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体外反搏并发心律失常24例分析王天慈体外反搏时诱发心律失常很少报道。我院274例用体外反搏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2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86年3月~1994年5月应用体外反搏治疗274例患者,其中24例在反搏中出现心律失常,发生率8.8%...  相似文献   

2.
体外反搏治疗脑血栓形成50例报告邓英(广东省南海市人民医院,南海528200)我院于1993年7月至1996年7月用体外反搏治疗50例脑血栓病人(以下称治疗组),并与50例单纯药物治疗者(以下称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3.
体外反搏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精神障碍35例阎继勤,高艳霞,班方芹,周瑞雪我科1990年3月~1994年3月用体外反搏装置配合活血化瘀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精神障碍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5例患者中男24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观察体外反搏结合中等流量吸氧治疗前后血液粘滞度的变化并与单纯用药物做比较来探讨体外反搏的作用机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993年5月~1998年5月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伴高粘血症的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57~73岁。随机分成体外反搏组(ECP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各20例,其中治疗组合并腔隙性脑梗塞7例,劳力性心绞痛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5例,有11例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对照组合并脑梗塞6例,糖尿病7例,劳力性心绞痛7例,有13例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5.
应用体外反搏与电头皮针治疗脑血栓形成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理疗科刘丕显我院应用体外反搏加电头皮针治疗脑血栓形成,并与电头皮针和体外反搏单独治疗脑血栓形成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体外反搏加电头皮针治疗脑血栓形成66例,电头皮针治疗60例,体外...  相似文献   

6.
体外反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察了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了一疗程体外反搏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发现,糖尿病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增高,治疗后下降,提示体外反搏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改善高粘血症等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体外反搏治疗21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反搏前,反搏30min,反搏60min和停止反搏后15min采血,其中18例测定了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MP-140分子数的变化,20例测定血浆VonWillebtrand因子含量的变化,21例测定了TXB2和6-K-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反搏30min,60min和停止反搏后5min与反搏产相比,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MP-140分子数,血浆vWF和TXB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附5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反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附51例疗效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周世芳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已较广泛,但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报导很少。1991年2月~1992年5月,我们用本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1例,同时以颈椎牵引配合用药治疗该类病例...  相似文献   

9.
体外反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疗效探讨邓英蔡淑玲(南海市人民医院,南海528200)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6年7月于门诊治疗乙型肝炎患者82人,其中42例接受体外反搏(Extracorporealcounterpul-sation,ECP)治疗...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反搏早期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廖瑞端,郭彦,张苗青,梁洁冰,胡兆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是引起瞬间失明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治疗方法主要用药物扩张血管,抢救成功者不多。我们用药物加早期体外反搏,短期内成功治愈1例,...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外反搏(ECP)治疗冠心病34例,进行反搏前后的常规12个导联心电图的记录分析。反搏前后改变的有PTFV_1、R波振幅、ST段、T波和Q-T间期,有效率分别为72%,52%,93.5%,64.7%,35.3%。因此,以心电图衡量体外反搏的效果,除大家公认的ST-T外,还应注意PTFV_1,Q-T间期及R波振幅。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治疗脑梗死偏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对脑梗死偏瘫患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30例),早期康复组(32例),体外反搏组(30例),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Carr的运动再学习和体外反搏治疗,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简式FugI-Meyer评分(FMA),BartheI指数评定(MB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体外反搏治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反搏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反搏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王天慈近年来,体外反搏作为辅助循环,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刀面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1,2]。但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目前较少报道。我院根据体外反搏具有简单、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3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86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总有效率93%,其中显效43例(占50%),好转37例(占43%),无效6例(占7%)。结论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胰岛素的外周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86年至今,对00多例患者在体外反搏治疗中,根据体外反搏的机理,灵活运用临床心理学,扩大了体外反搏的适应证,提高了体外反搏的疗效. 一、体外反搏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心理护理:体外反搏治疗前了解、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正确诱导患者的心理转化,是体外反搏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体外反搏疗效的基础。体外反搏前病人能否很快达到心理适应,与病人的患病经历有关,据此可分三种类型,一是以往接受过治疗,且疗效较好的病人;或密切接触经过反搏治疗的患者;此类病人有接受到治疗并可治愈的真实感觉,再次接受反搏治疗可能有良好的、较快的心  相似文献   

16.
以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尿白蛋白,筛选出糖尿病肾病32例(其中早期28例,临床期4例),对其进行体外反搏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外反搏治疗一疗程(共12次)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P<0.01)。提示体外反搏疗法有降低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随机分为三组:反搏组30例,实施单纯体外反搏治疗,用广州产WFB-V型体外反搏装置,气囊压力0.035~0.04MPa,每次治疗50~6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牵引组30例,做单纯牵引治疗,用英国产AKRON-8908型颈椎牵引装置,取坐位,选适当牵引角度,治疗重量取5~15kg,每次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综合组30例,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单纯体外反搏和单纯牵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体外反搏加牵引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反搏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与反搏组、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故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研究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试验组)及非体外反搏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相似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反搏室接受体外反搏治疗。通过观察两组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运动平板试验ST段下移时间以及随访统计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血管病住院率、死亡率等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明显增高,运动平板试验试验组ST段下移1mm的出现时间的延长显著大于对照组,1年随访试验组的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血管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病人接受体外反搏加药物治疗其心功能及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伴心功能不全患者473例,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比较分析患者在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前后的心排血量、6 min步行距离、生理健康类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以评估体外反搏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437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为多病共存状态,体外反搏治疗后,心排血量、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将体外反搏治疗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30例),早期康复组(32例),体外反搏组(30例),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Carr的运动再学习和体外反搏治疗,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简式FugI-Meyer评分(FMA),BartheI指数评定(MB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体外反搏治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