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颅内疾病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510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立根  郭艳  章翔 《医学争鸣》2000,21(9):1121-1123
目的 分析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CT薄层连扫描图像定位,采用BRW立体定向坐标系统,RadionicsRSA-3型X-刀治疗计划系统,PhilipsSL-75-1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510例颅内疾病患实施X-刀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5(3 ̄36)mo,其中多数病例在治疗后1 ̄6mo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和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缩小或消失等改变。结论合理选择适应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三维(X-刀)治疗颅内痰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副反应及放射损伤。方法:分析研究颅内疾病的CT、MRI以及周边结构的关系,根据痰病部位、大小的不同.拟定不等的治疗剂量,应用立体定向三维放射治疗。采用瓦里安2100C型加速器6MVx线.每个靶区4—9个非共面弧,等中心剂量范围为15—25Gy.单次照射.平均为19Gy.同时应用脱水、抗感染药物治疗。结果;本组1750例经治疗后有169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7%。根据CT或MRI复查肿瘤退缩情况确定为CR者594例占35%,PR者1069例占63%,NC34例占2%.PD为0.总有效率为(CR+PR)达98%。结论:应用立体定向三维放射治疗颅内疾病是一种当今十分理想、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但只有严格把握适应症,使用合理的治疗剂量,保护好靶区以外的正常结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指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小体积病灶进行一次性分割、高剂量聚焦照射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自1951年瑞典的Leksell教授倡导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放射生物学及放射物理学等的发展,其基本概念也逐步发展和完善。最早的放射外科是为功能神经外科而设计的。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畸形、颅内良性肿瘤和某些恶性肿瘤。全世界已治疗了5万以上的病人。放射外科治疗的主要设备有产生重荷电粒子的回旋加速器、含多个钴源的γ-刀以及配置特殊附件直线加速器的X-刀,其治疗原理相似。但物理技术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方法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脑转移瘤患者163例,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多(60.7%),其次为乳腺癌和胃肠道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颅内单发灶与多发灶之比为1:2.9。针对颅内转移灶的治疗方法有四种:全脑照射,手术加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加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病例数分别为74例,19例,16例和54例。结果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和一年生存率,手术加全脑照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加全脑照射明显优于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和全脑照射:手术加全脑照射优于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加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和全脑照射疗效相当,但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后的颅内复发率明显高于全脑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病变X刀放射外科治疗的疗效及科学性。方法:应用我院早期设计的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装置和Lelbinger-Fischer系统共治疗颅内病变1025例,包括颅内肿瘤、血管瘤和三叉神经痛,并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73.4%的病例获得随访,治疗的结果与Leksellγ刀的有关的报道相近,并发症少。结论:X刀放射外科是颅内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疗效确切,其核心技术环节是剂量规划。严格掌握适应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和对整个治疗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疗效、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2例余雪松(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柳州市545001)关键词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脑转移瘤脑转移瘤(BrainMetastases,BM)为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颅内转移瘤发病率一般为脑肿瘤的3.5%...  相似文献   

7.
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剂量适形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其与剂量适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00年12月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的133例患者,适形指数为2.20,治疗前水肿指数为5.17。用Cox回归分析各种治疗参数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放射外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3.1%,其中27例3级并发症,12例4级,5例5级。肿瘤体积,等中心数和处方等剂量线与并发症的出现显著相关。脑水肿也是导致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靶体积大、等中心数多和选择的处方等剂量线低可以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疗法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病灶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这100例患者使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在这100例患中,有55例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CR),有31例患者的病情部分缓解(PR),有10例患者的病情稳定(SD),有4例患者的病情在发展(PD),本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这些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1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约为7个月,1年存活率为33.0%(33例),2年存活率为13.0%(13例)。结论: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疗法治疗放射抗拒性肿瘤脑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研究(摘要)研究生李玉导师田芳镇,吴致勋(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昆明650032)根据射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首先应用等中心电子直线加速器对6例顽固性癫痫进行放射外科治疗,选用电子线,并对人体颅骨骨板对电子线...  相似文献   

10.
