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所致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小血管病所致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8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短时记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及进食、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所致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V—CIND)指由脑血管性病变所致的早期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障碍程度尚未达到痴呆标准的一类综合征,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的疾病概念。V—CIND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差异性大,主要有轻度智力下降、执行功能损害,始动性差及动作迟钝,也可有抑郁、焦虑的症状。该病的确立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和血管性痴呆(VaD)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西医认识概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V—CIND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找到问题和不足,提出亟待重视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近年来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各种治疗方法。本文章旨在加强人们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为寻找本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新思路与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0.2胞二磷胆碱点滴,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相似文献   

6.
冯春艳 《河南中医》2014,34(2):243-244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60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30 mg口服,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每次19.2 mg,日3次,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合MoCA评分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脑小血管病性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SVD-VCIND)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髓亏为本,血瘀窍阻为标,治疗宜补肾填精、滋阴养血、活血化瘀。养阴和瘀通窍汤是郭宏敏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以滋肾填精为本、化瘀通窍治标为治疗原则,临床验证发现可改善老年患者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a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对其早期干预,降低VaD的发生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恰好处于VCI的早期,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太极拳对脑小血管病相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CSVD-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CSVD-M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太极拳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30 min,2组疗程均为3个月。干预后比较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对照组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和ERP-P300波幅均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ERP-P300波幅明显升高(P<0.05),ERP-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ERP-P300波幅升高均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ERP-P300潜伏期缩短更显著(P<0.05)。结论 太极拳能够改善CSVD-MCI患者轻度认知障碍,增强注意功能,改善执行功能,提高总体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VSD)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及CSV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60例经脑MRI证实的CVSD患者按具体病情分为单纯腔隙性脑梗死(LI)组、LI+脑白质疏松(WML)组、LI+脑微出血(CMB)组、LI+WML+CMB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蒙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与脑MRI阴性的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各CVSD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LI组、LI+WML组、LI+CMB组间MMSE评分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组均明显高于LI+WML+CMB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组MMSE评分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877,P=0.000)。CVSD各组均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为著,其中LI组、LI+WML组、LI+CMB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均明显低于LI+WML+CMB组(P均0.05)。CSVD各组时间定向、注意计算、语言理解及图像描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LI+CMB组、LI+WML+CMB组短程记忆评分和LI+WML组、LI+WML+CMB组语言表达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P=0.009,OR=31.087)、糖尿病(P=0.049,OR=16.849)与CSVD密切相关。结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三者并存时最为明显,且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其认知功能损害以时间定向、注意计算、短程记忆、语言理解、言语表达及图像描述为主。高血压、糖尿病均与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CSV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银杏叶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300、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P300值、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方法:通过广泛检索近几年的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及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改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其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 ,水蛭粉及马钱子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方法 :将血管性痴呆 3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6例在用西药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 ,水蛭粉马钱子胶囊口服 ,连用 8周。对照组 16例只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智力测试有明显好转 ,脑电图、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 1)。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提高脑循环灌注压有一定作用 ,水蛭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马钱子对兴奋中枢神经、改善脑电发放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D-VCI)是在脑小血管病基础上,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SVD-V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CSVD-VCI属于中医学健忘、痴呆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涉及虚、痰、瘀、毒等多种因素,可分为脏腑亏虚型、痰瘀阻络型、毒损脑络型等主要证候类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CSVD-VCI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近年来中药单药、复方治疗该病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CSVD-VCI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与西医不同的辨证辨病要点及治疗方法,发挥西医直观简便特长,结合中医治标治本的针对方案,是现代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世界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总称。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我国不断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痛苦和精神压力。在治疗上,西医临床疗效欠佳,中医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层面治疗的潜力和优势显著。文章通过查阅近年中医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从补虚、化痰、祛瘀和解毒四方面论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况,给科研工作者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for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Acupuncture was applied at Baihui (GV 20), Shenshu (BL 23), Geshu (BL 17), and the point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idnight-noon, ebb-flow eight methods of the intelligent turtle, combined with the drug nimodipine. The treatment was continued for 8 consecutive weeks. Results: Of the 30 cases treated, 6 cases were cured, 21 cases improved, and 3 cases failed,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0%.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Baihui (GV 20), Shenshu (BL 23), Geshu (BL 17), and the point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idnight-noon, ebb-flow eight methods of the intelligent turtle combined with the drug nimodipine can yield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vascular dementia.  相似文献   

18.
作者基于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的成就,从理论、实验模型、治疗等方面分别概述其研究进展。虽然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收获颇丰,但仍然存在一定研究误区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临证重辨病轻辨证、临床运用微观指标特异性不大、临床科研设计不足。作者指出其出路在于掌握现代医学,熟读中医经典;应用现代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突出中医优势;正确运用科研方法,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需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不断加以深化和提高,以提高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