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余晶晶  赵丽敏  余婷  段含含 《淮海医药》2023,(5):463-466+47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风险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2月某院行长期规律透析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瘘失功分为失功组(n=26)和非失功组(n=88)。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该模型的效能。结果:本研究中内瘘失功发生率为22.81%(26/114)。内瘘失功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 min、透析中低血压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非失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非失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人造血管(OR=8.432)、透析后压迫止血>30 min(OR=6.937)、透析中低血压(OR=11.977)、LDL高水平(OR=5.882)是影响MHD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内瘘失功的AUC为0.8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08%和89...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COX模型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时间相依COX模型对通路失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截止随访第12个月时,280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AVF失功,根据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30例失功原因为血栓形成,10例为内瘘狭窄,6例为顽固性低血压所导致的内瘘闭合。上述46例患者中,有40例进行再次内瘘吻合术治疗,另有6例改为腹膜透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失功组与未失功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原发病、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服药情况(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透析血流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糖尿病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发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透析血流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糖尿病史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发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重视程度,选择适宜的透析血流量,并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提升自我管理和护理能力,从而提高通路的使用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夏琼  任伟 《安徽医药》2020,24(7):1395-139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 2015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腹膜炎发生的频次分为单发组( 1年内仅发生 1次)以及多发组( 1年内发生腹膜炎 ≥2次)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时的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数据,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多发组反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 83例病人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单发组 57例,发生腹膜炎 57例次,多发组 26例,共发生腹膜炎 67例次,多发组与单发组相比,病人更多的合并糖尿病( 9/17)比( 5/52)、腹膜透析龄延长[12(6.0,36.0)]比[36(16.5,72.0)]月、白蛋白水平下降[33.30(30.85, 36.00)]比[21.85(17.95,26.00)]g/L(均 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腹膜炎发生季节、文化程度、拔管率、感染细菌类型、感染时首次透析液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C反应(CRP)、肌酐、血钠、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PTH)、 25?OH维生素 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低白蛋白血症以及透析时间的延长是腹膜炎多次发作的蛋白,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低白蛋白血症以及透析龄的延长是腹膜炎多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腹膜炎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透 (HD)与腹透 (PD)病人脂蛋白 (α) [Lp(α) ]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分析 4 5例HD及 5 0例PD病人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比较两种透析方法对Lp(α)及脂质水平影响的差别 ,分析Lp(α)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两组TG和ApoB均显著增高 ,HDL C显著降低。两组Lp(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PD组较HD组更高 (P <0 0 1) ;两组病人Lp(α)水平与UCG、ECG异常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TC及LDL C浓度正相关 ;而与ALb浓度负相关。结论 透析病人脂质代谢紊乱常见 ,以PD更突出 ,其中Lp(α)、TG、HDL C变化尤显著 ,Lp(α)可能是透析病人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 TG)水平与危重症病人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单次收住成年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病人 1 207例,提取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SOFA)、 24 h内 TG值等,将病人按 TG的三分位间距数分为高 TG组,中 TG组和低 TG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将病人是否在 ICU死亡及 TG水平分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 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不同性别病人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数 1 207例,其中死亡组 120例( 9.9%)存活组 1 087例,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SOFA评分( OR=1.346,95%CI:1.278~1.417,P<0.001)及 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 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 TG组( OR=1.883,95%CI:1.093~3.245,P=0.023);进一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 SOFA评分仍是两类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 OR=1.439,95%CI:1.333~1.554,P<0.001;女性 OR=1.255,95%CI:1.167~1.351,P<0.001);而 TG水平仅与男性病人的预后独立相关,其中高 TG组病人死亡风险低于低 TG组( OR=2.377,95%CI:1.039~5.434, P=0.040)。结论 TG水平与危重病人预后独立相关,且入科 TG水平越高,病人死亡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6.
