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耐砜类药菌株的发现以及瘤型病人长期砜类药物治疗后仍有活麻风菌持续存在的事实都表明:瘤型麻风单用氨苯砜治疗是不充分的。因此有必要参照结核病化疗的方法,比较单用与联合化疗的效果,故进行本研究。作者在马来西亚选择未经治疗的LL和LI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氨苯砜组6例,每天日服氨苯砜100毫克,并加形似利福平的安慰剂。氨苯砜加利福平组(简称合用组)5例,每天口服氨苯砜100毫克和利福平600毫克。共治疗6个月。临床和细菌涂片检查按常规进行,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鼠足垫接种。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1968年~1977年用利福平治疗了100多例瘤型麻风患者,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及鼠足垫接种的细菌学研究的结果。细菌学研究:采用正常的CBA鼠和经过胸腺摘除和X线照射而致成免疫缺陷的CBA鼠(T/R),将麻风杆菌接种于后足垫。取10株麻风杆菌(4株取自未经治疗的患者,6株取自耐砜类药的瘤型麻风),接种分4组(每组6只正常鼠)。3组分别用含利福平浓度为0.01%,0.005%,0.0025%的饲料喂养,第4组不治疗,检测利福平的最低有效量。用取自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患者的组织,制成菌悬液,接种于正常的或T/R鼠,以检测麻风杆菌的存活率。临床研究:包括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3.
1962年Shepard采用小鼠足垫繁殖麻风菌成功,为麻风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因而可把砜类问世以来的43年,分为两个阶段:一、动物模型应用前的20年1.砜类1942年Faget首先应用氨苯砜的衍化物普洛明(Promin)治疗麻风获得满意的疗效。但由于有毒性及要注射,促使人们去寻找毒性低又能口服的代替药物,结果发现了达艾松(Diasone)。1947年Cochrane等证实氨苯砜本身疗效好、用量小、毒性低、价格也低廉,随后一直公认它是治疗麻风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及鼠足垫研究,表明氨苯砜的优越性有:(1)临床疗效明显:瘤型麻风用药三个月,鼻粘膜的红肿浸润即见减轻,MI降至3%以下,取皮损  相似文献   

4.
鉴于Matsuo等曾假定透明质酸是麻风杆菌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抑制麻风杆菌的β-葡萄糖醛酸甙酶。从而干扰对这种物质的利用,因此作者用鼠足垫感染模型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麻风杆菌繁殖的影响。麻风杆菌来自新近诊断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皮肤活体组织,以5×10~3菌量接种于当地繁殖的BALB/C小鼠足垫。抗坏血酸饲料每周新鲜制备。皮肤活体组织分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置37℃或32℃无生长。实验小鼠除用抗坏血酸饲料喂饲外,部分实验小鼠分别用氨苯砜、B_(663)及利福平作治疗。  相似文献   

5.
选择39名临床显示有耐砜类药的门诊治疗病例。他们虽经相当长期的氨苯砜治疗但细菌指数高。对于有组织样麻风的特征或虽经充分治疗仍出现病情急性加剧者也予选入。39例中31例为瘤型,4例为界线类偏瘤型,4例为组织样麻风。方法:从细菌指数和形态指数高的活动皮疹取材制成麻风杆菌悬液,注入正常CBA鼠的足垫中,具体方法按照Job于1970年和1974年所报导者。每一标本的实验动物分4组,每组6只。第一组喂含0.01%氨苯砜(DDS)的饲料,第二组喂含0.001%DDS,第三组喂含0.0001%DDS,第四组喂无药物的正常饲料。各于6、8和10月末剖验每组中2只动物,取足垫判定麻风杆菌的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75年6月~1978年6月在菲律宾群岛宿务发现42例复发疑为耐氨苯砜患者,其中31例进行鼠足垫接种,结果均对氨苯砜耐药.这些病人住在ECS疗养院周围.该地区约有700例治疗过的瘤型麻风,估计继发性耐药患病率约6%.本研究对该地区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的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取自55例以往未治疗过的BL、LI和LL麻风病人的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小鼠足垫接种,发  相似文献   

