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应用中出现副作用的原因,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通过一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在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根据说明书及参考文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用药建议,观察效果。结果:通过调整用法用量,用药观察,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临床使用中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及正确的用法用量,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配伍禁忌,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对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配伍禁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呋塞米注射液、奥美拉唑钠、多烯磷脂酰胆碱、头孢匹胺钠等6种药物配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配伍反应。结论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配伍禁忌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住院患者肝胆疾病辅助用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6年保肝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位于前10名的肝胆疾病辅助用药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其中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苦黄注射液、促肝细胞生长素的限定日费用值居高不下。结论:我院肝胆疾病辅助用药应用相对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肝硬化黄疸的疗效。方法肝硬化黄疽患者共46例,治疗组(23例)用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13.15mg/(kg·d),口服,Bid或Tid]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1000mg/d,静脉滴注)治疗,不使用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对照组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其余药物基本相同。疗程2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均有好转,治疗组TBi1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化黄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1100 mg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2200 mg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观察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GGT、TBIL、ALP及ALT的下降程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不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脏血清生化指标、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CHE、PT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中腺苷蛋氨酸的含量。 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和含0.2mol/L甲酸铵的0.1%辛烷磺酸钠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2.8)(10:90)为流动相,柱温30°C,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 结果:腺苷蛋氨酸峰与样品中其它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样品中的腺苷蛋氨酸含量为98.4%~99.0%。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测定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中腺苷蛋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中腺苷蛋氨酸的含量。 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和含0.2mol/L甲酸铵的0.1%辛烷磺酸钠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2.8)(10:90)为流动相,柱温30°C,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 结果:腺苷蛋氨酸峰与样品中其它杂质峰的分离度良好,样品中的腺苷蛋氨酸含量为98.4%~99.0%。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测定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中腺苷蛋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静脉应用;对照组68例仅以更昔洛韦静脉应用。治疗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载量以及尿素氮(BUN)、肌酐。结果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组血清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但巨细胞病毒阴转率、BUN、肌酐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72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后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γ-GT、TBIL和AL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保肝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保肝药物的应用数据,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保肝药物的销售金额及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注射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和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连续3年居前2位。注射用复合辅酶、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DDC居前3位。B/A接近于1的药品包括注射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硫普罗宁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片。结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保肝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京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35-1036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15例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熊去氧胆酸口服.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胆汁酸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均可以明显好转.两者比较后者复发率较高,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作为对lCP的主要用药,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实验组给予2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行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推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法,可改善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患者50例.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800 mg/d,静脉滴注,疗程14 d,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治疗,50例患者40例痊愈,9例有效,1例无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临床治愈率为98%,治疗后瘙痒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对母婴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06~ 2019-06收治的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治疗4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1)、磷脂转运蛋白(PLT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LTP、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能有效下调血清sVCAM-1、PLTP水平,改善胆汁酸代谢,恢复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妊娠期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肝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507,P=0.034);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和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后的早产、剖宫产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妊娠期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预后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瘙痒程度、肝功能改善,进而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其注射用溶剂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含量、有关物质、酸碱度为指标,筛选处方及制备工艺;考察了3批样品的稳定性。结果最佳处方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00.0 g、甘露醇200.0 g、磷酸36.1 mL、磷酸氢二钠59.1 g,以该处方制备的3批样品在市售包装条件下经加速、室温留样试验考察,质量稳定。结论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活性炭对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含量及澄清度与颜色的影响,为该制剂工艺研究中活性炭用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含量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澄清度与颜色。结果 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药物的含量降低;当活性炭用量为0.05%时,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有轻微的改善,但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溶液的澄清度逐渐降低,颜色加深。结论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活性炭适宜用量为0.05%,过量的活性炭加入可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谢莹  金轶 《中国药师》2014,(6):997-999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0.25 g,po,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g,po,bid.两组疗程均为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瘙痒症状、肝功能血清标记物水平、围产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程度.结果:观察组瘙痒的Riikonen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如TB、ALT、AST等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腺苷蛋氨酸与菌栀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2.0g,对照组静脉滴注菌栀黄注射液30mL,均为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有较强的抗胆汁淤积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优于菌栀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