通为补,通补结合",并合理配以理气法、补血法或芳香温通法,对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慢喉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慢喉痹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筛选出的主治慢喉痹的方剂129条,对数据库的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192味,确定了方中药物使用的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得到治疗慢喉痹26组核心组合,进一步聚类,得到13个新处方。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慢喉痹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近年来治疗慢喉痹的用药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有效专利中防治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的组合规律,为缓解用药压力、扩充新的药用资源提供依据,为中药研发企业的新药自主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之前公开授权的防治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的相关有效专利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其核心药物及其所属科别的组成、功效、归经及其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有效专利中防治肝系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涉及高频中药(丹参、黄芪、川芎、茵陈蒿等)与高频科别(唇形科、豆科、伞形科、菊科)基本一致,且其有效成分已广泛应用于肝系病的防治。防治肝系病的提取物组合原则为“肝心同治,附以治肺”,且常用中药配伍与科别配伍结果基本一致。尝试以高频科的低频中药对高频中药进行替换,进而重新组合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全新的防治肝系病的中药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4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15 918张,2014年7-8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13 132张,2014年3-8月使用中药注射剂归档病历40份,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月抽取的15 918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中有2 419张处方使用中药注射剂,其中235张(9.71%)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7-8月抽取的13 132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中有1 957张处方使用中药注射剂,其中154张(7.87%)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40份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归档病历中,有24份(60.00%)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溶剂应用不适宜、超剂量用药、选药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处方及病历点评,分析和评价用药的合理性,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2016年8-10月儿科门诊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1 039例患儿,对其用药类别、给药途径、药品费用、炎症指标及复诊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039例患儿处方中,中成药处方使用最多为780例次,抗病毒药物处方672例次,解热镇痛药物处方633例,抗菌药物处方129 例次;抗病毒药物使用金额比例最高,占35.70%,中成药占27.69%;口服给药处方929例,静脉给药处方110例,静脉给药与口服给药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相近,但静脉给药患儿复诊比例高。结论: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中成药重复用药使用和抗菌药物用药起点高、糖皮质激素静脉用药指征不明确等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