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清潭  吴杰 《上海医学》1999,22(12):757-758
臀肌纤维化挛缩症,是由于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步态、姿式异常及特殊体征的临床病症。该病男性多于女性,与本组病例类同。年龄国外以5~15岁之间为多,而国内以4~12岁之间多见。双侧与单侧之比为3∶1。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院1980年以来,共收集32例该病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20岁(平均年龄11岁)。双侧发病19例。有频繁臀肌药物注射史24例,先天4例,有损伤史3例和感染引流史1例。二、症状除先天性病例外,其余病例行走…  相似文献   

2.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X线表现已有较多报道,但对病变较轻者和单侧病变者的诊断有时较困难。我们通过对150例臀肌挛缩症病例与同龄组15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X线片比较,发现病变侧多有1条特殊的致密白线,实践表明它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单侧发病者。  相似文献   

3.
臀肌挛缩症与骶髂旁致密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X线表现已有较多报道,但对病变较轻者和单侧病变者的诊断有时较困难。我们通过对150例臀肌挛缩症病例与同龄组15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X线片比较,发现病变侧多有1条特殊的致密白线,实践表明它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单侧发病者。1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臀肌挛缩症150例。单侧病变者5例,双侧145例,年龄3~22岁,平均13·5岁。男∶女=1.2∶1,病程3d至15年,但欠准确。在双侧病变中临床表现及术中所见证实以右侧病重为主者15例,左侧病重者10例。有骨盆倾斜,肢体假性不等长13例,其…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臀肌挛缩症 (gluteal m uscle contracture,GMC)患者多为少年儿童 ,其骨盆处于不断成长发育的变化中 .准确评价 GMC对患儿骨盆发育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对指导 GMC的治疗提供依据有临床意义 .通过术前、术后骨盆 X线平片与对照组的对比观察 ,强调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我所 1 982 - 0 9~ 1 997- 0 6间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 1 3岁以下 GMC患者术前骨盆正位片 5 2份 .其中男 35例 ,女 1 7例 .年龄 3~ 1 2岁 ,平均 8.2岁 . 2 1 997- 0 6~ 1 998-0 1间随访者中 1 3岁前手术 ,术后 4a以上者复查的骨盆平…  相似文献   

5.
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筋膜纤维挛缩变性,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表现出特有的步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Vaderrama[1]1970年首先报道了GMC,国内马承宣[2]于1978年系统报道了此类病例.至今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本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仍有许多争论,现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收治的“臀肌挛缩症”后认为,先天性臀肌纤维化(或臀肌挛缩性)与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在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所风和手术方法及病理镜检上均有明显不同。先天性臀肌纤维化:婴儿期运动发育迟缓;几乎无肌肉注射史;髋外展外旋严重,跑步易跌倒;局部扪到块状挛缩;术中见病变累及范围广,臀大、中、小肌呈肌腱束条样扇形排列;镜下见肌细胞萎缩轻度变性,有正常血供的致密纤维组织细胞,胞核变长,胞浆轻度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臀肌挛缩症的CR骨盆平片影像表现。方法:分析17例臀肌挛缩症的CR骨盆平片,并与21例非臀肌挛缩症的CR骨盆平片进行比较。结果:11例臀肌挛缩症的CR骨盆平片发现,骶髂关节旁髂骨有纵行、条状致密线影。17例臀肌有圆形、卵圆形、直径约6mm以下的高密度影,边缘清楚。结论:骶髂关节旁髂骨纵行、条状致密线影与臀肌有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是臀肌挛缩症的CR骨盆平片特征影像。  相似文献   

