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头静脉的解剖类型对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的影响。方法:将48具成人尸体的前臂进行解剖分区,对不同区域的头静脉分支类型、管径大小以及瓣膜的解剖进行研究。结果:Ⅰ区范围内头静脉分支未观测到静脉瓣膜;Ⅱ区瓣膜出现率为96.46%(354/367),其中桡骨茎突至茎突以近5 cm范围内11.72%(43/367),茎突以近5~10 cm范围内84.74%(311/367);Ⅲ区瓣膜出现率为98.73%(312/316)。结论:在鼻烟窝及前臂远段(桡骨茎突至茎突以近5 cm)范围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时,需结扎术野内头静脉分支,以增加瘘口的血流量,同时利于减少静脉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在桡骨茎突以远15 cm的前臂行内瘘手术的头静脉管径适宜,如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术后并发心衰的可能性较小;而在桡骨茎突以近15 cm的范围内行内瘘手术,术后并发心衰的风险增高,必要时需要外科手段进行干预或选择其它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简便、有效、经济实用的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方法。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24h后,实验组(15例)穿刺部位外敷马铃薯切片,每日2次,每次30mn。对照组(15例)穿刺部位涂抹喜疗妥霜剂,每日2次。观察两组血流量、静脉炎发生及疼痛情况1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量、静脉炎发生及疼痛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敷马铃薯切片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作用确实,值得广大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初次行AVF手术的患者126例,从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获取患者AVF自建立之初至5年末的临床资料,根据AVF使用情况分为AVF丧失功能组(61例)与AVF通畅组(65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AVF使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126例患者AVF 1年使用率为92.1%,3年使用率为69.8%,5年使用率为51.6%。AVF丧失功能组与AVF通畅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DH)发生率、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HR=2.187,95%CI(1.303,3.670)〕、IDH〔HR=1.703,95%CI(1.004,2.888)〕、高磷血症〔HR=1.893,95%CI(1.295,2.766)〕与AVF使用时间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使用时间较短,糖尿病、IDH、高磷血症发生是缩短AVF使用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血液通路的建立有多种选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是首选,它具有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1].笔者科室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施行该手术7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扩张头静脉建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7例尿毒症患者分两组分别实施鼻烟窝(72例)与腕部(65例)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血管吻合术制作动静脉内瘘,观察比较两种内瘘手术的吻合口内径、内瘘成熟时间和初次透析的血流量及2年随访观察透析使用时间、通畅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7例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鼻烟窝内瘘的患者头静脉扩张后口径明显增大(P<o.05),扩张前口径小于腕部内瘘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种方法的透析使用时间、畅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肝素生理盐水的冲扩,鼻烟窝内瘘路径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可作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较佳的血管通路选择.  相似文献   

6.
孙路  彭芳丽  余知灵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113-211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方法改良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2月12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传统的动静脉内瘘术及2008年3月—2011年10月308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108/120),改良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308/308),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吻合口内径、通畅率及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压扩张+选择性间断或连续缝合+吻合口上方静脉分支结扎方法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通畅率及血流量变化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方法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通过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侧卧位及术前、术后扎止血带锻炼血管法。结果:73例患者72例一次手术成功,术后14~31 d使用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的血流量;有2例患者分别在1.5个月、4个月时出现内瘘闭塞,均在原切口上方4 cm处行第2次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侧卧位及术前、术后扎止血带锻炼血管法,不但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47-1149
目的:探讨经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21例经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根据所测SPAP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动静脉内瘘口直径(AVFD)、动静脉内瘘口血流量(AVFB)、血钙、甲状旁腺素、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121例患者中,发生PH28例,发生率为23.14%。PH组患者AVFD、AVFB、甲状旁腺激素(iPTH)、脑钠肽、年龄、hs-CRP、Hcy在较无PH组明显升高(P<0.05)。PH组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较无P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合并PH的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近,继发性甲旁亢、转移性钙化、全身微炎症反应状况、AVFD、AVFB、左心功能下降均可能参与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2005-03/2005-09我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的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透析患者200(男107,女93)例,年龄(50±15)岁.透析4~5 h/次,2~3次/wk;透析1年以内49例,1~5年123例,5年以上28例.女性护理穿刺人员10名,从事血液净化工作年限(4±3)年;中专4人,大专4人,本科2人.  相似文献   

10.
