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托叶云实(又名刺果苏木)Caesalpinia cristaL.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药用植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作者从产自缅甸的该植物核仁中分离得到7个新的卡斯烷型二萜caesalpininMF-ML(1~7)、1个新的去甲卡斯烷型二萜norcae-salpinin MD(8)以及16个已知卡斯烷型二萜。  相似文献   

2.
马鞭草科植物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果实在民间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偏头痛、眼痛等。曾报道从其果实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3种新的二萜——三叶蔓荆素A~C(vitetrifolins A~C)和3种已知二萜。本次继续从该丙酮提取物中又分离出4种新的拟半日花烷型二萜(1~4),并在光谱学和化学基础上对其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民间用鼠尾草属植物治疗胃病和感冒,还具有防腐、抗菌、驱风、利尿、止血和解痉等活性。该属植物的根主要含有松香烷型二萜,地上部分则主要含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作者曾研究了该属植物叙利亚鼠尾草(拟) Salvia syriaca L.的地上部分。在此,作者报道从其根部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二萜成分:铁锈醇(1)、4-dehydrosalvi-  相似文献   

4.
宁德生  符毓夏  李连春  吕仕洪  潘争红 《中草药》2018,49(23):5499-5502
目的研究石山巴豆Crotoneuryphyllus枝叶中的二萜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MCI、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比对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山巴豆枝叶95%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rotoeurin D(1)、mallotucin C(2)、mallotucin D(3)、plaunotol(4)。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降克罗烷二萜,命名为石山巴豆素D;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松香烷类二萜、1个海松烷类二萜和2个环庚三烯酮降二萜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6-二羟基松香烷-6,8,11,13-四烯-3-酮(1)、桧醇(2)、柳杉酚(3)、margoclin(4)、cephafortoidB(5)、torreyayunnin(6)、贡山三尖杉二萜D(7)、6α-羟基山达海松酸(8)、海南粗榧内酯(9)、海南粗榧内酯醇(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菊科植物高氏香根菊(Baccharis gaudichaudiana)在巴拉圭民间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或作为滋补剂。已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半日花烷型二萜苷、芹黄素、粗毛豚草素、匙叶桉油烯醇和熊果酸。本次从其地上部分中分离出1个新型的映-赪桐烷(ent-clerodane)二萜(1),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结构,同时评估了本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干燥的高氏香根菊地上部分(620g)用75% 乙醇室温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167g)。取部分(94g)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依据TLC活性检测,从溶于乙酸乙酯的部分(32.2…  相似文献   

7.
香茶菜属植物富含二萜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vifolia叶中分得两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化合物。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又分得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parvifoline A(1)和parvi-foline B(2),以及一个已知二萜:rabdoloxin B(3)。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云实属植物echinata的茎中分离鉴定出7种新的柏木烷型二萜化合物echinalides A~G (1~7),并评价了其对NF-κB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梁彩霞  曹英夕  张东  张轲  杨岚 《中草药》2015,46(19):2843-2845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反相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NMR、2D-NMR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半枝莲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克罗烷二萜,鉴定为(13R)-7β-羟基-8,13-螺-6α,11β-二乙酰氧基-3-烯-15,16-新克罗烷内酯。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半枝莲二萜J。  相似文献   

