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腔隙性脑梗死并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198例病人行T2WI、T1WI、T2FIAIR、SWI序列MR颅脑平扫,比较各序列显示微出血的敏感度。结果 102例(51.5%)病人脑实质内有微出血灶,SWI序列显示病灶607个,T1WI序列检出95个,敏感度为15.7%;T2WI序列检出159个,敏感度为26.3%;T2FLAIR检出病灶190个,敏感度为31.3%;DWI序列检出93个,敏感度为15.3%。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04,P<0.05)。结论 SWI序列检出微出血敏感度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外伤微量出血(CMBs)伤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脑外伤CMBs患者于伤后6个月后行T1WI、T2WI、T2-FLAIR、弥散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序列检查及SWI序列检查,对各序列显示CMBs灶的数目、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T1WI、T2WI、T2-FLAIR、DWI、SWI分别检测CMBs病灶170、176、176、178、798个,检出率分别是50%(39/78)、53%(41/78)、53%(41/78)、55%(43/78)、82%(64/78),其中21例病灶为SWI特有,其他序列未见显示。SWI序列对于CMBs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WI能明显提高脑外伤CMBs灶的检出率,为脑外伤伤残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家庆  时文艳  周菲 《中外医疗》2016,(25):190-192
目的:探讨SWI在诊断脑微出血(CM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给予患者颅脑MRI检查,该院常规序列有T1WI、T2WI、T2-FLAIR、DWI4个序列,每位患者加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患者微出血灶检出、统计。结果56例患者有CMB,T1WI、T2WI、T2-FLAIR、DWI、SWI分别检测CMB病灶15个、27个、39个、82个、163个,检出率分别是9.2%、16.6%、23.9%、50.3%、100%;SWI序列与常规序列CMB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迄今为止CMB最好的影像检查手段,能够提供给临床最准确的诊断信息,指导临床的溶栓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SWI检出的CMBs患者共72例,对比SWI与MRI平扫T1WI、T2WI、T2LFAIR及DWI序列的检查结果,比较各序列CBMs病灶数量(检出敏感性)、检出率及分布位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WI序列CMBs检出敏感性及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序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分布上,基底节区为脑微出血高发区域。结论 SWI是在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检出CBMs的最佳序列,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治和预后的判断有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微出血患者,入院后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对比常规序列及S W I序列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的脑微出血检出率(8/8 0)1 0.0 0%、(14/80)17.50%、(45/80)56.25%显著低于SWI(80/80)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的病灶检出率(68/413)16.46%、(106/413)25.67%、(265/413)64.16%均显著低于SWI的(413/413)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运用磁共振SWI序列、病灶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序列,利于进一步临床治疗的开展,建议作为磁共振的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 MR对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MB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7例研究对象进行3.0TMR多序列成像,并将其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CMBs病灶表现为信号丢失,总数共计248个,SWI序列与DWI序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61,P0.05)。DWI序列分别与常规T2WI、T1WI序列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6,P=0.013;χ2=17.802,P=0.000)。T2WI与T1WI序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9,P=0.101)。结论 3.0T MR S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技术明显提高了CMBs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检出病灶情况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对64例临床疑诊DAI的患者常规行头CT和核磁T1WI、T2WI、DWI和SWI序列扫描,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的检出率和检出体积差异,并与GCS评分、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WI较其他序列上能更多清楚地显示脑内微小出血灶(P<0.01),而DWI较其他序列能更好更多检出水肿灶(P<0.01)。SWI、DWI检出病灶体积均明显高于T1WI和T2WI,前两者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检出的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D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以及各主要病灶分布部位病灶数均与入院时GCS评分、检查前1 h GCS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S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量与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也具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SWI和DWI序列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DAI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和小水肿灶,为DAI的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微出血(CMBs)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时行头颅DWI和SWI序列扫描的123例患者,分别记录并比较各个序列(T1WI、T2WI、DWI、SWI)CMBs的检出病例数、病灶数目及病灶直径,并比较1.5T与3.0TMR扫描仪DWI对CMBs病灶数检出的差异。结果123例患者中SWI检出CMBs44例1184处,DWI检出37例306处,T2WI及T1WI分别发现19例85处和16例50处。DWI与SWI、T1WI与T2WI检出病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WI与T1WI、T2WI检出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606、7.491,均P<0.0083,Bonferroni校正),SWI与T1WI、T2WI检出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282、13.336,均P<0.0083,Bonferroni校正)。3.0TMR扫描仪DWI对CMBs病灶数的检出优于1.5TMR扫描仪(P<0.01)。当b=1000s/mm2时,DWI病灶相位编码方向上出现高信号磁敏感伪影共229处。结论常规扫描的DWI有助于脑微出血灶的检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对临床应用溶栓药物治疗脑梗死可能出现的脑出血潜在危险的预见性。方法采用MR扫描仪,对182例临床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头颅平扫T1WI、T2WI、T2FLAIR、DW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对于脑微出血灶数量、部位、分布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24例存在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CMBs病灶172个;T1WI、T2WI、T2FLAIR以及DWI序列检出CMBs病灶的数目分别为16(9.3%)、30(17.4%)、35(20.3%)、18个(10.5%),各序列中CMBs病灶检出的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与T1WI、T2WI、T2FLAIR、DWI序列CMBs检出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微出血病灶分布于脑干,4.7%分布于小脑,27.3%分布于丘脑,37.8%分布于基底节区,23.3%分布于皮层及皮层下。结论 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为目前检出CMBs的最佳序列,对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成像在检测急性脑梗塞微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s)患者,行常规CT、MRI及SWI扫描,对 CMBs的表现进行分型,并对比各个序列对CMBs的检出率。结果 45例患者共检出CMBs 238个,A型163个,B型75个。A型多分布于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B型发生于梗塞病灶内,呈不规则小条片样低信号。