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临床疗效、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央前房深度、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视力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93.10%vs75.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72%、12.07%vs8.62%、24.14%差异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有效加大中央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视力散光度数,提高视力,且安全可靠,分析是该方法可有效摘除病变晶状体,并通过置入人工晶状体,避免瞳孔阻滞,达到治疗效果。而小梁切除术虽然有效,但其有眼压水平限制,且操作复杂,因此容易出现创伤,因此不仅效果较差吗,还容易引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47例(16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及视野等变化,术后随访远期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有156只眼(94.55%)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后眼压下降(38.19±7.94mmHg vs 15.17±2.67mmHg,P0.05),中央前房深度加深(1.62±0.34 mm vs2.73±0.37mm,P0.05)。所有患者术后视野无明显改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可达到复明和眼压控制的双重效果,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8例(7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35只眼),对照组34例(35只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集的30例(3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角及周边前房变化。结果术前药物控制平均眼压为(19.22±4.68)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为(12.58±3.56)mm Hg,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视力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及周边前房较术前明显加深。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患者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提高,前房角及周边前房明显加深,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47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UBM及视野的变化,随访3~15个月。结果其中40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9.67±4.15)mmHg降至术后的(10.81±3.27)mmHg,中央前方深度术前:2.48±0.36,术后:3.51±0.33,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替代传统小梁切除术后二次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5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其中急性闭角性青光眼29例(3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25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房加深,粘连的房角不同程度开放,眼压控制满意,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获得满意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眼科收治的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控制眼压,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逐步下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眼压逐渐趋于平稳状态。两组患者从术后第3天起,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速度和视力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眼压控制良好,术后视力良好改善,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6.1±2.7) mmHgvs (18.6±19)mmHg]、术后1个月[(16.7±1.8)mmHgvs (17.8±1.6) mmHg)]、术后3个月[(15.3±1.7) mmHg vs (17.5±1.6)mmHg]及术后6个月[(14.6±1.5) mmHg vs(17.2±1.7)mmHg]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0.554±0.25) vs(0.521 ±0.18)]、术后1个月[(0.623±0.26) vs(0.568±0.21)]、术后3个月[(0.628±0.27) vs(0.624±0.22)]及术后6个月[(0.586±0.23)vs(0.573±0.24)]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ACD[(3.406±0.245)mmvs(3.062±0.221)mm]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P<0.00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均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手段,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更好的降低术后眼压、改善视力、增加前房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眼压(14.3±2.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9.1±3.4)mmHg,而中央前房深(3.31±0.15)mm明显高于对照组(3.01±0.11)mm,并且实验组患者出现前房炎症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合并膨胀期白内障65例65眼,房角粘连关闭范围为180°~270°,药物控制眼压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65眼(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64眼(98.5%1术前房角关闭部位全部开放,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手术前后眼压比较t值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但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3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内压降低,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加大,眼房角开放角度减小,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前房炎症2眼,虹膜纤维素样渗出1眼,角膜水肿3眼,合并老年黄斑性病变影响视力恢复1眼,脉络膜脱离1眼,未出现瞳孔人工晶体状粘连。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采用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患有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眼压变化的稳定性明显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前方深度的改变情况也较A组更加理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患有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会使患者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治疗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63例(17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l例(86眼)和对照组82例(87眼)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及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2周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前房深度与房角方面,观察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后比较:观察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角粘连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房角分离术结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行房角分离术结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前后的前房深度、眼压、视力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加深;125例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均小于20 mm Hg;123例患者术后视力得以提高。结论房角分离术结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使眼内压降低、房角加深、视力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术前和术后眼压、视力及房角的变化进行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8.25±3.12)mm Hg (1 mm Hg=0.133 kPa),术后(12.1±2.09)mm Hg,术前周边房角深度<1/2 CT者42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 CT者39例;术后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加深前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已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2例54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对房角粘连区域用粘弹剂钝性分离。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房角变化,前房变化,眼压监测,视野电生理检测,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变化,随访3~29个月,平均16.5个月。结果眼压术前(52.87±9.86)mmHg,随访时平均(12.19±3.96)mmHg。房角术后全部开放46眼,部分开放8眼;术前前房深度平均(1.62±0.26)mm,术后平均(1.21±0.14)mm。随诊54眼视野均无缩小;房水流畅系数(C)术前平均0.098±0.005,术后平均0.201±0.03。压畅比(PO/C):术前平均127.32±6.01,术后平均89.3±4.87。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201-20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均分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其中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而研究组则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力、眼压、中央房前深度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觉改善,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