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对5 0 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旁路在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或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消融,双径路则采用慢径改良或快径消融。结果5 0 8例患者中,房室旁路3 13例( 3 3 0条旁路) ,双径合并左侧旁路3例、右侧旁路2例,房室结双径路(DP) 190例;总体成功率98 0 3 % ;旁路消融7例复发,慢径改良消融中6例复发,但二次消融成功;并发症为股动脉、股静脉栓塞各2例,静脉栓塞1例,心包填塞1例,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EAA、EVA标测是旁路消融成功关键;后间隔旁路消融,A波较小,消融主要看X线影像定位;即使在远离HIS束区消融,慢径消融亦能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故放电以“点射”结合时间递增法为宜;温控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率;术前、术后应常规服用巴米尔以预防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组回顾分析32例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评价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愿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常规导管插管行电生理检查并标测消融靶点.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32例老年人一次成功率96.88%,五次成功率100%。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3例,一次成功率10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9例.一次成功率94.73%,二次成功率100%。并发症总发生率3.12%.随访1-5a,总发生率3.12%。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及有效的,可获得根治.可做为部分患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唐烨晖  申强  孙秀才  艾庆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11-2213
【目的】研究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对4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旁路采用在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或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消融,双径路则采用消融慢径。统计其首次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RFCA初期与近6年的有关指标。【结果】①422例患者中.旁路190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左侧旁路2例,房室结双径路230例,首次成功率为96.68%。②旁路消融3例复发,慢径改良消融中7例复发,但二次消融(包括第一次未成功的)均获成功。③并发症:股动脉血肿13例,股静脉栓塞3例,心包填塞2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心室纤颤1例,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死亡病例。④近期6年与开始时6年相比,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X线照射时间减少,复发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结论】①EAA、EVA标测是旁路消融成功关键。慢径消融成功的标准应以电生理检查结果为准。②RFCA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随着治疗病例增多,技术水平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房室结双通道9例,房室旁道15例,采用低功率消融。结果 24例均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低功率射频消融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高,安全性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组回顾分析32例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评价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愿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者,常规导管插管行电生理检查并标测消融靶点,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32例老年人一次成功率96.88%,二次成功率100%。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3例,一次成功率10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9例,一次成功率94.73%,二次成功率100%。并发症总发生率3.12%。随访1~5a,总发生率3.12%。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及有效的,可获得根治,可做为部分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时,常规行右心室起搏,根据逆传心房波(A波)的激动顺序来判断旁路的位置和作为判断消融是否成功的依据。多数患者在一定频率起搏右心室时,冲动经旁路逆传并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我们在标测左侧旁路时遇到5例患者。右心室起搏时,冲动只从房室结逆传或起搏频率极快时从旁路逆传,给消融带来不便。对此,我们采用消融电级导管1,2极标测,3,4极起搏,准确标测靶点消融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窒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分析6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的RFCA过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8侧。结果:消融成功率98.5%,复发率1.5%,并发症发生率2.98%。结论:RFCA是治疗AVNRT和AVR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2 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其中房室结双通道 9例 ,房室旁道 15例 ,采用低功率消融。结果2 4例均消融成功 ,无严重并发症 ,随访 1年均无复发。结论低功率射频消融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高 ,安全性好 ,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房室结双通道9例,房室旁道15例,采用低功率消融.结果24例均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低功率射频消融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高,安全性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电生理标测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性质,然后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大头消融导管,标测到有效消融靶点进行放电消融。结果32例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6例,左侧旁路14例,消融成功14例,右侧旁路12例,消融成功11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6例,消融成功6例,复发2例,再次消融成功,总成功率9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黄若谷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92-2294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下对40例儿童室上心动过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全部室上心动过速1次消融成功(2例权衡利弊主动放弃消融),其中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3个月内复发。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希氏束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效果.方法:对34例IV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LIVT)采用激动标测法或起搏标测最早QRS波相结合;对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IVT)采用起搏标测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34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其中30例消融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失败,随访期间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且安全可行,可作为治疗I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正常心脏室速进行导管消融,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时与室速QRS波型形态完全相同,后者以激动顺序标测法定位,以记录心动过速时较体表心电图QRS提前≥20ms的最早高频低振幅局部电位处为消融靶点,结果12例患者室速起源部位分别为:右心室2例,左心室10例,疗效100%。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发作频繁、症状明显的IVT,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04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8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成功 189例,成功率为92.7%。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2.45%。随访 1~36个月,有8例复发,5例再次消融成功。我们认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杂多径路心动过速时的应用拖带和程序S2刺激进行诊断和鉴别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间歇性预激波患者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行右心室拖带刺激和心室程序S2刺激,测量最后一跳刺激信号到自身心房波间期减去心动过速下心室到心房的间期(SA-VA)和起搏后间期(PPI)-心动过速周长(TCC),并行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 结果术中心室分级刺激S1S1:350 ms诱发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TCL为372 ms, PPI为395 ms,继续行心房S1S2:500/310 ms刺激,"跳跃"诱发同前一样的室房波不融合心动过速。再次行心房S1S1:280 ms刺激,可反复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下给予心室程序S2刺激,测量PPI为385.1 ms, TCL为360.1 ms,PPI-TCL≤20 ms,证实为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行心动过速,给予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径路和旁路。术后随访12个月未有心动过速发作。 结论通过右心室心室拖带刺激,以及测量SA-VA间期和PPI-TCL间期可以用来鉴别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间隔房室旁路。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时常见到典型的缺血性ST- T改变 ,为了探讨 PSVT时 ST- T变化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 96例窄 QRS心动过速的复极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本院住院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 96例患者。男 5 5例 ,女 41例 ;年龄13~ 73岁 ,平均年龄 (4 1.0 6± 13.42 )岁。心动过速发作时呈规律性窄 QRS波 ,时限≤ 0 .11秒 ,伴有 1∶ 1的室房激动关系。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无异常。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6 6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30例 ,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治疗及护理的资料。结果 消融成功率: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97.5%,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6.7%,预激综合征100%。消除320例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未发生与消融及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做好RFCA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及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9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为房室结折性心动过速。平均室上速发作史11年,成功消融9例,成功率90%。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速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下对40例儿童室上心动过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全部室上心动过速1次消融成功(2例权衡利弊主动放弃消融),其中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3个月内复发。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希氏束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3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室侧,右旁道三尖瓣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房扑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9例。右侧旁道8例,左侧旁道14例,其中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3例,房扑3例,房速1例。房扑消融成功2例,1例未成功用胺碘酮后一直维持窦性心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