冯娴  欧希龙 《江苏医药》2020,46(9):896-900
目的探讨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是否会影响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24 h内TG水平,患者分为TG正常组(127例)和TG升高组(149例),后者又分为TG轻中度升高组(78例)和TG重度/极重度升高组(7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与TG正常组比较,TG重度/极重度升高组的患者年龄较轻,男性比例较大,BMI≥28 kg/m2比例较高,更容易合并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更容易并发ARDS和SIRS(P<0.01或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清TG水平是AP患者发生SIRS和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患者入院早期TG水平是AP发生ARDS和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TG升高预示AP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MHD患者78例,根据是否发生AVF失功分为AVF失功组和AVF通畅组,每组39例,查阅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Logistics回归分析MHD患者AVF失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AVF失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高磷血症例数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高于AVF通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及血清Lp-PLA2过表达均为MHD患者AVF失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MHD患者AVF失功可能受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及血清Lp-PLA2过表达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孟骏 《安徽医药》2013,34(6):812-814
目的了解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2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将其分为AVF功能正常组和AVF功能异常组并统计分析各项资料,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VF功能异常组患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RDW较AVF功能正常组增高,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ALB)较AVF功能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WBC、RDW为AVF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表明RDW对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菲  洪大情  冯静  蒲蕾  王蔚  王莉 《淮海医药》2016,(4):416-41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事件的频率与相关原因。方法:记录观察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312例血透患者2014年33 224次HD/HDF的治疗中高危因素。结果: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DH)有12558人次,占总次数的38.7%。合并有糖尿病、高龄、超滤/体重比值超过4%的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压事件(P<0.05),同时,高龄和超滤/体重比值与低血压事件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与低血压事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透析中无症状性低血压现象仍较为频繁,需要引起重视。同时超滤/体重>4%,糖尿病及年龄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使用AVF行MHD治疗的患者186例,根据随访过程中超声检查AVF是否出现并发症[狭窄和(或)血栓]分为并 发症组48例和非并发症组138例,收集2组患者透析龄、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1 mmHg=0.133 kPa)例数、穿 刺失败或血肿形成例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并检测2组患者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等指标, 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VF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血液 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发生率及PCT、CRP、透析龄高于非并发症组(P<0.05)。2组性 别、年龄、原发疾病、尿素清除指数、体质量指数、每月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滤过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 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高水平的PCT、血液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是发生AVF并发 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水平PCT是MHD患者AVF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对微炎症状 态的改善,并注意合理控制血压,避免血液透析中血压快速下降,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付佳  张宏艳  杨艳章 《天津医药》2012,40(7):679-681
目的 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 对1997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107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筛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因素,将筛选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丙球使用病程、发热时间、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CRP、年龄、性别是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P<0.05)。 结论 年龄小于1岁的男孩,血小板异常增高,高C反应蛋白水平的患儿是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郭一丹  田茹  罗洋 《天津医药》2019,47(3):295-298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认知功能损伤(cognitive impairment)的关系。方法 107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筛查患者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认知功能损伤组,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Hcy 等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损伤与血清Hcy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cy对H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107例HD患者中认知功能损伤者70例(65.4%)。2组MoCA评分、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卒中史、心脏病史、透析时间、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因素,其比值比(OR)及 95% 可信区间(CI)分别为:0.295(0.095~0.916)与0.952(0.910~0.997);年龄增高、透析时间延长及血清Hcy水平升高是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1.080(1.026~1.136)、1.022(1.008~1.036)、1.212(1.039~1.414)。以血清Hcy为变量对HD患者认知损伤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0.611~0.811),判定其发生认知损伤血清Hcy临界值为20.65 μmol/L,此时敏感度为65.7%,特异度为56.8%。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不仅与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贫血相关,高血清Hcy水平也是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指标可能成为预测认知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陈关芬  辛丽芹  杨丽华 《河北医药》2016,(17):2579-2582