陈莉  喻沁  顾鄂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4):F0004-F0004
本文收集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间已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的3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33~65岁,平均47岁。采用美国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血管检查软件,线阵探头,10-12MHZ,θ角〈60。检查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人仰卧,被检手臂外展,手掌向上平伸,用频率10-12MHZ探头检查前臂手腕AVF吻合口处,显示内瘘口,测量内瘘直径,面积,然后叠加彩色多普勒显示内瘘血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桡、头动静脉瘘手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提高头静脉较细的慢性血透患者前壁内瘘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改进方式为桡、头动静脉侧侧吻合,吻合后经头静脉分支或吻合口远端头静脉置入3~4号Fogarty导管,至肘部后将前臂头静脉直径全程或阶段性扩张为3~4 mm;传统方式为桡、头动静脉端端吻合或(静脉)端(动脉)侧吻合.结果:自1996年2月至1999年9月间为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桡、头动静脉内瘘术.传统方法26例,手术成功率为80.8%.其中头静脉直径<2mm时的手术成功率为0;2~2.4mm时为57.1%;2.5~2.9 mm以上的成功率为88.9%;3 mm以上时为100%.改进术式35例.头静脉直径≥1.5 mm时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数据经Fisher's精确概率法计算的P值为0.011.结论:桡、头动静脉正常,头静脉直径不小于1.5 mm时,方可施行桡、头动静脉瘘;头静脉直径小于3 mm,尤其是小于2.5 mm,或头静脉因操作而痉挛时,应行前臂头静脉全程或阶段性扩张的改进造瘘方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鼻烟壹是作内瘘较理想的部位.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内瘘缝合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刘春  周泽梅  余慰  彭献代 《重庆医学》2007,36(15):1516-1517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应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优势.方法 采用缝合方式对4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分别为鼻烟窝部23例,前臂远端腕部23例,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保留了近端血管可以在腕部再建标准内瘘,是老年尿毒症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6例肾脏动静脉瘘患者的超声诊疗经历,总结不同超声成像模式下肾脏动静脉瘘的声像表现,增强其超声首诊意识,减少漏诊.方法:对6例肾脏动静脉瘘的临床发现线索、超声诊断契机、超声诊断模式、超声诊断与肾动脉造影的符合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提示诊断1例,误诊1例,漏诊4例;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完全诊断6例;3例超声造影提示患肾静脉内造影剂的到达时间均早于肾实质,瘘腔较大者合并下游灌注区域缺血表现.三维超声重建能逼真勾画瘘腔的形态,精确计算瘘腔容积,并且提供任意角度和平面上的血流剖面图,促进对瘘腔内血流轨迹的认知.结论:超声对肾脏动静脉瘘具有重要的筛查诊断作用,首选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具有协同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有助于发现肾静脉循环时相的异常以及因分流而造成的肾皮质缺血区;而二维超声诊断价值较低,易导致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5.
孔祥裴  付庆 《四川医学》2011,32(6):909-91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07~2009年收治的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于动静脉内瘘术(AVF)前后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分析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右心室内径(RVd)指标的变化。结果 AVF术后LAd、RVd、LVESd、LVED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EF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SV有所增加,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引起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心室腔的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曹磊  任华  李单青  李泽坚 《北京医学》2011,33(4):298-300
目的 分析归纳肺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2000-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6例肺动静脉瘘患者,结合文献资料总结肺动静脉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规律.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切除病灶.其中13例单发PAVF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症状显著改善甚至消失;双肺弥漫性PAVF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诊断治疗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行颈动脉压迫法治疗。其中13例1次栓塞,25 例行2次栓塞,17例行3次栓塞,5例行4次或多次栓塞,结果:治愈36例,好转25例,4例无效,无一例死亡,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其发病部位,静脉引流类型密切相关,颈动脉压迫法及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DAVFs) are abnormal arteriovenous communications within the dura locating near a major venous sinus and are supplied by pachymeningeal arteries. DAVFs represent 10–15% of all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location of the DAVFs and their angioarchitecture. Aggressive DAVF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leptomeningeal venous drains or reflux. It may present with hemorrhagic or nonhemorrhagic stroke. The goal of embolization of DAVFs is total fistula occlusion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the normal dura–venous drains. Embolization can be performed by transarterial and/or transvenous routes or direct puncture of affected dural sinus. Selection of embolic materials depends on access route and angioarchitecture of the fistula. With the involution of endovascular devices, embolic materials, and high-quality angiography,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of DAVFs has been proved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ing these complex cerebrovascular le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