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柴胡汤证在仲景书中有四条,一是《伤寒论》的第106条、140条、170条;一是《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的第12条。这四条原文,表面上看,前三条为外感病而设,后一条为杂病而立。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此四条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兹剖析如下。一、原文解说《伤寒论》第106条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太阳病传入少阳,虽迁延多日,既经过误下,又服了小柴胡汤,少阳病仍不解者,是邪热内涉阳明,实热内结,形成少阳与阳明兼病之证。少阳之邪波及阳明,实热壅胃,腑气阻滞,故见“呕不止”和“心下急”(上腹部胀满拘急疼痛)。“郁郁微烦”是少阳气机郁结之象,说明此证以郁郁为重,微烦并非烦之轻微,而是气郁热遏于内,使内心郁闷而烦,但烦扰之象外显反微。以上三症,是小柴胡汤证“胸胁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关大柴胡汤证三条,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柴胡汤证乃少阳经证阳明腑证之合病,然其间疑点颇多。《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后人在研究过程中将太阳、阳明二经之病分为经腑二证,此点从理论及临床来说,均有一定价值,并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接受。所谓腑证,其病变部位必然在腑,其证候除通过经脉而有全身反映外,并有所在腑之局部反映,如阳明腑证,实为燥屎阻结于肠,除潮热谵语,然汗出外,尚有腹满疼痛,绕脐痛之局部证候,有时甚至可于腹部扪得燥屎之形迹,大便数日不行,更为阳明腑气不通之确据。故笔者认为大柴胡汤证非为少阳阳明合病,而是…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柴胡汤证的归属,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少阳阳明合病或少阳病合并里实证,但细究其详,笔者认为该观点的支持论据并不充分,其推理逻辑亦存可推敲之处。而通过对柯琴诸论述与《伤寒论》原文的对比考证,笔者从阳明经证的实质出发,推断大柴胡汤证不可归于阳明里实证,而应归于少阳气分实热证的范畴,并由此辅以其他论据推断大柴胡汤是否有大黄一药当存疑。  相似文献   

4.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5.
李远胜 《陕西中医》2009,30(11):1505-1505
传统观点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但笔者结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大柴胡汤有关条文以及本方剂的药物组成,重新探讨大柴胡汤证的病机,认为本方证的病机是胆热郁甚为本,脾胃气机壅塞为标。  相似文献   

6.
方和谦应用小柴胡汤法思路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春绮 《北京中医》2002,21(2):74-76
少阳的定位包括胆、胆经、三焦、少阳的生理功能是由其阳气实现的,方和谦老师认为不阳病不仅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足,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纺,而是包括人体脏腑气血经络诸多方面的疾病,由于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结合《伤寒》中所及的“阳微结”证,分析出半表半里证的特点,故提出凡是有邪气侵袭、正气不足,邪正交错的状态,均可运用和解法来处方用药,而和解法绝非调和之法,而是扶正祛邪之法。“和肝汤”就是教师积多年临床经验,师小柴胡汤法所似处方之一,此方具有扶后天之本之正气,祛郁滞之邪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少阳的定位包括胆、胆经、三焦:少阳的生理功能是由其阳气实现的。方和谦老师认为少阳病不仅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而是包括人体脏腑气血经络诸多方面的疾病。由于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结合《伤寒》中所及的“阳微结”证,分析出半表半里证的特点,故提出凡是有邪气侵袭、正气不足、邪正交错的状态,均可运用和解法来处方用药,而和解法绝非调和之法,而是扶正祛邪之法。“和肝汤”就是老师积多年临床经验,师小柴胡汤法所拟处方之一,此方具有扶后天之本之正气,祛郁滞之邪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柴胡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功效和解少阳,通腑泄热,为治少阳阳明并病的主方。少阳主半表半里,阳明主里,涉及的经络及脏腑较多。吴荣主任医师认为,在临证中要严格辨证论治,抓住主要病机,灵活加减化裁。对于邪入少阳,兼有阳明腑实之心血管疾病,运用此方加减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文章分享大柴胡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体会,并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9.
唐云志  金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46-1546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组成,功能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枢机不利、实热内结、少阳阳明同病之证。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明 《河南中医》2014,(6):997-999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柴胡汤证进行解读:①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之重证;②大柴胡汤证为六经之郁证,大柴胡汤解郁作用最强;③大柴胡汤为少阳邪热呕利只重证;(多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相似文献   

