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感染艾滋病病人中某些皮肤肿瘤发生率和病程有改变.艾滋病病人CD4淋巴细胞减少导致恶性肿瘤危险性增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减少对肿瘤的监督和生成肿瘤病毒抑制,因此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艾滋病病人常见皮肤恶性肿瘤有淋巴瘤、急性黑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Kaposi氏肉瘤等.其中恶性黑素瘤(MM)和鳞状上皮癌(SCC)是HIV感染病程中皮肤恶性肿瘤的代表,且较有侵袭性.其他如基底细胞癌(BCC)在这类人群中更为常见,但并非更具侵袭性.随着抗HIV治疗(ART)的开展,HIV伴发Kaposi肉瘤的发病率明显减低.本文论述了此类高危人群中皮肤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 45.5%(15/33)P53蛋白过度表达,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33,P>0.05)。源于肛门——生殖器周围的SCC中67%(8/12)P53免疫组化阳性。P53基因产物可以在肿瘤组织和/或其表皮中表达。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皮肤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免疫组化对皮肤恶性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能鉴别BCC和SCC。SCC组织学分化程度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了人类研究应用维甲酸和α-干扰素治疗非黑色素皮肤癌(鳞状和基底细胞癌)、皮肤T细胞淋巴瘤(MF)和黑色素瘤的资料,摘录于附表。一、非黑色素皮肤癌局部用维甲酸在基底细胞癌(BCC)49例病人中16例全愈(CR)32例好转(PR)。在57例BCC病人中全身用维甲酸治疗总有率为51%(包括11%CRs)。这些病人中一例除了BCC外,有着色性干皮病伴日光性角化病,用芬香维甲酸全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l)、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16蛋白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 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基底细胞癌(BCC)皮损及30例正常皮肤中CyclinD1、CDK4、p16 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D1和CDK4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0.0%,p16在B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3.3%,与正常皮肤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与CDK4表达呈正相关(r=0.83395,P<0.05),CDK4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 0.84458,P<0.05).结论:CyclinD1、CDK4和p16 3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协同作用,可能与BCC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埃兹(Ezrin)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蛋白在皮肤BCC(30例)、SCC(32例)及正常皮肤对照组(1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Ezrin蛋白在BCC、SCC及正常皮肤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84.4%和10%.Ezrin蛋白在各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与S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rin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预测皮肤恶性肿瘤转移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皮肤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但由于BCC是一组异质性肿瘤的总称,其不同病理亚型决定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特别是亚临床侵袭的差异,使得临床上对于BCC的边界界定较为模糊,并进而对BCC的安全切除范围颇有争议。本文就手术前对BCC边界的界定及无创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为皮肤外科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癌基因蛋白和细胞增殖指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BC)、鳞状细胞癌(SCC)和脂溢性角化病(SK)中的表达,并就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AKO 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8例BCC、10例SCC皮肤恶性肿瘤和17例SK皮肤良性肿瘤组织中p16、p21~(ras)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CC肿瘤组织中p16、p21~(ras)及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77.8%、94%;SCC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90%、50%、90%;SK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88.2%、94.1%。BCC中p16阳性率明显低于SCC(P<0.01);SCC中p21~(ras)阳性率明显低于SK(P<0.01);三组ki-67蛋白均呈高表达,它们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16、p21、ki-67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增殖程度密切相关。p16、p21~(ras)基因蛋白的缺失程度或超表达在临床上可作为对良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值,它们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基底细胞癌7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以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分析75例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按组织病理分型,实性BCC 33例,色素性BCC 14例,浅表性BCC 8例,硬斑病样BCC 5例,囊性BCC 3例,角化性BCC 4例,腺样BCC 2例,纤维上皮瘤性BCC 2例,实体与其他混合型4例。以上各型易与脂溢性角化病、光线性角化病、色痣、角化棘皮瘤、黑素细胞瘤、Bowen病等鉴别。结论各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其他皮肤疾病鉴别。外科手术仍为首选治疗,Mohs显微外科手术在预防复发和美观方面更具优势,光动力疗法对表浅型BCC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Hedgehog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另外也有证据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针对Hedgehog信号通路,现有靶向药物如维妥昔单抗、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和三氧化二砷可用于治疗BCC。还有抗代谢药物5-氟尿嘧啶、新型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大戟属植物中提取制成的Picato凝胶、新型生物制剂和EGFR拮抗剂西妥昔单抗等都可发挥治疗BCC的作用。目前,BCC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未来攻克BCC需要基于对其更加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药物治疗。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基底细胞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45.5%(15/33)P53蛋白过度表达,两换显性差异(X^2=0.33,P>0.05),源于肛门-生殖器周围的SCC中的67%(8/12)P53免疫组化阳性,P53基因产物可以在肿瘤组织和/或其表皮中表达。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皮肝恶履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免疫组化对皮肤恶性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断鉴别BCC和SCC。