10.
大果大戟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果大戟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二萜化合物,其中jolkinol B(Ⅰ)是千金二萜烷型;caudicifolin(Ⅱ),helioscopinolides A(Ⅲ),C(Ⅳ)和E(Ⅴ)是松香烷型;ent-atisane-3β,16α,17-triol(Ⅵ),ent-16α,17-dihydroxyatisan-3-one(Ⅶ),ent-3β,(13S)-dihydroxyatis-16-en-14-one(Ⅶ)和ent-2-hydroxyatis-1,16(17)-dien-3,14-dione(IX)属于对映-阿替斯烷型。结论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杨大松  李资磊  杨永平  李晓莉 《中草药》2015,46(9):1265-1268
目的对青藏大戟Euphorbia altotibet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青藏大戟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藏大戟素E(1)、脯氨酸(2)、corchoionoside C(3)、icariside B,(4)、1-O-(9Z,12Z,15Z-十八烷三烯酰基)-2-O-十六烷酰基-3-O-α-(6-磺基吡喃奎诺糖基)甘油酯(5)、(2S)-2,3-O-双十八烷-9Z,12Z,15Z-三烯酰基甘油酯-6'-0-(α-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半乳糖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西松烷型二萜,命名为青藏大戟素E;化合物2、5和6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产生的机理之一是细胞内过量产生的属于ABC转运蛋白一类的溢出泵,如P糖蛋白(P-gP)。作者从大戟科植物Euphorbia portlandica L.中分离出一新的倍半萜香豆素醚(1)和一新的松香烷二萜(2),研究了它们抗M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采自越南北部的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us)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半日花烷二萜(1~9)、2个β-谷甾醇和豆甾醇混合的植物甾醇和1个黄酮芫花素(10)。自然干燥的益母草地上部分(2kg)粉碎后,经甲醇室温提取,滤液蒸发,得到棕色糖浆汁,混悬于水中,依次经正己烷、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HPLC-ELSD分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番荔枝属植物树皮中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80A Extend-C18柱,0.3%冰醋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0 min,60%~0%(A);40%~100%(B)],流速0.6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4种贝壳杉烷型二萜与相邻杂质能较好分离,理论塔板数按16α-hydro-19-acetoxy-ent-kauran-17-oic acid(Ⅲ)计算不低于49 000。贝壳杉烷型二萜成分以海南产圆滑番荔枝中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分析准确,适合于该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植物中各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从采自越南北部的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us)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半日花烷二萜(1~9)、2个β-谷甾醇和豆甾醇混合的植物甾醇和1个黄酮芫花素(10)。  相似文献   

16.
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产生的机理之一是细胞内过量产生的属于ABC转运蛋白一类的溢出泵,如P糖蛋白(P-gp)。作者从大戟科植物Euphorbia portlandica L.中分离出一新的倍半萜香豆素醚(1)和一新的松香烷二萜(2),研究了它们抗MDR的作用。该植物全草粉末于室温下用丙酮提取,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从日本落叶松 Larix kaempferi(Lamb.)Carr.叶和果中分离和鉴定了5种新的松香烷型二萜,研究了其中2个重排松香烷型二萜对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脂(TPA)诱导的爱-巴病毒早期抗原(EBV-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7,(7)
目的:研究长瓣裂姜花根的二萜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对长瓣裂姜花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分离的化学成分。结果:从长瓣裂姜花根中分离得到7个半日花烷型二萜,分别鉴定为:姜花酮(1)、coronarin A(2)、villosin(3)、圆瓣姜花素A(4)、16-hydroxylabda-8(17),11,13-trien-15(16)-olide(5)、labda-8(17),13(14)-dien-15(16)-olide(6)、labda-8(17),13(14)-dien-16(15)-olid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植化研究     
337 鼠尾草属植物Salvia cilicica中的松香烷型二萜和三萜酸及其抗利什曼原虫活性[英]/Tan N…∥Phytochemistry.-2002,61(8).-881~884有研究显示,鼠尾草属植物中的某些二萜和三萜化合物具较强的抗利什曼原虫活性。作者以生物活性为导向,从该属植物S.cilicica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7-羟基-12-甲氧基-20-去甲-1,5(10),7,9,12-五烯-6,14-二酮-松香烷(1)和8,12-二烯-11,14-二酮-松香烷(2);还分得5个已知化合物熊果酸(3)、齐墩果酸(4)、铁锈醇  相似文献   

20.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的松香烷二萜属于三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根据近十年文献报道,在香茶菜属植物中研究发现的松香烷二萜化合物有80多个。基于香茶菜属植物中松香烷二萜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对该属植物中松香烷二萜的分布来源、结构分类及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希望对未来新药的研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