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癫痫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小儿脑部神经元同步化异常放电导致突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且该病反复发作,为患儿发作性意识丧失常见原因[1-3].儿童癫痫发病率为成年人10~15倍,约有60%癫痫患者发病于儿童期[4-5].有研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癫痫患儿多采取药物治疗,多数患儿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良好[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癫痫控制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月经紊乱l例,饮食量减少1例,头痛1例,转氨酶升高1例。对照组患者癫痫控制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月经紊乱2例,转氨酶升高3例,饮食量减少3例,头痛1例,口角流涎1例,皮疹2例。结论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完全控制:而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脂代谢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蓬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抗癫痫常规药物丙戊酸钠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莫三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比较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拉莫三嗪单药治疗,30例采取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总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结果 拉莫三嗪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VAS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与卡马西平组组间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卡马西平组总有效率优于拉莫三嗪组(P<0.05),但拉莫三嗪组在有效病例中的完全缓解率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 拉莫三嗪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新诊断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47例新诊断小儿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中完全控制18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拉莫三嗪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痫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拉莫三嗪治疗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大鼠脑冲击伤模型,观察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变化规律以及拉莫三嗪对急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干湿重法,微透析技术及氨基酸分析测定脑损伤后不同区域,不同时相脑组织的水含量及谷氨酸的浓度。结果(1)脑损伤组脑组织的水含量,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脑损伤组损伤区域的脑水肿和细胞外液谷氨酸呈自身扩播性;(3)拉莫三嗪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脑损伤非治疗组。结论拉莫三嗪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释放谷氨酸而发挥对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性高热惊厥(CFC)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和拉莫三嗪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4年9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复杂性小儿高热惊厥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CFC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拉莫三嗪口服治疗。结果(1)CFC在惊厥发作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增高;(2)治疗后CFC仅有3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无1例继发癫痫。结论拉莫三嗪对于预防复杂性高热惊厥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妥泰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院收治的儿童难治性癫痫 15例 ,用妥泰作为添加药进行治疗。结果 安全控制 3例 (包括 1例林 弋氏综合征 ) ,显效 2例 ,有效 4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6 0 % ,原用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无明显波动。结论 妥泰作为添加药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腹型癫病是一种特殊的以腹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病病,临床较为少见,~般常见于儿童,现将我们自1988年以来,23例腹型癫病脑电图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3例中,男9例,女14例,年龄在3~15岁。病程3~6个月的4例,1~8年的19例。2例腹痛时有轻微下腹部压病,但无外科情况,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23例做尿、便常规化验,12例腹部B超检查,7例肝功能化验,4例胃肠钡餐透视,6倒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疼痛部位多以脐周围或下腹部为主。二、临床特夫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疼痛,其中11例伴头痛,7例伴头昏、恶心、呕吐,3例伴腿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对小儿癫痫的认知功能、脑电图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患儿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拉莫三嗪联合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  相似文献   

13.
14.
张晶 《人民军医》2012,(Z2):60-62
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病症,长期以来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癫痫药物,而患者的心理问题却未被重视。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精神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腹型癫痫30例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30例儿童腹型癫痫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观察,以求对该病的诊断有进一步的帮助,以便于准确,及时的治疗。方法:应用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仪对临床疑诊小儿腹型癫痫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儿童腹型癫痫发病原因是由于病灶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所致,不定期位于下丘脑及颞叶附近或皮层植物神经中枢有关部位,本组病例发病机理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呈发作性的短暂的剧烈腹痛,发作期一般止痛药物无效,发作自行缓解,但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结论:脑电地形图对儿童腹型癫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全球约有6000万患者,其中约有30%癫痫患者会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1].早期数据显示,癫痫患者除发病率和住院率增加外, 癫痫患者的早逝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2].而这种早逝的原因主要有癫痫发作导致窒息、损伤、溺水、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自杀以及癫痫性猝死(sudden unexpect...  相似文献   

17.
30例癫痫儿童^99mTc—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阚桐 《人民军医》2012,(Z2):5-6
颞叶癫痫是指致痫灶位于颞叶的癫痫,约占难治性癫痫的60%,颞叶切除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经典、实用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好,经术后随访,70%患者术后效果优良。随着诊断与手术技术的改善,有效率可达90%以上。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始终是癫痫外科  相似文献   

19.
王福贵 《人民军医》2004,47(5):306-306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儿童癫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因常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相混淆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经脑电图确诊,及抗癫痫治疗有效的2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对儿童癫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比较左乙拉西坦(LEV)和托吡酯(TPM)对儿童癫痫单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07-01~2009-06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45例,随机分组为左乙拉西坦治疗组(A组)20例,托吡酯治疗组(B组)25例。治疗剂量:A组初始剂量25mg/d,每周增加25mg,目标量为6~8mg/(d.kg),在6~7周内达到目标剂量。B组起始剂量为0.5~1.0mg/(d.kg),根据病情每周增加0.5~1.0mg/(d.kg),最终维持剂量为4~6mg/(d.kg)。随访3~12个月。结果:A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B组托吡酯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对于儿童癫痫的单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