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主要症状。起病缓,传变慢,有卫气营血的演变过程。主要留恋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衰两种不同的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流行性感冒、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都属于湿温范畴。 在治疗湿温病过程中,一般禁用发汗、攻下、滋阴之法。湿为阴邪,其性粘腻,与热相结,如油入面,胶结难解。非若寒邪之一汗而… 相似文献
4.
王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2):13-14
湿温是因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的一种急性热病。而湿温禁忌则自晋王叔和《脉经》就有“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的表述,后世医家也多认为湿温证治,要禁汗、禁下、禁润。最早提出湿温“三禁”的是吴鞠通,其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中提出:“头痛恶寒,身 相似文献
5.
湿温历来有“禁汗、禁下、禁润”之说,从湿温的病机及整个病变过程入手,重申了“三禁”思想的实质是“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腻(温补)”,同时亦强调了合理的饮食起居对于湿温病的治疗和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毕美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307-307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末秋初为多见。1 临床资料根据湿温特点辨证为湿温 48例。其中门诊患儿2 0例 ,住院患儿 2 8例 ,男 34例 ,女 1 4例 ,年龄 2~1 2岁 ,多在 5~ 8岁之间 ,所有病例均经青霉素、头孢菌素 ,氨基糖甙类或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治疗 ,疗程 2天~ 1周 ,临床体征未减 ,而转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1 0例 ,病毒性脑炎 2例 ,血培养或肥达氏反应确诊伤寒、副伤寒 8例 ,高热惊厥 4例 ,流行性感冒 1 2例 ,急性胃肠炎、菌痢 ,菌血症 1 2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董锡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4):179-180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12.
湿温辨治一得姚立玉,葛文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消化研究室(北京100091)主题词湿温/中医药疗法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的外感热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初起以发热,头身重痛,恶寒,胸痞脘闷,不渴饮,面色白,舌苔腻,脉濡缓为主证。其... 相似文献
13.
段和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14(4):31-32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侵袭人体引起的急性热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壮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生病。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交杂证候。辨证要在湿热之偏盛程度。该证变证颇多,便血最为常见。传统认为湿温便血病机乃湿热化燥化 相似文献
14.
施仁潮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27-31
湿温因感受暑湿之邪而发病,又有因外暑内湿相合或湿蕴化热湿热为病者。病变重心在脾胃,治法重在祛湿热,畅气机。不能过用温燥,妄投升散。挟痰的,祛痰化浊,开泄宜通;化燥成实的,及时用下;化燥伤阴的,宜用凉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灸组和中成药组防治湿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37例和中成药组37例进行防治。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89.2%,中成药组总有效率6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灸组防治疗效明湿优于中成药组。结论温针灸防治湿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艳梅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5(3):166-166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17.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全书不仅系统讨论了温病学的理论,而且对各种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尤其在湿温的治疗上吴鞠通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在湿温的临床辨证中应正确地辨别湿温;分清邪在三焦的所属部位;治疗上顾护中阳,不拘一格运用温热药:重视宣发肺气和调畅三焦气机。 相似文献
18.
浅析吴鞠通的湿温治疗三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046000)范新民基础部柴树鹰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集篇第四十三条写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甚,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 相似文献
19.
湿温病由湿热外袭,或脾湿不运,内外相引所致,往往上焦肺卫、中焦脾胃同时发病.小儿肺常不足,难耐外邪;脾常不足,水湿难运.湿温在儿科疾病中广泛存在.湿温之热与小儿纯阳之火相合,热象突出,而湿性隐匿,不易察觉,若忽略湿邪而概用寒凉药,则湿热冰伏于里,尤难治疗.儿科湿温之难治,难在辨证之细节、湿邪之缠绵、误治之乱局.湿温首重... 相似文献
20.
程方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3):8-9
湿温是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之季。乃由于天暑下逼 ,地湿上蒸所形成的湿与热两种阴阳不同属性的病邪 (湿热病邪 )合而为患。初期多以恶寒少汗 ,身热不扬 ,午后热甚 ,头痛如裹 ,身重肢倦 ,胸闷 ,脘痞不饥 ,面色淡黄 ,口不渴 ,苔白腻 ,脉濡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