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2.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3.
泄泻古人以大便溏薄为泄,如水样为泻,现在统称泄泻.泄泻有风泻、寒泻、暑泻、湿泻、热泻、脾虚泻、肾虚泻等等,但据作者经验,还有另一种泄泻,姑名之为伤阴泻.其中风、寒、暑、湿、食五种泄泻的症状大致相同,均有腹鸣不适,或痛或不痛,粪便溏薄,或如稀水,小溲短少.治宜芳香化湿、温中调气、和谐肠胃、消导分利.作者历来常用以下处方治疗,每有良效.处方:藿梗钱半至三钱,川朴钱半至三钱,广木香钱半至三钱,煨葛根三钱至四钱,炒车前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泄指大便稀薄泄下而势缓;泻指大便水样直下而势急,一般统称泄泻。治疗泄泻的方法很多,本文仅讨论使用中药治疗泄泻的方法,现列举十五种分述于下。一、疏表止泻法:疏表止泻法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腹泻病证。临床表现为: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苔腻。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燥可去湿”。临证灵活选用藿香正气散、败毒散。二、通积止泻法:通积止泻法适用于腹内有寒积和热积的腹泻病证。寒积临床表现为:形寒身冷,手足不温,腹痛腹泻,休作无时。热积为:下利清水,臭秽异常,按有坚块,口  相似文献   

5.
浅谈脾虚泄泻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 ,泄指大便稀薄 ,时作时止 ,其势缓者 ;泻指大便直下 ,如水倾注 ,其势急者。二者合称为泄泻。泄泻致病原因很多 ,有寒泻、热泻、湿泻、食泻、虚泻、暑泻等 ,而虚泻又有脾虚泻、肾虚泻。本文仅就脾虚泄泻予以讨论。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 ,临床上以脾虚泄泻最为多见。脾虚泄泻乃因脾虚湿胜 ,湿邪为患 ,困扼脾胃 ,致运化失常 ,则成濡泄。脾失健运 ,水谷不化精微 ,湿浊内生 ,混杂而下 ,发生泄泻。脾虚泄泻 ,临床常有误诊者。不少人在论述脾虚泄泻时 ,均以“大便稀溏”作为其主要症状 ,但验之临床 ,并非尽然。1 大便先干后溏…  相似文献   

6.
泄泻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有湿、寒、热、暑作祟,但就临床所见,与湿邪最为相关。《沈氏尊生书》云:“湿兼风者飧泄也,湿兼热者下肠垢也,湿兼寒者鸭溏也,湿兼虚者虚泄也”。其理甚昭,内伤者,浅伤脾,深及肾,枢在肝,而其病变中心总以脾(胃)为主,因湿盛最易困脾,肝郁最易乘脾,伤食最易损脾,肾寒最易侮脾。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本病特点是:湿阻为主因,脾病为要变。而其治法亦不离乎于此,宗前贤久验临床,治泄泻拟定四法。兹将其简介于次:1 渗湿健脾,立法于脾虚湿阻  相似文献   

7.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历代医家分类不一,根据我们临床体会,常见的不外感受外邪及伤食引起的泄泻或脾虚泄泻三个类型。在外邪引起的泄泻中,以湿邪较为多见,这是因为脾恶湿喜燥,故湿邪最易伤脾,脾气被伤,水湿不运,清浊不分则引起泄泻。所以寒、暑、热三邪,往往与湿邪合病。因此湿邪所致泄泻又有寒湿、暑湿和湿热的区别。小儿泄泻在治疗上,以健脾利湿为原则,“湿盛者”以祛湿为主,治法有芳香化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等;“脾虚”老以扶正为主,治法有健脾温胃,抑肝扶脾等,但不管用何种法则治疗泄泻,其“分利法”在处方用药上亦必在其中。如:小儿泄泻若寒湿  相似文献   

9.
泄泻有因体素脾虚,肾阳不足,再感受寒、热、暑、湿之邪;亦有因饮食失节,食不洁之物等引起。然泄泻总离不开一个“湿”字。由于脾胃功能失调,脾无以为胃行其津液,以致水谷不化,水湿停聚,湿由此而生矣。盖水湿同源,湿聚为水,水化为气,欲行水者,必先理气,所以古人认为治湿不利  相似文献   

10.
<正>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多见。笔者治疗此病收到了较好疗效并略有心得。治泄勿忘利湿《内经》云:“湿盛则濡泻”,认为湿是致泄的一个重要原因。沈氏曾指出:“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  相似文献   

