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某综合性医院2011—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特点、用药趋势等进行分析,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该医院2011年—2015年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该院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医生应该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合理整治,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降低天津市第四医院急诊科人均药品费用和抗菌药物单张处方金额。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6年7-12月的急诊处方作为对照组,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2017年1-6月的急诊处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处方的使用药物情况,并计算处方相关指标,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患者单张处方金额、抗菌药物处方金额、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单张处方金额由109.87元下降至97.43元,抗菌药物单张处方金额由173.06元下降至148.65元,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从15.22%下降至11.54%,抗菌药物使用率略有提高。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药物进行管理,有利于降低患者个人药品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的,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药学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由整治前111种降到50种;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0.0%下降至18.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由65.0%下降至44.0%;AUD由整治前的63.8 DDD下降至整治后的48.6 DDD,降幅达23.8%;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69.8%下降至7.3%。结论通过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药学干预,我院各项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发生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与卫生部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调查某院2011年4月和10月出院的228例甲状腺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其中4月94例为干预前组,10月134例为干预后组;其间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教育性干预、行政性干预和限制性干预.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00%下降至3.73%;使用强度从64.05 DDD下降至0.31 DDD;用药品种由6种下降至1种,抗菌药物选择趋于相对合理;人均使用抗菌药物金额从64.27元下降至4.00元;手术部位感染率无增加;且两组病例在住院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院实施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为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益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变化趋势,探讨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专项整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后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科学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医院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并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全院2010-2016年与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相关的数据,并描述性分析和比较住院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医院感染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0-2016年,医院住院患者有了上升,但医院感染年平均发病率为1.99%~2.62%,7年的年平均感染发病率为2.26%,年平均感染例次发病率2.72%~3.18%,年平均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96%,波动较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却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53.32%和2011年的53.39%下降至2015年的35.03%和2016年的35.15%;同时,限制类和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提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专项整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连续七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大型综合性医院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使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好转,同时,医院感染发病率整体呈相对稳定水平,提示医院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仍需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改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l临床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医嘱,由系统初评、临床药师人工复评模式点评抗菌药物不适宜处方,将不适宜处方按照不合理用药类型采用帕累托图找出其原因与对策。结果:医院门诊不适宜抗菌药物处方率从2016年的3.66%(701/19152)下降至2020年的0.94%(74/7840),急诊从2016年的7.61%(452/5938)下降至2020年的0.78%(23/2964),近五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适宜抗菌药物处方主要存在问题为处方书写不规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初评与复评处方不一致份数门诊由23份下降至0份,急诊由18份下降至3份。结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适宜用药情况,严格根据临床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出现和不良反应发生。现阶段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初见成效,持续改进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流程和方法,为医院前置审核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采取感染防控措施对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2015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系列感染防控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手卫生依从率逐年提升,从2011年的38.17%提高至2015年的8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45%下降至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5);2011—2015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63.1、44.4、40.0、40.8、40.5,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对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展状况。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军队医院166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各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情况。结果166所医院中,2005年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组织建设的医院68所(40.96%),2010年增至119所(71.69%),2015年为160所(96.39%),经趋势性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1.143, P<0.001) 。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χ2 =22.172, P<0.001),由2005年的10.24%(17所),上升至2010年的22.29%(37所)、2015年的31.33%(52所)。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及药品分级目录的制订、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的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细菌耐药性监测、清洁切口预防用药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临床会诊工作、处方点评工作的比率:2005年为10.87%~30.72%,2010年为25.90%~65.06%,2015年为 36.14%~95.18%,各项工作3年均呈增长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DDD/100人天)由2005年的69.16下降至 2015年的41.40,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5年的46.98%,下降至2015年的36.9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送检率由2005年的20.58%提高至2015年的49.39%。结论中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公立医院的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了抓手。自2021年10月起, Z医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基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对合理用药的相关要求, 建立了包含加权门诊人均药品费用、加权住院人均药品费用、药品合理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项指标的药品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将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所有药品分为A、B、C 3类并赋予不同权重, 以及合理设定各指标目标值的方法引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Z医院药占比由2020年的28.75%降至2022年的25.44%,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2.97%升至28.40%, 门诊人均药品费用由170元降至166元, 住院人均药品费用由7 318元降至5 983元。与2021年9月相比, 2022年9月医院药品合理使用率达到100%的科室数量由11个增至16个,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35.84%。该药品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医院的收入结构, 控制了药品费用的增长, 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 可为三级公立医院的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医院合理用药整治活动效果的调查,了解所运用的各种干预措施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药物使用、降低药占比、减轻患者负担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采集干预前、干预中和维持三阶段的医院药占比、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金额比例等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干预效果及维持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中和维持三阶段的医院药占比、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分别是:(41%、22%、48%、65%、79%、34%);(37%、21%、40%、66%、60%、30%);(33%、7%、24%、54%、43%、21%)。