11.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为《伤寒论》中较有争议的一条方证。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参考临床典型治疗医案,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病机及功效。认为本方证的病机为:少阳病,阳气郁滞,枢机不利;太阴病,阳气内虚,运化失司;兼痰饮内停。功效为:和解少阳,行气生津;温阳化饮,温脾散寒;祛邪扶正,斡旋阴阳。进一步指出此方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六经辨治之法,与脾胃病息息相关,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为五脏之本,行气于三阴; 胃为六腑之本,行气于三阳; 人体的营卫、体内阴阳,均靠脾胃后天的生化来补充。在气机生化理论中,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故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导致胃脘痛的发生。本文从六经理论出发,可得出胃脘痛六经辨证规律,胃脘痛病在太阳,可从水饮内停证、上热下寒证、痰热互结证、寒热错杂证论治; 病在阳明,可从阳明热盛证、阳明腑实证论治; 病在少阳,可从胆热犯胃证、阳明里实证、胃气不和证论治; 病在太阴,可从邪陷太阴,中焦气机不和证论治; 病在少阴,可从胃热壅滞证、肝胃气滞证论治; 病在厥阴,可从寒热错杂证、血虚寒厥证论治,临床上应注意分经论治,因人而异,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治疗胃脘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柴胡疏肝散出自《证治准绳》,主要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疏肝解郁常用方。程丑夫教授认为,肝郁气滞致病广泛: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则发为郁证;肝郁气滞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胃痛;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则胁痛。虽病名及临床表现不同,但其总病机归属于肝郁气滞。本文结合案例总结程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少阳病柴胡类方架构浅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伤寒论》中,柴胡类方剂共有6首,共同组成了治疗少阳病的方剂。大小柴胡汤都是治疗少阳本证的方剂,少阳本证主方仍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对小柴胡汤治疗不足的一个补充,即邪重而正气不甚虚弱之时,当用大柴胡汤治疗。柴胡桂枝汤为治疗少阳兼太阳表证的方剂;柴胡加芒硝汤是治疗少阳兼阳明里实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阴里虚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是治疗三阳同病的方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的脉证,使其脉证清明,一一备记,并能指导临床运用。方法:将脉证合参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对小柴胡汤的脉证进行探讨。结果:少阳为人体气机升降,表里出入之枢,阴阳虚实之枢,小柴胡汤常见弦细脉,沉紧脉。结论:小柴胡汤有和解少阳之功,主治少阳枢机不利证,晓然其脉证,才能有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柴胡汤证病位在胁下膜原,病及肝胆脾胃,为少阳太阴所主,主要病邪为湿热及寒邪伤阳,相火内郁。无论寒邪伤阳,还是温邪内郁,均存在少阳三焦相火内郁,导致少阳三焦失司;太阴脾土失职,三焦不畅,气机不利,气化不行,脾气不运,湿聚饮停,水液代谢障碍。治宜调节阴阳之枢纽,既要领邪外出于阳分,又要防邪内入阴分。  相似文献   

17.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通过对黄疸历代文献的梳理,发现柴胡在黄疸治疗中主要取其和解少阳、疏肝去血结、解表开郁之功,黄疸病机亦与肝气郁结、肝胆经气不利、肝胆郁热等有关。故黄疸辨治不应忽视肝胆。  相似文献   

18.
总结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郁病之发,起于气郁,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郁病之治,当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临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和枢机、调理气血阴阳,和营卫、调畅三焦脾胃,并强调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总结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郁病之发,起于气郁,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郁病之治,当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临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和枢机、调理气血阴阳,和营卫、调畅三焦脾胃,并强调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