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自身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经上的思索探求,认为经络产不等于神经系统,然而经络亦不能脱离神经系统,经络亦是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的。“经络”是非物质的,“经络”只是一种“信息”,是一种“现象”,它是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的,类似于电脑之“硬件”与“信息软件”的关系。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脑”,有着一套更加复杂高级的“经络信息”系统。正因为经络是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物质所以,经络是可以感知的,可显示  相似文献   

2.
贺利飞  曹新超 《中国针灸》2001,21(10):637-637
焦玄、李志超在《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一文中指出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个信息系统” ,而“经气就是运行于这个系统中的信息 ,经络结构就是人体信息传输的通路”。由于“脑为元神之府 ,所以经络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在脑 ,脑可认为是经络信息系统的中枢”[1] 。经络既是一个信息系统 ,就必然存在着信息反馈与控制的两大机制 ,经气可认为是由精气和神气两大类信息组成 ,五脏六腑之精气应是反馈信息 ,脑神气应是控制信息。经络既是一个信息系统 ,就必然有一个信息加工处理中心或指挥控制中心 ,只有经过这个信息加工处理中心 ,各种信息才能变…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1],已引起人们对该病的普遍重视.大量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此概况如下. 1病因病机 通常认为本病系先天禀赋特异,后天嗜食肥甘,导致湿热内生,壅于经络,痹阻关节而成.丛晓云等[2]认为本病乃湿热之邪蕴结关节而发.黄春林[3]亦认为痛风急性发作多属湿热痹阻证.吴启富等[4]认为痛风急性发作主要是因湿热交蒸,阻遏气血,湿热不化,痹阻不通而致.谷家立[5]则认为湿热浊毒壅滞经络,或寒湿痰浊闭阻经隧而发本病.蒋唯强[6]认为本病是山湿热之邪蕴阻肝经或湿浊毒邪壅阻经络而引起.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湿、热、痰、浊痹阻经络关节而致.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  相似文献   

6.
黄景贤 《国医论坛》1996,11(6):25-26
1国内外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但实质性的进展甚少,其根本原因是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大多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出发,以寻找、发现特定的经络组织结构为目的,而不顾经络的本来含义。有学者认为,通过解剖,《内经》已有心、肝、肺、脾、肾等五胜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记载,此时的古人亦应见到血管与周围神经,但《内经》以“经”与“脉”来描述它们,而针刺的得气,显然指的是神经功能,放经络的实质是神经系统[1]。这是以偏概全,如果神经就是经络,那么经络研究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当然,古人在解剖过程中可能见到血管与神经,但是…  相似文献   

7.
"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与经络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华 《中医正骨》2003,15(12):53-54
作者在《中国针灸》1999年 12月发表的《关于经络实质的“经络蛋白耦联带”假说》〔1〕,推测 :在古典经络循行部位的细胞膜上 ,存在着经络相关蛋白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依次变构 ,有序排列 ,相互耦联 ,络合谐振。共同组成具有信息能量传递与转换机能的能带结构。该假说可粗略地解释各种经络现象、实验研究结果及有关经穴机理方面的问题 ,并可对若干假说的合理成分作出统一的说明 ,本文就此作一论述。1 在理论定位上经络蛋白耦联带作为一种能带结构 ,是以古典经络描述为主干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动态调节系统。它以所在部位组织细…  相似文献   

8.
胡勇  杨传标 《世界中医药》2010,5(5):349-350
循经感传现象是指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针刺“得气”之后,其“气”可以向远位传导,且传导路线与传统之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现象^[1]。循经感传发生时,其感觉是主观的,但感传发生的原因是客观的。我们认为循经感传这一经络现象实质上是循经络路线的一种感觉传导。  相似文献   

9.
贾耿 《中国针灸》2001,1(10):41-49
焦玄、李志超在<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一文中指出:"经络是人体内的一个信息系统",而"经气就是运行于这个系统中的信息,经络结构就是人体信息传输的通路".由于"脑为元神之府,所以经络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在脑,脑可认为是经络信息系统的中枢"[1].  相似文献   