8.
对1983~1988年2月80例,1988年3月~1997年2月778例臀肌挛缩症前、后两期分别行不同术式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回顾性分析,认为臀肌挛缩症病变的范围不仅限于臀大肌及其筋膜,重症患者还有臀中小肌、梨状肌、髋关节囊、韧带等广泛病变。重症臀肌挛绪症除松解髂胫束外,还应分离广泛的粘连。除松解臀中肌外,挛缩的臀小肌、梨状肌、关节囊、韧带都应松解。术中应直视下显露坐骨神经并予以保护,以免损伤。术中可用不同方法止血,术后可不用引流。术后形成的增生疤痕可在半年后逐渐减轻,不必为此行手术切除或术后进行预防性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营 《微创医学》2012,7(6):630-632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及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浸润型8例,溶骨性2例,混合型1例,发生部位涉及脊柱椎体、椎体附件、肋骨、股骨、颅骨、髂骨。CT表现为边缘模糊骨质破坏区,MRI表现为低T1WI信号,高或高低混杂T2WI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ECT表现为浓聚灶。结论骨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二者可相互补充,ECT可做为必要的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形成、治疗和预防。方法27例均行手术治疗,松解挛缩肌群及筋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27例,无复发,满意率100%。结论臀肌挛缩症的形成与瘢痕体质和反复多次肌肉注射之间存在关系,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收治的"臀肌挛缩症"后认为,先天性臀肌纤维化(或臀肌挛缩症)与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在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所见和手术方法及病理镜检上均有明显不同.先天性臀肌纤维化婴儿期运动发育迟缓;几乎无肌肉注射史;髋外展外旋严重,跑步易跌倒;局部扪到块状挛缩;术中见病变累及范围广,臀大、中、小肌呈肌腱束条样扇形排列;镜下见肌细胞萎缩轻度变性,有正常血供的致密纤维组织细胞,胞核变长,胞浆轻度玻璃样变.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运动发育史正常;有长期反复肌注史;髋外展外旋较轻;局部扪到索条状物;术中见病变范围小,呈疤痕索条改变;病检所见为严重的肌肉变性失去正常形态,呈广泛玻璃样变.结果先天性者,需广泛切除剥离病变方能达到松解目的,远期矫正程度稍差;注射性者,手术松解满意,远期效果较佳.本文还就命名问题结合文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或延长治疗轻、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结果 26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治疗21例,完全改善19例,2例部分改善;5例将挛缩的臀筋膜作"Z"形延长以治疗合并骨盆倾斜者,4例完全消失,1例部分改善.结论 经臀肌大转子顶端小切口进行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对治疗轻度臀肌挛缩症简单有效,对重症臀肌挛缩症合并骨盆倾斜的可行挛缩带延长术以矫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或延长治疗轻、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结果26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治疗21例,完全改善19例,2例部分改善;5例将挛缩的臀筋膜作“Z“形延长以治疗合并骨盆倾斜者,4例完全消失,1例部分改善。结论经臀肌大转子顶端小切口进行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对治疗轻度臀肌挛缩症简单有效,对重症臀肌挛缩症合并骨盆倾斜的可行挛缩带延长术以矫正。  相似文献   

14.
臀肌挛缩症(GMC)病因尚不明确,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累及臀肌肌纤维及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髋关节功能受限为临床表现,但其影像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概述GMC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方式,重点在于影像学检查在臀肌挛缩症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或延长治疗轻、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结果 26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治疗21例,完全改善19例,2例部分改善;5例将挛缩的臀筋膜作"Z"形延长以治疗合并骨盆倾斜者,4例完全消失,1例部分改善.结论 经臀肌大转子顶端小切口进行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对治疗轻度臀肌挛缩症简单有效,对重症臀肌挛缩症合并骨盆倾斜的可行挛缩带延长术以矫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经对5例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指出臀肌的纤维性挛缩与反复接受药物注射有密切关系.提出了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应彻底切除挛缩组织,可同时切开或延长臀肌腱膜、或直接切断.  相似文献   

17.
臀肌挛缩症二次手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健平  冯宗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2013-2014,2017
目的 分析臀肌挛缩症二次手术产生的原因。方法 378例臀肌挛缩症作回顾性分析,出现并发症的31例,再次手术18例。结果25例经1~5a的随访,23例能完全纠正,2例症状好转。二次手术原因主要为松解不彻底,其次为松解过度等其他原因。结论二次手术前要微详细检查,分析原因,作出手术计划,同时正规的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手术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1997年5月至2003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62例。按髋关节屈曲90°的外展挛缩角将臀肌挛缩症分为轻、中、重度。根据病情轻重程度进行臀部挛缩组织松解。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全部患者手术症状体征不同程度改善,优良率93.5%,3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术后髋关节轻度不稳。结论将臀肌挛缩症进行分级,有利于准确区别该病的轻重程度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轻度患者,仅切断挛缩带,中重度患者,须行臀部广泛松解、臀大肌止点上移。  相似文献   

20.
赵宁  武景森  强波 《黑龙江医学》2002,26(4):259-259
目的 分析影响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 ,术中彻底松解挛缩之瘢痕 ,术后早期练习。结果 经过平均 2年的随访 ,超过 90 %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有 2例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 臀肌挛缩症系臀肌筋膜及肌纤维挛缩 ,发生屈髋时“弹响”、“绕膝征” ,一经发现应手术治疗 ,术中松解要仔细彻底 ,术后早期练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