7.
报告在小鼠中用动力法检测甲基红霉素(clarithromycin)单疗或与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合用,对药物敏感的、耐DDS的、耐RFP的以及对DDS和RFP双重耐药菌株的杀菌活性。 于3周龄雌性CFW小鼠的右后足垫接种5000条麻风菌。于接种后70天,喂食不同  相似文献   

8.
Waters等(1974)证实,在长期用氨苯砜治疗的瘤型病人中,可能发现少量残存的麻风杆菌。利福平是一种快速杀灭麻风杆菌的药物,但不知道是否象氨苯砜治疗的病例一样,有些麻风杆菌不受其杀菌作用的影响。因此作者对上述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病人分为3组。在治疗的头3个月,利福平每天450毫克(RMP 450)者13人;利福平900毫克(RMP 900)每周一次者8人;氨苯砜每天100毫克者10人。在头3个月结束以后,上述所有病人均予氨苯砜治疗。于每个病人的皮肤、皮下肌肉(三角肌或前臂肌或股四头肌)和腕部的挠浅神经采取3个活检标本。制备菌悬液并予以稀释,使每0.03毫升含10~3~5×10~3菌,进行小鼠足垫接种。每种悬液接种9只小鼠。在一年之后共检查了630只小鼠,  相似文献   

9.
氨苯砜是1908年由Fromin和Wittman研制成的。1943年Faget首先报告应用氨苯砜的衍化物——普洛明治疗麻风,疗效满意。1947年Cochrane等对氨苯砜进行研究,确定较低剂量对麻风病的治疗与其衍化物同样有效,且毒性亦低,再加上价格低廉,口服简便等优点,便在世界各地普遍推广使用。目前国际上公认氨苯砜是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 1953年Wolcott报道一些麻风病人在使用充分砜类药治疗的情况下,病情无进步,产生耐砜类药麻风的初步印象。1959年 Cochrane和1960年Pettit也先后提出麻风病人对砜类药产生耐药性的问题。1964年Pettit等根据临床并使用鼠足垫技术的实验方法,证实三名瘤型病人对氨苯砜产生肯定的耐药性。以后又有证实100例耐砜类药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对氨苯砜敏感和耐药的麻风杆菌在鼠足垫中的生长曲线,以判断其传染性。敏感菌来自未治瘤型麻风病人的皮下结节。耐药菌来自氨苯砜治疗超过5年、早期疗效良好而后来病情恶化的瘤型麻风。皮下结节按Shepard氏法(1960)加以处理,取菌悬液0.03毫升(内含麻风杆菌7500条)注射于CBA小鼠右后足垫,然后置于装以空气调节器的房间内饲养。6个月后每月按Shepard和McRca氏  相似文献   

11.
虽然砜类药物从1941年开始用来治疗麻风,但直到1953年才报道有耐砜类药的初步印象,1964年第一次获得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12年前还认为耐砜类药相当罕见,如今已日见增多。在使用鼠足垫技术的大多数实验室已报道实验证实的耐砜类药的病例。其他许多中心也报道临床证实的耐药,这说明耐氨苯砜(DDS)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现象。砜类药耐药性问题极为重要:在医疗服务上,因所有的替代药物均较昂贵,且毒性通常较DDS大;对病人来说,复发会延长病期和可能增加组织损伤;对接触者来说,原  相似文献   

12.
菌血症是麻风杆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在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病人血液中每毫升可以有多至10~5的细菌。细菌侵入血循环通常反映了细菌已经侵入组织,因此血液里的麻风杆菌可能是活的。但是这种假设难以直接证实,因为麻风杆菌还不能在体外培养。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麻风杆菌在鼠足垫能有限繁殖来证实血液里麻风杆菌的活力。研究对象为未经治疗的10例成年瘤型麻风病人。在用氨苯砜50毫克/日或利福平600毫克/日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中定期取皮肤和血液标本接种20只鼠足垫。接种后三个月开始进行足垫的组织学检  相似文献   

13.
鉴定麻风菌株耐氨苯砜的标准,是根据麻风菌在用0.0001%氨苯砜喂食的小鼠中不能繁殖来确定。本文作者回顾和分析了1977年首次报告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之前的73例未治瘤型麻风菌株对氨苯  相似文献   

