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表现运动和/或发声抽动,可伴多种行为和情绪异常,临床分类主要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和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TS)。本病1825年由Itarb首次报告。1885年由Chqrcot命名,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头面部、肢体或躯干的不自主抽动和发声抽动以及伴随某些心理行为障碍。抽动特点为多发、突然、快速、反复、刻板。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徐荣谦教授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脾虚肝旺证TS患儿,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欢  王绍华  杨国华 《北京中医药》2006,25(10):598-598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搐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4.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语言和抽搐为临床特点的综合征,属儿童时期发生神经、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挤眉、弄眼、奇特叫声、四肢抽动或语詈不避亲疏,多伴有情绪改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笔者从肝脾论治,疗效满意,现举一例。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家庭中医药》2014,(2):38-39
郭双同志:你好!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是一种起源于童年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特点是颜面部或躯干部多组运动肌群突然快速、重复地抽动,可呈现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特点,且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音肌群的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病程多在1年以上。此外,患儿还常伴有模仿动作、模仿言语、重复言语、强迫、攻击、  相似文献   

6.
<正>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现代医学运用各种神经阻滞剂(神经抑制性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保守治疗或者神经外科治疗[1]。  相似文献   

7.
刘弼臣从肺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抽动-秽语综合征(TS)又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起病、与遗传有关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多变怪异,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力倡从肺论治,巧施截断防传变,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国华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搐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西医多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等治疗,虽有疗效,但易复发且副作用大,故人们越来越重视巾医对本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随中困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内一科杨国华教授临证,杨教授在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时,以补益心肝之阴为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名多发性抽动症,是以头面部、肢体和躯干多发性不自主抽动,暴发性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儿章的正常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目前,西医多以氟哌啶醇、泰必利为代表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但不良反应明显,使治疗难以持久。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平肝熄风、健脾化痰中药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昭定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秽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西药治疗本病副作用大,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具有一定优势。笔者侍诊陈昭定教授数年,遇诊此类患儿不少。现将其临证经验浅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