10.
试谈薄氏腹针疗法与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后天经络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薄教授根据全息理论特点,认为腹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位相关联的信息,提出神阙经络系统即先天经络系统的理论,并指出这一系统对脏腑及全身调节的规律,有着自身特点,治疗人体疾病也有,"泛的适应症和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敏  杨坤杰 《河南中医》2005,25(11):8-8
《金匮要略》诊治杂病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书中对疾病的病因、发病和每一种病的理法方药均有详略不同的阐述,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兹就其对狐[或虫]病的辨治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足作为一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高致死、致残率,早期控制血糖与感染能够促使患者经络畅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发挥活血通络的功效达到加速局部创面愈合的目的,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1,2]。有报道认为辅助良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3]。由此,本研究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足浴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针灸配合自拟脊痛消,3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46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5例。[结论]针药并用既可起到局部治疗作用打通经络,又可调整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中风后常遗留吞咽障碍症,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2]。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效果,笔者就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文献综述如下。1针刺治疗1.1头针、体针疗法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经穴聚集和经络所过之处。头针可刺激大脑皮层,改善微循环;体针选取经穴,同时配合局部取穴,可达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之效。头、体针常联合使用。王悦等[3]随机将70例中风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2组,各35  相似文献   

15.
浅论腧穴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霞  刘阳阳  赵雪  李中正  郭义 《河北中医》2011,33(7):1039-1041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布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反应点和传导点。人体腧穴存在"静息"与"敏化"2种状态,静息态即生理状态下的腧穴状态[1]。病理状态下,脏腑相关腧穴可发生敏化,腧穴敏化的形式主要有功能改变和形态改变。功能改变如腧穴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  相似文献   

16.
赵叶 《气功》2010,(11):1024-102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与内脏相连的12条经络.其中6条是以手指为出发点。通过经络使内脏与手掌密切相连.内脏有病.可通过经络把信息传到手掌,而对手掌的良性刺激,又可以通过经络传导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7.
正颈性眩晕是由各种内外因素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使管腔变窄造成前庭迷路缺血的临床症状。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性眩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因可扩张脑血管成为治疗该疾病主要方法,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改善缓慢。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在于气血不足、精血不能上承空窍。推拿手法是对肩背部肌肉群进行按摩,能解除局部肌肉痉挛,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特定的穴位点,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2]。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斑块、皮损可累及全身各处为特点的慢性疾病[1]。临床四种类型中以斑块状银屑病发病最广,发病高达85.1%[2]。近10年来,银屑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研究表明我国患病率已高达0.47%[3]。目前西医尚未有彻底完全的根治方案。走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特色拔罐疗法,主要是罐体借助热力吸附于病理皮损上,加速局部血液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优势[4-5]。现将走罐的发展源泉、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相关文献研究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9.
桦木酸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桦木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 ,具有抗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 ,并且在抗艾滋病方面还有许多新的作用机制 ,这使桦木酸成为很有开发前景的药物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Fran oise等[2 ] 发现一些新的桦木酸的ω -氨基链烷酸衍生物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在CEM4和MT - 4细胞中的HIV - 1发生细胞病变 ,并且不会影响到HIV - 1逆转录酶或蛋白酶的活性 ,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其他抗艾滋病药物不具备的药理活性 ,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B啨atrice等[3 ] 发现了一种桦木酸的三萜类衍生物可以抑制HIV - 1的传染以及CD4 细胞与表达…  相似文献   

20.
薛晓红 《山西中医》2003,19(4):54-55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 。因此 ,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认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尽管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对乳腺癌术后转移和复发还未找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中医药在防治乳腺癌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治乳腺癌及术后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顾乃强[2 ] 认为 ,乳癌由无形之气郁与有形之痰浊相互交凝 ,经络痞涩 ,日积月累 ,结滞乳中而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