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耳胆脂瘤上皮增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与中耳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NA单克隆抗体对 1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 6例正常外耳道皮肤 ,面部皮肤以及鼓膜进行免疫定位检测。结果 :PCNA阳性细胞仅见于正常外耳道、面部皮肤和鼓膜的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的开始部位 ,亦可见于胆脂瘤组织上皮全层。上皮下炎性细胞浸润愈重 ,PCNA阳性细胞率愈高。结论 :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具有过度增殖能力。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表达对胆脂瘤上皮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EGFR、Ki67和p16在30例成人中耳胆脂瘤上皮、21例成人胆脂瘤患者外耳道正常皮肤、17例正常人外耳道中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0.0%,46.7%,与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人中耳胆脂瘤中EGFR、Ki67与p16之间表达均无相关性(均P>0.05)。胆脂瘤侵袭能力与EGFR、Ki67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EGFR、Ki67表达灰度值越低,表达密度越高,胆脂瘤侵袭能力越强。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与侵袭能力之间无相关性(P>0.05)。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全层,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呈高度表达;而在对照组中阳性细胞仅在基底层表达,呈弱表达。结论: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呈高表达,EGFR、Ki67的表达与成人中耳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高度相关性,提示成人中耳胆脂瘤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其中细胞因子EGFR、Ki67、p16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胆脂瘤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磷酸化酪氢酸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酪氨酸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呈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最为明显;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呈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呈弱表达。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呈连续性阶梯性上升,在胆脂瘤上皮中的高表达,说明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在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的中度表达,说明该处皮肤增生较活跃。  相似文献   

4.
中耳胆脂瘤成因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 ,本文就中耳胆脂瘤溶骨机制、胆脂瘤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及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就中耳胆脂瘤溶骨机制、胆脂瘤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及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耳胆脂瘤的成因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就中耳胆脂瘤溶骨机制,胆脂瘤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及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耳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骨质的破坏以及细胞的加速凋亡.以往关于中耳胆脂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皮细胞的高度增生和骨质破坏等方面,而有关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的报道较少,本文就几种凋亡相关基因在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与中耳炎道皮肤关系。方法:采用PCNA单克隆重抗体对1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例正常外耳道皮肤,面部支及鼓膜进行免疫定位检测。结果:PCNA阳性细胞率愈高。结论: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具有过度增殖能力。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耳胆脂瘤上皮PTE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中耳胆脂瘤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2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耳胆脂瘤组织和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均有PTEN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胆脂瘤形成过程中,PTEN的作用更趋向于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而不是发生基因异常导致细胞非正常增殖。  相似文献   

10.
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是生物细胞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MAPKs信号转导通路激酶可引发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介导多种刺激(如细菌产物、炎性细胞因子、化学应激、物理等)引起的细胞反应,并与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等密切相关.中耳炎症性疾病及中耳胆脂瘤形成是中耳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本文就以往有关研究MAPKs通路与中耳炎及胆脂瘤形成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共同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和核酸分子斑点杂交法对44例 ( 44耳 )中耳胆脂瘤标本组织中的HPVDNA进行检测 ,并结合其中 35例 ( 35耳 )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耳 ( 34.3 % )中耳胆脂瘤组织中观察到了HPV感染的损害特征 ;用共同引物PCR法及核酸分子斑点杂交法对 44耳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进行HPVDNA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2 9 .5 % ( 13 44 )及 2 5 .0 % ( 11 44 ) ;表现有人乳头瘤病毒损害特征的 12耳中耳胆脂瘤组织HPVDNA检测阳性率为 5 8.3% ( 7 12 ) ,而无此损害特征的 2 3耳中耳胆脂瘤组织HPVDNA检测阳性率为 13.0 %( 3 2 3) ,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 χ2 =7.92 6 ,P <0 .0 0 5 )。结论 HPV感染可能激发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分裂增殖 ,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侵蚀性乳头瘤样生长和空晕细胞改变可以作为中耳胆脂瘤组织中HPV感染的病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icroRNA-21(miR-21)及其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在儿童中耳胆脂瘤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儿童中耳胆脂瘤患者手术标本23例,提取并培养其中耳胆脂瘤角质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以介导miR-21抑制体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中耳胆脂瘤角质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慢病毒载体,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和PTEN基因、PDCD4蛋白的表达,利用EdU和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组胆脂瘤角质细胞中miR-21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PTEN基因和PDCD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EdU阳性细胞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TUNEL阳性细胞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MiR-21可负性调控其靶基因PTEN和PDCD4的表达,miR-21抑制体可有效抑制儿童胆脂瘤角质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aspase-8(胱天蛋白酶-8)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caspase-8在36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及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se-8在36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中均有强表达,而正常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caspase-8在胆脂瘤上皮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脂瘤上皮中caspase-8表达较外耳道皮肤显著增高,其可能参与了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及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穿孔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阳性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阳性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阳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耳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骨质的破坏以及细胞的加速凋亡。先后有多种基因被发现在胆脂瘤上皮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既有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如c-myc、c-jun、Ras;也有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如Erb-2、p53、p27。本文就近年来中耳胆脂瘤与增殖凋亡相关基因调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CYLD(cylindromatosis)、原癌基因c-jun及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CYLD、c-jun、Ki-67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YLD、c-jun及Ki-67蛋白产物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实验组)及20例正常耳后皮肤上皮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YLD蛋白产物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主要见基底层弱阳性或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正常耳后皮肤上皮全层均见阳性表达或强阳性表达,CYLD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耳后皮肤(X2=16.333,p=0.000,p<0.05)。c-jun蛋白产物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上皮全层均见阳性表达或强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正常耳后皮肤上皮中均仅见基底层弱阳性或阳性表达,c-jun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耳后皮肤(X2=14.901,p=0.000,p<0.05)。Ki-67蛋白产物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内未见Ki-67蛋白表达。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基底层、棘层,甚至颗粒层中均可见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正常耳后皮肤上皮中均仅见基底层弱阳性或阳性表达,Ki-67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耳后皮肤(X2=13.675,P=0.000,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CYLD、c-jun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rs=-0.381,P=0.038,P<0.05)。结论与正常耳后皮肤的上皮细胞相比,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具有高度增殖的能力。CYLD、c-jun异常表达可能与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可能也存在CYLD对c-jun表达的负调节。  相似文献   