将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率与各个常规 MR扫描序列(T1WI、T2WI、FLAIR、DWI)对CMBs的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及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结论 SWI序列是显示急性梗塞灶中CMBs的敏感检查手段。针对CMBs病灶的不同分型对脑梗塞微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新生儿脑实质及脑室系统微出血检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头颅MR检查SWI确诊发生脑实质微出血(CMBs)和/或脑室系统微出血(CVMBs)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34例,记录、比较各个序列(T1WI、T2WI和DWI、SWI)在CMBs和CVMBs两方面检出微出血灶数目的差异。结果 CMBs方面T1WI、T2WI、DWI、SWI检测出微出血灶数目分别为30、55、110、163,检出数整体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WI和T1WI、T2W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605、5.501,均P<0.0083,Bonferroni校正),DWI和SW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917,P=0.331>0.0083, Bon ferroni校正); CVMBs方面T1WI、T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成像在检测急性脑梗塞微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CMBs)患者,行常规CT、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对CMBs的表现进行分型,并对比各个序列对CMBs的检出率。结果:45例患者共检出CMBs 238个,A型163个,B型75个。A型多分布于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B型发生于梗死病灶内,呈不规则小条片样低信号。将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率与各个常规 MR扫描序列(T1WI、T2WI、FLAIR、DWI)对CMBs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WI序列是显示急性梗死灶中CMBs的敏感检查手段。针对CMBs病灶的不同分型对脑梗死微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MR 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图像资料,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发现,DAI病灶主要分布的部位是脑灰白质交界区、基底节区、丘脑、深部脑白质区、胼胝体、脑干、小脑等近脑中线区域。非出性DAI病灶(DWI)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DAI病灶SWI序列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序列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认为联合应用DWI和SWI序列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DAI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和小水肿灶,为DAI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 susceptibility weightde imaging,SWI)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 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的CT和磁共振检查资料,磁共振包括T1WI、T2WI、T2-FLAIR、DWI、SWI序列,比较不同序列对CMBs检出率的差异以及CMBs发生部位的特点;同时按临床危险分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与临床危险分组的关系。结果:CT未发现微出血灶,T2WI及T2FLAIR检出CMBs 10例,SWI共发现CMBs有42例,CMBs总数为149个。在各部位的分布按数目依次为基底节区、皮质及皮质下、脑干、小脑。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微出血的阳性率、出血灶数目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0.05)。结论:SWI在诊断CMBs的检出例数及病灶数上都显著优于常规序列,基底节区为CMBs的好发部位。高血压患者危险分级越高,脑内微出血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38例,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横轴位T1WI(T1加权像)、T2WI(T2加权像)、T2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SWI扫描,比较各序列对新生儿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评价SWI在HI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SWI总检出病灶208个,明显高于T1WI和T2WI检出的病灶数(分别为58和32个),与T1WI、T2WI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图像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明显低信号,且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结论 SWI对新生儿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有助于更好地评估HIE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作为新生儿HIE检查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IE新生儿60例,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MR扫描仪,检查前30 min给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0.3~0.5 ml/kg),使患儿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常规行横轴位T1WI、T2WI和DWI扫描,均增加横轴位SWI扫描。比较头颅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检查对病灶的检出率,部位及性质。结果 SWI检出的脑微出血病灶数量最多,与T1WI、T2WI、DWI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在病灶大小、范围及边界清晰度显示方面,SWI均明显优于T1WI、T2WI和DWI。结论 SWI在HIE微小出血灶的数量及面积的显示上优于常规序列,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更好地评估HIE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R检查SWI序列在鉴别颅内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经过病理活检确诊的颅内淋巴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类肿瘤患者常规MR图像及SWI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疾病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例颅内淋巴瘤患者常规MR扫描见病灶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及T2WI序列上分别呈稍低信号、稍高信号。3个病灶可见短T1或短T2斑、点及片状出血信号,SWI序列上,4个病灶呈斑、点及片状高信号。28例高级别胶质瘤常规MR扫描见病灶边界模糊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及T2WI序列上分别呈低信号、高信号,9个病灶可见短T1或短T2斑、点及片状出血信号,SWI序列上,有37个病灶呈斑、点及片状高出血信号。.常规MRI、SWI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MRI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低于SWI序列(1731%vs7115%),在SWI序.列高级别胶质瘤出血率检出率高于颅内淋巴瘤(P<005);SWI序列上高级别胶.质瘤1分、2分出血量评分例数高于颅内淋巴瘤(P<005)。结论MR检查SWI序列可有效显示颅内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信号特征,通过观察出血评分,可为疾病鉴别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SWI)技术检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脑微出血(CMBs)病变,评估SWI序列在检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微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50例腔隙性梗塞患者,同时收集同期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共100例。两组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包括T2WI、T2FLAIR、T1FLAIR)及SWI检查。图像评价:对常规序列及SWI显示CMBs的例数、部位、数量及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SWI及常规序列上腔隙性梗塞灶数目与微出血灶严重程度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24例腔隙性梗塞在SWI序列清楚显示CMBs病灶,仅3病例在T1WI序列显示,5病例在T2WI上显示,SWI、常规T2WI及T1WI序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WI序列中,对照组、腔隙性梗塞组的微出血阳性率及微出血灶数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腔隙性梗塞组中,腔隙性梗塞数目与微出血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SWI序列显示腔隙性梗塞患中微出血灶优于常规序列,对腔隙性梗塞患者怀疑脑内有微出血时,SWI序列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