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朝旭  黄姗  万飞  周天寒 《新中医》2024,56(2):27-31
目的:探究《外台秘要方》治疗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外台秘要方》卷一至四关于外感发热的方剂,提取频次≥7次的高频药物,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55首方剂,药物86味。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甘草、黄芩、淡豆豉、生姜、桂枝等;药味以苦为主,药性以寒、微寒为主。聚类分析发现甘草-麦冬-白芍-大枣-生姜-茯苓、石膏-麻黄-葛根-桂枝、柴胡-黄芩-大黄-芒硝、栀子-淡豆豉4首核心处方。关联分析发现了28个关联规则,其中(葱白→淡豆豉)、(甘草、生姜→大枣)分别具有最高的提升度。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外台秘要方》治疗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治疗上具有顾护脾胃、调和营卫,解肌清热,和解少阳兼清阳明热证以及清宣郁热等多种特点。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外台秘要》中治疗消渴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外台秘要》中治疗消渴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筛选出治疗消渴病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常用药对、组方规律等相应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69个,分析得出单味药及药对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演化得到5个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并阐明治疗消渴病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胸痹心痛病的辨治用方,探讨其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数和性味归经、分类进行统计,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频次≥8次)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检索中国知网中已发表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籍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章,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总共纳入75首处方,共78味中药,总用药频次413次,高频药物(≥8次)共17味,占比23.08%。性味最高频的分别是温性、辛味;归经以脾胃经为主;药物分类排名前三位为温里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出3个药物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6个药对关联组和12个角药关联组。共检索出相关文章5篇,涉及宋、明、清三朝。结论《外台秘要》对于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强调标本兼顾,以辛温散寒温阳、甘温补益气血为主,临证根据病证变化,施以化痰、理气、清热等法,同时顾护脾胃。历代医家研究胸痹心痛病均尊仲景之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焘和他的《外台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分析、评述了王焘的生平事迹之后,着重对他的《外台秘要》一书对祖国医学所做的贡献展开了讨论,其要点为:所引用的医学著作以张仲景为主干,贯穿唐以前各家方论;集选当时伤寒方之大成;详细记载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转归,是世界上最早见于文献的关于糖尿病尿甜的记载;对黄疸病证的鉴别诊断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MicrosoftExcel 2016软件对《太平圣惠方·三消论》治疗消渴的相关处方进行数据录入,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及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归经、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运用Cytoscape 3.9.0构建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图。结果 收集处方148条、中药176味,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共有18味,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主要归入肺经、肝经、脾经、胃经、肾经。通过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对药5组,角药22组,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5个聚类药物组合。结论 《太平圣惠方》重视火热邪气与气阴两虚在消渴病病机中的重要性,治疗以清热药、滋阴药、补气药为主,为消渴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外台秘要》系唐代著名医家王焘所撰,共40卷,分1104门,每门首列《诸病源候论》之有关条文为论,次叙各家医方为法。全书共载方6000余首,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本文试就其有关摄生抗老方面的经验作一探讨。1 阐发岐黄奥旨 重视未老先养摄生,又名...  相似文献   

7.
对王焘的家事及生平进行了简介,并简述了《外台秘要方》的内容和编纂方法,着重从《外台秘要方》的版本源流和学术价值,探讨全面系统的校注整理《外台秘要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9.
以典型病例入手,阐述灸法治疗疝气的方法,进而对《外台秘要》中运用灸法治疗疝气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认为其主要介绍了疝气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临床表现等。  相似文献   