冯国生 《广西医学》2002,24(5):639-64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按期疗效。方法:采用OUR-QGB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伽玛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中,晚期肺癌22例,晚期食管癌8例,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 ,评价按期疗效。结果:30例病人中CR5例,PR13例,总有效率60%。结论:以立体定向(伽玛刀)为主的无创外科联合化疗治疗胸部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按期疗效,为胸部恶性肿瘤病人提供了新的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病灶 数134个)伽玛刀治疗后的颅内CA病例。结果:平均随访43个月,无患者死亡,1人再手术,83%癫痫患者症状改善或 消失,44%的患者病灶体积缩小(59/134),病灶再出血者7例,年出血率1.6%,11.5%患者出现脑水肿(14/122),经治疗 后均明显好转。结论:伽玛刀是治疗颅内CA的安全手段,对患者的癫痫症状改善较明显;海绵窦区CA建议首选伽玛 刀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X 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疗效和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 2 0例经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结果 大多数经治疗后的脑肿瘤组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的病变。结论 X 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使星形细胞瘤和大部分脑膜瘤发生变性坏死 ,变性坏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1 2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12 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7-2 0 0 3年对 12 74例颅内疾病病人进行治疗。男 674例 ,女 60 0例。平均年龄 43 3岁 ( 4~ 83岁 )。有症状者 12 5 5例 ,无症状者 19例。以伽玛刀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者667例 ,辅助或结合其它治疗方法者 60 7例。共 162 4个靶病灶。靶灶平均最大径 0 4~ 5 3cm。计划治疗参数依疾病的类型、病灶的大小及部位来确定。结果  890例获得不同时期的随访 ,其中 ,784例获得不同时期的影像随访资料。随访期 4~ 5 2个月 ,平均 3 3 .7个月。在 890例获得随访的病例中 ,72 2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 ,60例出现与放射有关的并发症 ,无放射有关的死亡。结论 伽玛刀是许多颅内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使用伽玛刀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28例,共行55次治疗,周边剂量6~15Gy,平均10.8Gy,中心剂量16~39cy,平均24.6Gy,周边剂量曲线20%~65%,平均38.4%。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2周~3年,肿瘤消失21例,瘤体缩小80%以上5例,复发1例,转移1例。结论 应用伽玛刀是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满意,对瘤体较大者,应分次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使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94例;周边剂量9.0~18.0 Gy(平均14.2 Gy);中心剂量16.0~48.5 Gy(平均35.4 Gy);周边剂量曲线30.0%~90.0%(平均43.5%);射点数1~10个(平均4.3个).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5个月).结果病灶消失者46例,其中16例为多发病灶;病灶明显缩小者31例,缩小11例,无明显变化3例.3例肿瘤体积增大并伴有放射性脑水肿,6例行2,3次伽玛刀治疗.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首选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有明显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行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伽玛刀治疗后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伽玛刀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386例经病理证实或影像学及检验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以5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靶区,治疗总量为3.0-4.2 Gy。随访期为3-22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伽玛刀治疗3个月后复查,总有效率为73.8%,6个月生存率为81.3%,1年生存率为59.1%,对病人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证明CT影像学改变能准确地反映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疗效。结论伽玛刀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CT扫描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肝癌伽玛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致神经损伤的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 S  Yu X  Li S  Zhou D  Li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637-639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致听神经和面神经及三叉神经损伤情况。方法 收集1997~2000年采用伽玛刀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听神经瘤患者43例,共46个听神经瘤。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9个月。肿瘤周边剂量12—15 Gy。肿瘤平均直径28mm、10-20mm12个,21~30mm23个,31mm以上11个。结果 肿瘤总控制率91.3%。治疗前听力正常患者有用听力保留率治疗后为100%,6个月87%,2年78%,小肿瘤的听力保留高于大肿瘤。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放射损伤在治疗后0.5年出现。治疗后0.5年、1年和2年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5.3%、7.6%和3.8%。三叉神经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1.4%、3.8%和3.8%。30mm以内肿瘤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放射损伤均为3.8%;30mm以上肿瘤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放射损伤分别为11.5%和7.6%,治疗后2年均为3.8%。20mm以内肿瘤听力保留在治疗前水平的为100%。结论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用12.15Gy的周边剂量对控制听神经瘤是有用的,对患者的有用听力保留有重要意义。听神经瘤伽玛刀治疗后发生的临近神经损伤是亚致死性且能逐渐恢复。伽玛刀治疗具有较高的有用听力保护率和相对低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小病灶伽玛刀治疗的最优化剂量方案。方法:选取容积未超过10cm^3且周围无重要敏感结构的3例形状不同的颅内小病灶分别单一使用18、14、8mm的准直器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根据剂量参数进行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的计算并绘出剂量-容积直方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准直器组合的剂量计划的参数显示:对球形病灶单等中心计划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最好且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接受等剂量曲线容积最小。对不规则病灶增加等中心数即增加不均匀性。结论:对于单等中心即能实现良好适形性的颅内小病灶,应避免使用多重中心。对于不 状病灶以及邻近重要功能区的病灶,则应根据病灶形状、性质及周围邻近结构选择适当的准直器组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Trigeminal nerve schwannomas, which are rare,slowly growing, benign tumors, account for 0.2% to 1.0% of all intracranial tumors and 0.8% to 8.0% of intracranial schwannomas. These tumors are treated surgic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urgery and skull base surgery has made complete resection possible in most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