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礼堂  任小花  孙榕 《甘肃医药》2021,40(2):146-147
目的:研究血小板减少性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病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血液病患者204例共计363次输注机采血小板,以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PPR值)和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来评价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不同病种患者的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2.
35例机采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机采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35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输注有效19例,输注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4.29%.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6.15%,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50%,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为66.67%,感染性休克有效率为66.67%,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55.55%.认为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血液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非血液病患者40例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对1hCCI、24hCCI值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血液病患者输注冰冻保存血小板组与血液病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组相比1hCCI值无显著差异(P>0.05),24hCCI值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输注后均无严重输血反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相当,冰冻血小板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对因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对血液病患者,新鲜机采血小板长期疗效优于冰冻保存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收集1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8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78例,观察输注1h后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血小板数量进行比较分析。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评价PTR率,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分析PTR与免疫的关系。结果:A组通过CCI判断输注有效率为80%,判断PTR为20%,B组通过CCI判断输注有效率为51.3%,判断PTR为48.7%,A组PTR比例明显低于B组值,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TR呈正相关,输注血小板后症状改善。输注血小板〉5次者更容易产生PTR。结论:在输注血小板引起PTR中,主要与输注血小板次数有关,输注血小板次数越多,越容易发生同种免疫,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5.
刘德永 《中外医疗》2010,29(7):23-24
目的机采新鲜浓缩血小板的收集质量统计与对患者输注的疗效分析。方法本实验通过美国产血细胞分离机对87例血小板献血者进行采集分析,同时检测患者输注前后的血小板计数与患者疗效情况。结果87例次有85例次临床输注血小板效果明显,血小板平均升高45.2×109。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注机采新鲜浓缩血小板可明显提升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并能迅速起到止血的目的,防止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6.
杨序春  方国安 《浙江医学》1999,21(9):521-522
为观察机采血小板悬液(PC)在治疗初治恶性血液病伴重度血小板减少中的疗效,对55例该类患者分别输注手工采PC和机采PC,观察其预防严重出血的效果,输注后血小板活化情况、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显示机采与手工采PC比较,输注后血小板上升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均P<0.01),输注有效率高和严重出血率低(均P<0.05),血小板活化率低(P<0.01)。提示机采PC对恶性血液病伴血小板严重减少者的救治较手工采PC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新鲜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输注血小板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00例,其中输注新鲜保存机采血小板组59例,输注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组141例,分别计数患者输注前和输注后24小时外周血血小板,计算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age of platelet recovery,PPR)。结果新鲜组输注血小板后24小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优于冰冻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新鲜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后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在输注新鲜血小板后,24 h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比61例(109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观察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输入新鲜血小板后24h内,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2)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淋巴瘤患者有效率为88.2%,白血病患者有效率为61.1%;(3)不同体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随体重增加,有效率降低;(4)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增加而下降,有无并发症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的一个因素。结论血小板输注是防治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治疗应考虑个体化,减少重复输注,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 观察2组血液肿瘤患者,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4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32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后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PTR,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PTR与免疫的关系.结果 A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2.5%,判断PTR为17.5%.B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8.0%,判断PTR为71.9%.A组通过CCI判断PTR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1.626,P<0.001).通过CCI判断为PTR的30例患者中,检出HLA抗体者占13.3%,HPA抗体占3.3%.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TR呈显著的正相关(χ2=16.359,P<0.001).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未改善,输注血小板>5次者更易产生PTR(P<0.001).结论 在引起PTR的因素中,主要以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则更易发生同种免疫,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增加出血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可降低肿瘤患者和血液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大出血的概率.但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不容忽视.血小板输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反复多次输注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加重出血.2005年1~12月我院住院输注血小板患者,使用机采血小板112个治疗量,共输注49例,就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冰冻和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冰冻和常规保存的机采血小板在血液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存血小板171个治疗量,490例患者使用冰冻保存血小板591个治疗量,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CCI)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常规和冰冻存机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57.3%和52.5%;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3.6%和85.1%。未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结论: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保存机采血小板较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滕本秀  段惠玲  段前碧  赵敏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79-2480
目的探讨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弥补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难以供应。方法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疗效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血小板输注前后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疗效分析,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疗效。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以用于抢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2004-2010年度我院成分血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成分血应用现状,为输血科采血、备血及临床医生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各成分血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临床用血总量呈上升趋势;成分用血比例在99%以上,各种血液成分中,全血占0.21%,红细胞占52.90%,血浆占37.38%,血小板占5.16%,冷沉淀占4.35%;红细胞、血浆尤其冷沉淀主要用于外科,血小板主要用于内科;手术平均用血量红细胞和冷沉淀呈上升趋势,血小板与血浆缓慢下降。结论我院用血总量急剧增加,需要输血科积极招募献血员;我院成分血比例合理,但血小板应用比例太低,冷沉淀用量剧增,需要临床医生严格把握各成分血的输注指征。  相似文献   

14.