医院药占比下降8%,门、急诊和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了15%、24%和1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6DDD,抗菌药物金额比下降13%。结论通过抗生素分级管理、抗生素专项整治、医院合理用药专项整治、专科用药管理及鼓励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等系列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诱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药占比。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点评、反馈及事后干预模式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制度制订、规则制订、系统构造和目标制订4大模块的建立,构建了基于HIS系统的辅助用药全程化管控体系,实现了对辅助用药使用的实时统计、监督以及总量管控和动态监管。该体系上线运行后,辅助药物使用总金额由2016年5月的1 943.92万元降低至2019年3月的413.38万元,人均辅助用药费用由2 525.24元下降至313.48元,药占比从42%降低到30%左右,各科室辅助用药强度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预前后医院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8年3月及干预后的2008年9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于预前100.00%下降为干预后60.47%(P<0.05);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显著提高,由干预前0上升为干预后44.19%(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平均药费由2433.05元下降为1732.22元(P<0.05),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988.17元下降为81.25元(P<0.05).结论 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为医院设计单病种临床路径及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59-3560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措施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控制院内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实施绩效管理措施,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加强监管和教育,对耐药流行菌趋势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应用绩效管理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9.01%下降为43.00%,院内感染率由9.00%下降为4.40%。流行菌中的耐药菌株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应用绩效管理措施可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控制医院耐药菌流行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监测2015年-2017年各季度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变迁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量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计算同期医院2015年-2017年各季度住院患者各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并应用SPSS 21.0对DDDs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三、四代头孢、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耐药率均4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由2015年一季度的11.3%上升至2017年四季度的50%,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2015年一季度的40%左右上升至2017年四季度的61.7%,仅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在相关性分析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其使用频度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809和0.804。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保持上升趋势,且与该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增长较快的抗菌药物采取限用、停用、轮换使用等措施,以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成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规范用药原则,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等。回顾分析2004-2006年全部出院病例资料,评价上述管理措施的成效。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4年的70.18%下降到2006年的64.12%;治疗性用药率由2004年的40.10%上升到2006年的68.58%,预防性用药率由2004年的56.61%下降到2006年的31.09%,无指征用药率由2004年的3.29%下降到2006年的0.33%,单一用药率由2004年的68.76%上升到2006年的77.49%;病原学送检率由2004年的11.31%上升到2006年的50.60%。采取综合干预后,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单一用药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均P〈0.01),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用药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通过药事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综合干预,可达到逐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干预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干预前的2012年1月-2015年8月、干预后的2015年9月-2017年3月行妇产科3种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各180例,调查研究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疗程、联合用药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干预后,妇产科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较为合理,大多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钠的使用率从3.33%下降至0.00%,头孢曲松钠的使用率从9.44%下降至0.00%;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 h内病例比例由33.33%上升至77.22%,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8 h内病例比例由49.44%下降至13.33%;与干预前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2%、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干预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限制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减少了该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医院抗菌药物相关指标统计过程和具体问题研究,进而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都符合标准值(≦60%),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56.03%下降为2022年上半年的43.53%;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都未达到标准值(≧5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9年的43.8%上升为2022年上半年的48.7%;2019年和2020年,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都不符合标准值(≦30%),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数值下降,符合标准值。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问题,因此除了需要临床医师不断学习,还需要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师、检验科、细菌室多方面共同配合,从而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规范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医院2013-2014年处方,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基础,参考《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该院2011年7月制定的《某市立医院本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内容进行点评,并将审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13年到2014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从94.91%上升至97.71%。该院根据国家政策并结合本地医疗水平制定的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以及急诊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20%、35%,门诊抗生素使用率由19.83%降低至18.43%,急诊抗生素使用率由34.07%降低至33.07%,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并有所下降。结论:通过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处方存在的一定问题,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提高医院处方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医院实施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成效,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综合干预前(2008年)和干预后(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8年的55.7%下降至2010年的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性用药率由2008年的43.8%上升至2010年的54.8%,预防性用药率由2008年的38.2%下降至2010年的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干预后,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单一用药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用药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综合临床干预,可以达到逐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等措施前后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实施干预措施前的外科手术病历150例(对照组),总结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干预后的病历120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4.67%上升至干预后的46.67%(P<0.05);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33%上升至37.50%(P<0.05)。结论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开展定期监测、结果反馈等临床药学工作,促使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化、规范化;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