11.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乾,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风邪太过,就会发生肢体震颤、动摇、痉挛等病症;热邪太过,就会发生红肿痈疡等病症;燥邪太过,就会发生干枯伤津液的病症;寒邪太过,就会发生浮肿;湿邪太过,就会导致泄泻。[“胜”,过分;“动”,指肢体动摇震颤;“濡”,湿;“写”,通“泻”,为“泻”的古字;  相似文献   

12.
贾老认为,泄泻除与脾胃直接有关外,还不能忽视其与小肠之间的密切联系。贾老曾形象地把泄泻比喻为湍急的小河直下而泻,因此若在河旁开一支流,定能起到分利而缓和急流的作用。病例1:楼××,男,16个月。肛温40℃。壮热四日,便泻肠鸣,溺少,苔腻脉数,乃温热泄泻。药用:煨葛根、带皮茯苓、车前子、鸡苏散(包)、六曲、广藿香各9克,白术  相似文献   

13.
“痛泻要方”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卷二,由白术、芍药、陈皮、防风四味药物组成。笔者认为“防风”之用体现了医家朱丹溪“泄泻从湿治有多法”、“风药发郁”、“风能胜湿”的制方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引起泄泻的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而致泄泻,故有“无湿不成泻”,“湿胜则濡泄”之说。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密切,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理论。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第一至第五版都把导致泄泻的病因归纳为以下五种: 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致泻,但以寒、湿、暑、热之邪致泻最多见。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而导致泻泄发生。3.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忧思恼怒,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而成泄泻。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亦可遂成泄泻。  相似文献   

15.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稀薄,便次增多的病证。夏秋季见之最多。【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感受外邪:其中以湿邪最易引起泄泻。因脾恶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泄泻;二、饮食所伤:饮食过量,恣食肥甘,饮食不洁,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而泄泻;三、情志失调:忧思郁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运化失职而泄泻;四、脾胃虚弱:体虚久病,脾胃虚弱,升运无力,清气下陷而成泄泻;五、肾阳不足: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或久病损伤肾阳,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水谷不得腐熟而成泄泻。【辨证论治】一、辨证要领:辨治泄泻要分清寒、热、虚、实。一般讲,发病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者为实,病程较长,腹痛隐隐,喜温喜按,  相似文献   

16.
彭艺丛 《国医论坛》1994,9(5):34-34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按一般的认识多责之于四虚湿盛,故有“湿多成五泄”、“无温不成泻”之说.就其性质而言,《内经)有“漏泄”、“洞泄”、“饱泄”、“注泄”等,《难经》有“胃泄”、“成泄”、“大肠泄”、“小肠泄”、“大浪泄”等.现今教材有关泄泻的辨证施治大致分为“感受外邪”、“食滞肠胃”、“肝气乘牌”、“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证型.笔者认为,泄泻之病本为明波不足,“衡阳失彼”为其基本证型。吃陈管见如次。泄泻之病,无论新久,无有不伤明先液者。新病暴泻者,往往暴伤明波;久病缓泄者,阴液渐伤。《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煨制法作为重要的炮制技术,方法多样,探讨如下。1煨法的含义及演变中药煨法是指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直接置于加热的麦麸或滑石粉中,或用吸油  相似文献   

18.
“湿胜则濡泻”原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深含哲理,在泄泻证治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故很有研究的必要。一、“湿胜则濡泻”反映了泄泻的主因泄泻,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溏或水样的一种病证。原有多种名称,宋以后统称为“泄泻”,并将其与痢疾区分开来。所谓“濡泻”,《内经辑要》注为“一般水泻”,《中医常用名词解释》言其“泻利多水,少糟粕,肠鸣,腹不痛”,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讲义》谓“一般大便溏薄”的泄泻。可见“濡泻”在泄泻中颇具代表性。“湿胜则濡泻”原虽是濡泄成病情况的描述,而实际也反映了古人通过实践对一般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20.
徐文达辨治泄泻经验315137浙江省鄞县龙镇卫生院史嘉林徐文达老师善治脾胃病,而于泄泻的治疗也颇具特色。今将随师学习所得,对其辨治泄泻的经验作如下介绍。化湿调气传化归顺《难经》云:“湿多成五泄”。可见湿邪是致泄泻的主要原因。湿可兼风,又可夹寒夹热。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