17.
中耳胆脂瘤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李厚恩汪磊中耳胆脂瘤的特征表现为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的骨质破坏。关于胆脂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研究的重点为胆脂瘤上皮的特性和演变、骨质破坏、免疫细胞浸润、病毒的作用、细胞角蛋白的表达、胆脂瘤的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金属硫蛋白2( metallothionein 2,MT-2)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5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7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MT-2及IL-1α、IL-6蛋白和MT-2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进一步以胆脂瘤鳞屑刺激人角质细胞系HaCaT,观察细胞MT-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MT-2、IL-1α及IL-6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T-2mRNA在中耳胆脂瘤和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8,P<0.05).中耳胆脂瘤组织中MT-2与IL-1α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56,P<0.05),与IL-6的表达亦呈正相关关系(r=0.714,P<0.05).在胆脂瘤鳞屑刺激下,HaCaT细胞MT-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有明显增强,其表达变化与鳞屑组织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MT-2和IL-1α、IL-6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胆脂瘤鳞屑组织可能通过促进MT-2的过量表达而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血管生成在中耳胆脂瘤增殖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CD105在45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1)中耳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平均微血管密度(MVD)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5,p<0.001);(2)随着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MVD的增加,其Ki-67阳性表达率也相应地增加;(3)中耳胆脂瘤上皮中VEGF和MMP9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4,p<0.01;t=3.184,p<0.01);随着MMP9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也相应地增加;(4)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和MMP9在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r=0.851,p=0.000)。结论 (1)中耳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存在微血管增生。(2)胆脂瘤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微血管增生可以为胆脂瘤上皮的异常高度增殖与侵袭提供较丰富的血供和营养。(3)MMP9和VEGF在诱导胆脂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增生与凋亡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增生和凋亡的状态。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SABC技术及原位凋亡细胞标记技术 (TU NEL 法 ) ,对 2 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和 10例外耳道正常上皮组织样本进行研究。结果 :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阳性细胞大量存在于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 ,而在正常外耳道上皮中 PCNA阳性细胞仅存在于基底层 ;在胆脂瘤上皮中 PCNA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分别为(36 .91± 2 2 .77) %和 0 .2 4 2 7± 0 .0 5 86 ,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 PCNA阳性细胞率 (10 .2 5± 2 .6 5 ) %及平均光密度 (0 .1340± 0 .0 36 3)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同时 ,在胆脂瘤上皮中 ,凋亡细胞存在于棘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 ,而外耳道正常上皮与之相似 ,但两者的凋亡率分别为 (2 7.5 0± 12 .5 0 ) %和 (9.96± 3.86 ) %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耳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生和凋亡的能力 ,并因上皮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导致角化碎片累积而形成胆脂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