目的:调查分析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血管通路应用情况,为患者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登记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统计其在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时选择血管通路的类型,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转归和治疗方案的变更。结果调查365例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 患者,其中男225例,女140例;平均年龄(51.65±18.45)岁。大多数患者的基础发病原因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为71.23%,其次为糖尿病肾病为10.96%。患者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大部分患者(84.93%)选择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只有少数(15.07%)患者选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作为透析血管。但是,在随访6个月时间内,接受随访的340例患者中,选择AVF的患者245例(72.06%),接受肾移植21例(6.17%),转为腹膜透析28例(8.24%)。男性、来自曲靖市以外地区的患者以及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小于5 ml·min-1·(1.73 m2)-1,这3个因素为患者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时,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险因素。结论 ESRD患者在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时,选择AVF的概率比较低,经过院方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大多数患者最后选择AVF作为透析通路,以保证血液透析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炎性指标与血栓事件的关系,为血栓形成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ET 54例,PV 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栓事件分为血栓组(52例)和非血栓组(45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正五聚蛋白3(PTX3)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比较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53.61%)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中,ET组、PV组分别有28例(51.85%)和24例(55.81%)。ROC曲线结果显示,NLR、hs-CRP及PTX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4、1.75 mg/L、0.915 μg/L,高水平的NLR、hs-CRP及PTX3组较低水平组血栓事件发生率高(χ2分别为15.715、15.255和18.657,P<0.01)。血栓组年龄、hs-CRP、PTX3、NLR和JAK2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高龄及高PTX3水平是影响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是ET或PV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水平hs-CRP、PTX3及NLR的ET和PV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和PTX3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腹透中心稳定的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200例,检测其血中CRP水平、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血红蛋白(Hb),并用彩色心动图测定患者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CRP水平分为升高组(CRP>10mg/L)88例及正常组(CRP≤10mg/L)112例,分别观察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果 CRP升高组Hb、ALB、TG、CHOL低于正常组(P<0.05);CRP升高组LAD、LVD、IVST、LVMI、LVPW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LVE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RP水平与LAD、LVD、IVST、LVMI、LVP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6、0.294、0.310、0.312、0.276,均为P<0.05),而与Hb、ALB、TG、CHOL、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0、-0.276、-0.284、-0.301、-0.342,均为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CRP水平升高是营养不良及左心室肥厚和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非透析CKD住院患者118例,通过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值(evalu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按eGFR水平分为CKD 1期组、CKD 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测定PWV值,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WV值在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1),eGFR(P<0.01)为PWV值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eG-FR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减退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PWV是评估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7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及24例配对对照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BMI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抽取静脉血查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补体C3、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 腹透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斑块多发率和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阳性组患者年龄、TC、TG、LDL-C、LP(a)、透析时间显著高于斑块阴性组(均P<0.05).斑块阳性组较斑块阴性组Hb、Alb及PA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CRP显著增高(P<0.01).结论 维持性腹透组CRP、LP(a)与C-IMT成正相关,CRP与ALb呈负相关.CRP与年龄、透析时间不相关.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炎症、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血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4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病人,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5±s 12)a。先行1 wk的标准透析(透析液温度37℃,钠浓度 140 mmol·L-1),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6例。标准透析组;可调钠透析组,透析前4 h透析液钠浓度150 mmol· L-1,后1 h降至135 mmol·L-1;低温透析组,整个透析中透析液温度为34.5 ℃-35.5℃;左卡尼汀组,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2次,共12 wk。结果:12 wk左卡尼汀治疗后,左卡尼汀组低血压发生率 13.8%(22/160),明显低于标准透析组94.1%(160/170)和可调钠透析组48.2%(80/166),P<0.01;亦比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19.5%)低,P<0.05。左卡尼汀组血CRP下降(4.0±s 2.3)mg·L-1,用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3组血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能有效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并降低血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7年4月162例住院KD患儿的一般资料、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62例KD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具有热程大于10天、发病后10天使用IVIG、高PLT、高ESR、高hs-CRP、高LDL-C及低HDL-C的特点(P<0.01).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热程和hs-CRP与CAL密切相关(P<0.01),LDL-C具有保护作用(P<0.05).结论 发热大于10天和高hs-CRP是CAL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