14.
作者指出,目前关于麻风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的认识都是用小鼠足垫试验方法获得的。有些研究者已证明氨苯砜在大鼠体内的情况比小鼠更近似于人,因此,作者认为大鼠的足垫试验可能比小鼠具更大的优越性。作者采用路易斯(Lewis)大鼠作麻风杆菌足垫接种感染,测定雌雄两性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接受氨苯砜饲料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氨苯砜对麻风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  相似文献   

15.
19例LL或BL型麻风用异丁基呱嚓力复霉素(R-76-1)150毫克/日治疗6~18月.临床细菌和病理组毕检查都显示有肯定的疗效.最初8个月的疗效比以后显著,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明.10例患者在R-76-1治疗前后连续自皮损取材接种小鼠足垫以探讨治疗后菌株对小鼠足垫感染能力的变化,R-76-1治疗前的标本尚用小鼠足垫接种法验证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10例患者中7例对氨苯飒高度耐药、1例对硫脉类药物耐药.R-76-1治疗后10例患者的菌株对小鼠足垫丧失感染能力估计时间的中位数是7.25天.表明即使小济量R-76-1对麻风菌也有快速的杀菌作用,对耐氨苯砜或硫脲类药物的菌株也不例外.初步认为R-76-1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其麻风反应诱发率和副作用并不超过利福平.尚需进户步通临床实践对比R-761与利福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两例经氨苯砜治疗的静止期瘤型患者,在手指部位涂片检查,发现有完整形态的抗酸杆菌(AFB)。其中一例经小白鼠足垫接种被证实为耐氨苯砜。侭管尚未出现皮损,但在手指能查见完整形态抗酸杆菌(AFB),可能是复发的预兆。作者介绍手指背部是有利于麻风杆菌持久存在的部位,系因该处温度低,且末稍神经比大多数其他部位较为表浅。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抗麻风药物氨苯砜(D)、利福平(R)、二甲胺四环素(M)、甲红霉素(clarithromycin,C)和斯帕沙星(sparfloxacin,S)合用在小鼠体内的抗麻风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对各组雌性BALB/c小鼠双后足垫感染5000条麻风菌后分为不给药对照组和上述5种药物单疗组及2种或3种药物合用组。给药组自感染后第60~150天为治疗期。停药时、停药后第3和第7个月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收获,检查小鼠足垫内菌量。如≥10~5条/足垫视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一例非活动性瘤型麻风患者在单用氨苯砜治疗时发生了临床和细菌学复发,鼠足垫药物敏感试验证实对氯苯吩嗪(B663)和氨苯砜均耐药.患者男性,南印度人,1956年(19岁)诊断为瘤型麻风,开始用油剂氨苯砜500mg每周2次注射共5年.然后口服氨苯砜300mg每周2次共1年.1962年该病人临床不活动和细菌阴性而停止氨笨砜治疗.直至1972年未进行特异性抗麻风化疗,细菌仍然阴性.此时他被规劝恢复氨苯砜治疗,剂量为100mg/d无限期服用.根据病史记录,患者氨苯砜规则治疗至1984年6月,以后即服药不规则.  相似文献   

19.
砜类药物治疗麻风已有40年的历史,疗效是肯定的。但其疗程长,且由于氨苯砜单一疗法所引起的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持续残存活菌所致麻风病情的复发,不利于麻风控制规划的实现。随着对麻风杆菌有杀菌作用的其它抗麻风药物的应用,目前已分离出了对利福平(RFP)、乙硫异烟胺(ETH)和氯苯吩嗪(B663)耐药的麻风菌株。根据结核病的经验,联合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  相似文献   

20.
1963年Wade首次报告了组织样麻风瘤,并认为主要见于砜类药物长期治疗,但治疗不充分、病情恶化或复发的患者,可能与氨苯砜耐药有关,为瘤型麻风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的一种特殊表现[J].组织样麻风瘤临床上较少见,而瘤型麻风18年后复发,并表现为组织样麻风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