SCC组织学分化程度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和探讨Bcl-2在非侵袭性和侵袭性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我们的结果表明BCC中Bcl-2的阳性率大于80%,其中32例非侵袭性BCC的Bcl-2呈强阳性表达,达到84.4%,而26例侵袭性BCC的Bcl-2蛋白的表达则以弱阳性为主,到达80.8%,两者有显著差异,提示Bcl-2基因可作为判断BCC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底细胞癌(BCC)是较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尽管其生长缓慢,转移少见,但可造成局部组织破坏,造成感染及大出血,甚至毁损容貌.因此,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Akt/mTOR信号通路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节的信号通路.其表达异常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肺癌以及胶质瘤中均已发现Akt与mTOR的高表达[1-3].目前对Akt和mTOR在皮肤BCC中表达的研究报道不多,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kt和mTOR在B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BCC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底细胞癌(BCC)是较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尽管其生长缓慢,转移少见,但可造成局部组织破坏,造成感染及大出血,甚至毁损容貌.因此,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Akt/mTOR信号通路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节的信号通路.其表达异常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肺癌以及胶质瘤中均已发现Akt与mTOR的高表达[1-3].目前对Akt和mTOR在皮肤BCC中表达的研究报道不多,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kt和mTOR在B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BCC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K、BCC、SCC瘤组织中表达依次升高,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D在SK、BCC、SCC间质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66,7%、33.3%。结论:CD的表达水平可能与SCC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核转录因子,是介导细胞对缺氧微环境进行适应性反应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基因.HIF-1通过与靶基因缺氧反应元件(HRE)结合,促进其转录,引起一系列细胞对缺氧的反应.作为HIF-1最主要靶基因之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作用最强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已知二者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及基底细胞癌(BCC)的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高表达,且表达呈正相关.HIF-lα和VEGF的联合表达在皮肤SCC和BCC的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可能为皮肤SCC及BCC预后的判断和利用以HIF-1α和VEGF为靶点的基因生物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提取BCC组织的mRNA,以RT-PCR法检测标本中VEGFR-2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R-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2在BCC组织中的定位.结果 BCC组织标本mRNA和蛋白水平中均可以检测到VEGFR-2的表达,并较正常人对照有显著增加.VEGFR-2在BCC细胞主要表现为膜性分布.结论 皮肤BCC组织细胞能够高异常表达VEGFR-2,可能是导致BCC细胞肿瘤性增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虽然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典型的缓慢生长的肿瘤,可复发,很少转移。但生物学上更具侵袭性的病例近来有所增多。变异型癌(metatypical carcinoma,MTC)可能较BCC具有更高的生物学侵袭性。但仅有很少作者对该病的特征进行研究。为此,作者采用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2例原发BCC、10例复发BCC和10例MT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收缩蛋白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以期提供更多的有关诊断及预后的信息。 结果表明:①未受累表皮,PCNA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核通常局限于少数基底细胞。在原发BCC,PCNA阳性核通常呈弥散分布(24例),但有时亦局限于肿瘤小叶的外周区(8例)。复发BCC的PCNA阳性核分布类似于原发BCC,70%呈弥散分布,30%呈局限分布。MTC均为弥散性分布。但在复发BCC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B(CB)、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和脂溢性角化病(SK)等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差异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B,Ki67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B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K,BCC,SCC瘤组织中表达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Ki67在SK,BCC和SCC三者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CB,Ki67在SK,BCC和SCC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可能与SCC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科室2010年-2014年诊治的122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122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病变发生于头面部65例(53.28%),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及鲍恩病(Bowen)多见,分别占皮肤恶性肿瘤总数的50.82%,18.89%及12.30%。其中小于30岁者占2.46%,30~40岁者占4.10%,40~50岁者占13.93%,50~60岁者占33.61%,60岁以上者占45.90%。黑素瘤及Bowen病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1%及86.67%,BCC及SCC符合率均低于80.00%。结论青海地区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多于其他部位皮肤恶性肿瘤(P0.05),老年人多发,紫外线照射是重要因素。黑素瘤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占较高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并探讨临床意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8例CSCC、17例BCC、15例CSCC旁正常皮肤组织中TrkA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TrkA mRNA在CSCC中阳性表达率为21.43%,与BCC(88.24%)和癌旁正常皮肤组织(53.33%)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其表达率与CSCC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TrkA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与皮肤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