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利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方法显示肺血栓栓塞症(PTE),总结出肺血栓栓塞症的影像表现,同时对选择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大面积PTE患者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岁。其中肿瘤2例(肺癌、胰腺癌),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骨折患者2例。均经CTPA检查诊断为大面积栓塞。分别行抗凝和介人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CTPA影像表现直接征像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介入治疗对大面积PTE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结论 CTPA是目前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医生诊断PTE具有重要意义,可为PTE预后疗效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肺血栓栓塞症2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近2年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肺栓塞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有肺栓塞危险因素者20例(8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20例(80%),胸部X线异常18例(72%),心电图异常22例(8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60%),6例(24%)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所有病人都接受了抗凝治疗。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胸片、心电图等不具有特异性,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综合分析,可及时正确地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 2010年我院收治的36例PT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32例(89%).34例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可帮助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时规范的溶栓及抗凝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最常见的类型,估计人群年发病率为70/1 000 000[1],急性PTE病情危重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PTE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重点阐述PTE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方面的若干临床问题,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双螺旋CT精细诊断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评价双螺旋CT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 (PTE)中的价值 ,着重研究小肺动脉内栓塞及大肺动脉内的细小栓子的显示方法和诊断依据。方法 对 74例临床拟诊为PTE的患者 ,进行双排探测器螺旋CT肺动脉造影 (DSCTPA) ,全部病例经过辅助检查对照 (包括D 二聚体、血气分析、心动超声检查 ) ,2 8例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12例行肺血管造影检查 ,6例行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成像检查对照。结果 DSCTPA检出中央型PTE(CPTE) 2 4例 ,周围型PTE(PPTE) 34例 ,真阴性 10例 ,假阳性 3例 ,假阴性 3例。直接征象 :部分性充盈缺损 5 31处 (6 0 % )、完全性阻塞 2 73处 (31% )、轨道征 2 5处(3% )、附壁血栓 14处 (2 % ) ,灌注减低并密度不均 34处 (4% ) ;间接征象 :肺动脉扩张 16例 (2 8% )、栓塞近端肺小动脉异常增粗 10例 (17% )、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 2 8例 (48% )、“马赛克征”4例 (7% )、胸腔积液和 (或 )纵隔及心包积液 9例 (16 % )、肺不张 9例 (16 % )、肺楔形变 5例 (9% )、“磨玻璃影”7例 (12 % )、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 5例 (9% )。精确的扫描时间窗控制、适宜的扫描速度、层厚、算法、多模态成像显示技术 (轴面、多层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描绘和电影回放 )是保证PPTE检出率的关键。DSCTPA对PPTE的检出率高于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iography,PA)为PTE诊断的经典参比方法。其敏感性约98%,特异性95%~98%。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技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防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认识的提高,规范其诊断和防治方法十分重要,不仅可避免PTE-DVT的漏诊、误诊和过诊,减少医疗费用,也可降低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现拟就当今PTE-DVT诊断和防治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rteriography,CTPA)是由外周浅静脉快速注入碘造影剂,造影剂经腔静脉回流,以首次通过的方式使肺动脉显影,通过CT扫描而成像的方法。CTPA通常应用螺旋CT机(spiral CT,SCT)或电子束CT机(electron beam CT,EBCT)进行扫描。由于CTPA检出肺栓塞敏感性与特异性可达95%,多数学者认为,CTPA可以作为急性PTE临床一线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疾病,结合PTE患者的易患因素评估,病情严重性分层,合并症以及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进行个体化治疗十分必要.文章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对不同严重性分层的PTE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以及特殊类型PTE的治疗进行总结,旨在帮助临床医生综合分析,进一步优化PTE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136例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患者临床表现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136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溶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该溶栓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6年5月间我院136例接受溶栓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Ⅰ组(85例)病程在2周内;Ⅱ组(39例)病程>1个月,症状加重2周内;Ⅲ组(12例)病程和症状加重>2周,但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判断血栓较新鲜。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剂量如尿激酶(75万U~150万U)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100mg)溶栓。综合判断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76%PTE患者伴有下肢静脉疾患,96%有呼吸困难症状,21%有晕厥史。溶栓后,呼吸频率、心率较溶栓前显著改善(P<0.001)。溶栓总有效率Ⅰ组96%;Ⅱ组77%(与Ⅰ组比较,P=0.001);Ⅲ组100%。溶栓并发症:较大出血3例,其中2例为穿刺点渗血,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无颅内出血及死亡发生。结论:下肢静脉病是PTE主要诱因,对于不能解释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应高度怀疑PTE。PTE的治疗应个体化,溶栓越早越好。该溶栓方案疗效好,出血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栓治疗可以较迅速减轻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肺动脉机械性阻塞,改善肺血流动力学,降低大面积PTE的病死率,对改善次大面积PTE的预后也有一定作用。各种溶栓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相近。