10.
杨航  王姝琛 《吉林中医药》2021,41(4):519-523
本文采用中医文献整理的方法,通过梳理《外台秘要方》中骨折用药及相关文献,从病证与方药方面总结其运用特点.本文通过对《外台秘要方》治疗骨折方药进行分类汇总,共有续断、化瘀、止痛、补虚四法.续断法中外用以生地黄凉血充髓益骨、附子温肾逐风益骨,内服以填髓续骨、行血化瘀为主;化瘀法中瘀血留在骨节处,多用虻虫、牡丹皮,瘀血留于腹...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外台秘要方》对眼部病证的治疗,对唐以前各医家的眼疾治疗特点及选方用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海  王川  尹建平 《中医药导报》2020,26(11):58-61
《外台秘要方》广泛收录汉唐前古方医论。通过研究疝病论治部分,将病因病机归纳为脏腑血气虚弱,阴寒内结,因风冷与邪气相击或饮食寒温不调而发。治疗方法多样,药物以补脏腑之虚,散寒止痛为主,沿用经方,善用丸剂,灸法选穴主要为肝肾二经及任脉。同时强调饮食及调护,服药期间当忌肉面五辛等,勿举重跃远,以防病复,可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外台秘要方》“伤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台秘要方》系唐代医学家王焘撰著于公元752年,王焘,陕西郿县人,曾任弘文馆要职,长期从事弘文馆图书管理工作。期间,王氏不失时机地饱览了馆内珍藏的众多医药学典籍,进而得其要领,核其旨归,去其莞芜,取其精华,再条分缕析,归类编次,一部《外台秘要方》洋洋百余万言,达四十卷之多。所辑材料,上至先秦,下迄唐世,古今医技、方药,无不采摭,实为唐朝之前医药学之集大成。  相似文献   

14.
王宁  闫平慧 《四川中医》2020,38(3):64-67
痰饮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机体正常运作,从而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反映。中医对痰饮病之理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家实践运用中不断发展。王焘穷其一生完成的《外台秘要》中专设一卷讨论痰饮病证治,全面总结并阐述了痰饮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和证治方药。对后世医家在痰饮病诊治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以《外台秘要·第八卷》为出发点,探讨王焘对痰饮病因病机、致病特点、证治方药的学术思想,并对其在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探讨晋唐时期以前消渴病的用药特点及饮食调养规律。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外台秘要》第十一卷中所收载的86首消渴方(含121味中药),依次按分类、用药、治疗、饮食禁忌、养生调摄五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其中瓜蒌、麦门冬、黄连、甘草、人参等出现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后,补益药占比最多,其中尤以补气药为甚,而后依次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化痰药及潜阳安神药。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晋唐时期治疗消渴病的基本大法是以益气清热、养阴生津为主,辅以潜阳、固涩、渗湿等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病内服方药的性能,探讨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叶天士治疗消渴常用药以频次大小前12味药依次为甘草、麦门冬、人参、山药、山茱萸、茯苓、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附子、桂枝、石膏等;使用最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脾胃和肺经药物最多;药味多为甘、苦,药性以寒为主。结论:叶天士治疗消渴病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其用药规律是:滋阴为本、借重甘味,清肺运脾、助肾气化,泻火致津、肃清阳明。  相似文献   

17.
王焘是唐中期著名的医学文献专家,其亦宦亦医,儒而兼医。在他久知弘文馆后于“外台”任上纂成著名的《外台秘要方》。此书之成既有其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也有王氏多方面的内在因素。全书40卷1104门,内容相当丰富,所引文献达69家2802条,载方6900余首。全书涵概了医学基础知识,病因病机内容,药物方剂应用,以及临床各科病证,为宋以后临床分科奠定了可靠的临床研究基础,保存了中唐以其以前医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所有方剂进行整理,利用频次统计与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标准498首方剂,涉及279种药物。清热药与补虚药为方药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天花粉、麦冬、黄连、人参应用频次位居前四位,占总药物用药频次近20%;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按照最低条件支持度5%,最小规则置信度30%,共得出关联规则12项,涉及麦冬、天花粉、人参、黄连、炙甘草、知母、黄芪、茯苓8种药物。结论可见明代以前医家对消渴病的治疗以清热药、益气药、养阴药为主。常用清热、益气、养阴治法,重视消渴病火热、气虚、阴虚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系统平台收集、整理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的方剂,录入系统,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的88首方剂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9以上的药物有21种。Apriori算法用药规律分析得到23个常用药对(支持度个数≥10),17个3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8),28个4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4)。对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方剂中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支持度个数≥10,置信度≥0.5)。对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方剂中药物性味、归经和药量进行分析,得出药物性味、归经和药量频次。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用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医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病的用药规律,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元御《四圣心源》治疗消渴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四圣心源》方剂中涉及药物进行整理,建立Excel 2007四圣心源方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四圣心源》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40首方剂,涉及药物103味,用药频次达893次,消渴用药中药物使用频次位居前4为茯苓、泽泻、桂枝、附子,药物类别排列第1位为利水渗湿药,体现黄氏论治消渴以扶阳抑阴为大法,从肝脾肾论治,根本在于顾护脾土。结论:黄元御《四圣心源》治疗消渴病不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基于数据挖掘其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