Platelet utilization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wo hundred forty-three patients received 22,717 U of platelet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 three-month period. Those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accounted for 43% of the patients but used 86% of the platelets. Sixty-eight percent of the transfusions were given to prevent bleeding and 32% were given to treat active bleeding. Ninety-two percent of therapeutic transfusions but only 22% of prophylactic transfusions met guidelines established by the Transfusion Therapeutics Committe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ospital and Clinics, Minneapolis. However, 78% of 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nsfusions that did not meet the guidelines involved patients with at least one clinical factor that their physicians believed placed them at an increased risk of bleeding. Following this analysis, the guidelines were modified and applied prospectively to requests for platelets. This resulted in a 14%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latelet units used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 We conclude that published recommendations for platelet transfusions do not reflect the complex nature of many patients' conditions and that the use of guidelines developed by the medical staff can alter the us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预测临床血小板需求量的可行性,为科学制定采血招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中心血站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每月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建立ARIMA模型,运用最优模型预测2016年7至12月每月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以验证预测效果。结果 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的最优模型为ARIMA(0,1,1)(1,0,1)12,模型残差序列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基本落在95%的置信区间内,并且Ljung-Box Q统计结果表明残差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说明残差序列呈白噪声,模型通过检验。模型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均在95%的置信区间内,且预测值与同期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的实际值比较,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7.5%,预测精度较高。结论 最优模型ARIMA(0,1,1)(1,0,1)12能较好地拟合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产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国产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效果.方法 应用国产XCF-3000型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95例,用KX-21N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采集前献血者、采集后血小板成品血细胞参数,评估血小板采集效率和成功率、白细胞和红细胞混入量质控标准符合率,观察献血者及受血者不良反应.结果 单采血小板成品血小板数平均每袋(2.83±0.46)×1011,采集成功率为71.58%;采集效率为(54.20±7.48)%; 白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为97.89%;红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为12.63%.结论 血小板采集成功率、效率和白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与进口同类机型近似,红细胞混入量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储存时段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变化,评价储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状况。方法: 以凋亡受体Fas(CD95)体外诱导血小板凋亡,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S的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储存时段30份血小板PS的静止表达率,同时检测经CD95刺激的血小板PS的诱导表达率。结果: 在0、1、5、7和8 d储存时间,静止血小板膜PS表达持 续升高,表达率分别为2.03%±0.91%、3.26%±1.86%、8.98%±4.60%、26.68%±21.28%和38.85%±26.4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在CD95诱导作用下,各储存时间组血小板膜PS诱导表达率明显高于新鲜血小板0 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储存7 d静止血小板PS表达率与CD95诱导0 d组的诱导表达率比较(26.68%±21.28%和25.29%±18.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凋亡蛋白PS的表达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新鲜血小板有抗凋亡诱导作用。血小板储存至7 d,仍可能保持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低热状态下输注血小板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63例CAA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少白细胞)的疗效情况,以患者输注前血小板计数(PLT)、机采血小板的储存天数、输注时患者是否处在低热状态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63例174次输注机采血小板(少白细胞)中,有效输注为110例次,总有效率为63.22%。其中,低热状态组100例次,有效输注51例次,有效率51.00%;不发热组74例次,有效输注为59例次,有效率为79.73%,两组比较,x^2=15.10,P〈0.05。不发热组输注有效率高于低热状态组;血小板有效输注与机采血小板的储存天数、输注前PLT分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低热状态下输注血小板降低输注疗效,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辐照和保存期对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γ射线辐照和保存期对单采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单采血小板分为两组:一组25Gy剂量辐照,一组不辐照处理,作为对照组;在贮存的第0、5天分别检测单采血小板计数、pH和表达CD62P的特异性荧光结合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结果保存过程中,辐照组血小板计数及pH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5天的贮存可显著增加了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率(P<0.05),但辐照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在贮存第5天时表达CD62P百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5Gy的辐照对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与普通血小板制品相同,辐照单采血小板可保存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