出血是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PTE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溶栓治疗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CT肺动脉造影(CTPA)是PTE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规范的 CTPA检查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对PTE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将阐述PTE的CTPA检 查技术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症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上并不少见,误诊率较高,作者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收治3例误诊的PTE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程兆忠 《山东医药》2002,42(19):69-7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治疗目的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溶解血栓,疏通血管;防止进展为慢性PTE.急性期主要是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以纠正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低氧血症,止痛和抗心律失常.当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应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1 抗凝治疗 1.1 肝素标准的普通肝素是一种硫酸酯粘多糖,分子量3000~30000,平均15000.肝素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起作用,后者是一种酶,通过抑制凝血酶因子Ⅱa、Ⅹa、Ⅸa、Ⅺa、Ⅻa,促进ATⅢ构形变化,提高其活性100倍到1000倍,预防附加血栓的形成,使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块.但肝素不能直接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肝素的作用迅速,具有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的作用,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延伸,促进人体纤溶机制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还可抑制血栓引起的神经体液分泌.肝素的最大副作用是出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等忌用肝素;近期(2周内)大手术、外伤、需行活组织检查时则慎用或不用肝素,严重肝肾疾病时肝素用量应减少.肝素持续静脉泵入比间歇静脉注射发生出血的机会少.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邓鑫  杨汀  张镭 《国际呼吸杂志》2004,24(5):305-308
临床实践证明CT诊断肺血栓栓塞症 (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 ,本文综述了CT肺动脉造影 (CTPA)和间接性CT静脉造影 (CTV)的临床应用、比较影像学及发展前景。CTPA CTV可作为诊断PTE DVT的首选检查方法。CT肺血流灌注技术 ,可以在微血管水平定量研究肺血流灌注 ,评价肺血流灌注功能 ,用于指导治疗、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简称肺栓塞 )是由于肺动脉或肺动脉某一分枝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栓塞后如肺组织产生严重的血供障碍 ,可发生坏死 ,则称为肺梗死。肺栓塞大多数是由发生在下肢周围静脉、包括股静脉、静脉和腓肠肌深静脉中的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所致 ,故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 PTE的前兆。 PTE只是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PTE的原发病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约 5 0 %~ 6 0 %的 DVT患者可发生 PTE。另一方面 82 %的 PTE患者可发现有 DVT。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寒症(PTE)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596例PTE住院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合并肺癌,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类型、肺癌分期等为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我院住院确诊的596例PTE患者中,PTE合并肺癌者65例(10.91%),其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30~82岁;胸闷/呼吸困难(76.92%)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41.54%)和胸痛(29.23%).呼吸频率增快(69.23%)、发热(67.69%)、心动过速(61.54%)是最常见的体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例(36.92%),表现为下肢浮肿、压痛.肺癌病理类型中,腺癌41例(63.08%):肺癌分期中,Ⅲb~Ⅳ期58例(89.23%);肺癌合并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升高者分别为66.15%、63.08%、36.92%,非肺癌PTE患者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者分别为36.91%、19.21%、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肺癌合并PTE患者接受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显效13例(22.41%),有效31例(53.45%),无效11例(18.97%),死亡3例(5.17%).结论 肺癌是PTE的常见病因之一,常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癌合并PTE的患者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Ⅲb~Ⅳ期最为常见.在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警惕PTE的发生.对不明原因的PTE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IL-1、TNF升高,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对于明确诊断的肺癌合并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仍是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规范化抗凝和溶栓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复发率或防止发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 动脉高压的要素之一。一旦确诊急性PTE,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分层、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抗 凝或溶栓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与抗凝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肺血栓栓塞症 (PTE)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 196 6~ 2 0 0 3年 5月MEDLINE光盘数据库和 1978~ 2 0 0 3年 5月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 ,检索以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为研究对象、比较溶栓治疗与抗凝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文献 ,并对RCT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 12项RCT 884例患者入选。与抗凝治疗比较 ,溶栓治疗降低PTE病死率和复发率的合并比数比 (OR)分别是 0 975 (95 %可信限为 0 5 0 4~ 1 886 )和0 6 5 3(95 %可信限为 0 378~ 1 12 7)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溶栓治疗增加出血并发症的OR为 2 4 6 1(95 %可信限为 1 6 36~ 3 70 2 ,P <0 0 1)。结论 与抗凝治疗比较 ,溶栓治疗不能进一步降低PTE病死率和复发率 ,且并发出血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