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三例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曹培英,蔡士荣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但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差。又因其发生较隐蔽,误诊率高。现将我院1972~1993年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例1:男,63岁。患者因排便疼痛剧烈5个月伴纳差、乏力、消瘦就...  相似文献   

2.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少见。本文报告四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本组四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资料见附表。讨论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占全部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的0.1~2.5%。自从1857年Moore报告第一例至1981年国外已报告457  相似文献   

3.
报道9例直肠月T管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易误诊,易转移,预后差。外科治疗是目前无转移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肠黑色素瘤1例卢晓明,周友生,陈道达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武汉430022关键词直肠肿瘤;黑色素瘤中图法分类号R739.5原发性直肠肛管黑色素瘤为一少见疾病,在全部黑色素瘤病人中,在2%以下。我科于1995年3月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女...  相似文献   

5.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2例临床分析李天义1焦小珍1任艳军1张玉焕2我科自1988年~1996年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人12例,现结合资料对其发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在24~82岁,病程2~4年,...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为肛管直肠肿瘤中的罕见疾病。我院自1978年10月到1994年10月共收治ARM8例,均经病理证实。男性4例,女性4例,7例接受手术治疗。确诊时即发生远处转移者7例。5例确诊后两年内死亡,2例带病生存,1例随访3月未发现复发。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表明,ARM恶生程度高,转移发生早,预后极差。作者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延长该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早前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罕见、恶性度高、转移性强、易被误诊、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例报告文智,李秀凤(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女,52岁,汉族,因反复鲜红色血便半年余,加重1周,伴骶尾部疼痛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臀部及双下肢可见数片黑斑。肛...  相似文献   

9.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术式选择(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情况,指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首选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我院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并就其临床发病诊断及病理形态特点,病理诊断要点,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讨论。肛门直肠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且高度恶性的肿涮。在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8例肛管直肠原发的恶性黑色素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7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岁,手术治疗20例,Miles手术12例,局部扩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非手术治疗2例。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Miles手术5年生存率22%,局部扩大切除术5年生存率18%,入院时误诊10例,误诊率45.4%。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易误诊,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上以手术根治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为主。  相似文献   

12.
于世红  李晓楠 《海南医学》2007,18(9):133-133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范围广,大部分发生于皮肤,而原发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甚少见,本文报告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复习文献,并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组织起源及综合治疗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2 0 0 0年收治的 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男 3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5 6岁。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 ( 6/6) ;其次为肛门肿块脱出 ( 3/6)。 4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根治性切除。平均存活 16个月 ,最长达 2 8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即便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 ,预后亦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生存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亦可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发生于直肠下段和肛管齿状线附近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皮肤和眼睛居第3位,约占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的1%~[1]。2016年6月,我院收治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于2016年5月体检时发现直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结果:13例肿瘤位于齿状线附近,均为就诊时直肠指检发现。13例中7例行直肠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例行后盆腔清扫术,3例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术。所有患者于术后5~23个月因原发病死亡,平均存活16.9个月。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困难,恶性度高,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预后极差,应尽早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生物化疗或免疫化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谊部位的癌、恶性淋巴瘤或间质肿瘤相混淆,免疫组化是必不可少的鉴别手段。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愈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常用的免疫抗体有Vim,S—100和HMB45,其中HMB45对其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的疾病.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认识不足,且容易误诊误治,待确诊时往往已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94~1998年我院共收治结、直肠癌及肛管肿瘤160例,其中36例为低位直肠恶性肿瘤(距齿状线<5cm)及肛管恶性肿瘤。行Miles术,均采用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Ⅰ期开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20例,年龄30~80岁,平均51.2岁。低位直肠恶性肿瘤病例中,溃疡型肿块18例,浸润型10例,浸润肠管均超过2/3周。肛管肿瘤溃疡型6例,肿块型2例。病理类型:腺癌26例,粘液腺癌5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肛管鳞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Dukes分期:B期16例,C期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7月~200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诊疗的1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手术组(手术+辅助治疗)和非手术组(单纯辅助治疗).结果 手术组7例病人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平均生存22个月;最长存活80个月;非手术组4例采用免疫加中药等治疗,平均存活7个月.11例均获得随访,无失访者,随访时间4~60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治疗以手术根治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为主,非手术治疗生存周期短,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肛管直肠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相当罕见,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尚无大宗病例报告。我院10年来共收治直肠癌251例,其中发现本病2例,占直肠恶性肿瘤的0.8%。现报告如下。例1男,57岁。因大便带血4个多月于1989年10月19日入院。肛门指检,距肛门2cm处可们及一菜花状肿物,约占管腔3/4,质硬,予活俭。病理诊断: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即行腹会阴联合切除,腹部人工肛门术。见肿块位于直肠下段及肛管处,大约IOcmX8cm,表面凸凹不平,呈灰黑色,肠系膜有散在的黑色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肛周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