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用于立体定向活检术中的靶点精确度并探究术中脑脊液流失对其精确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64例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引导下行无框架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组,实验组36例,术中开放蛛网膜及软脑膜后立即予以医用生物胶(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封堵颅骨骨孔防止脑脊液流失,对照组28例不予处理。将术前、术后影像资料融合后,通过计算实际穿刺靶点和规划靶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分析其靶点精确度。收集两组的靶点精确度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总体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510±0.636)mm,其中实验组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207±0.470)mm,对照组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899±0.614)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辅助下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精确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Leksell-G型立体定向系统靶点误差的范围,分别对不同位置靶点误差进行描述,研究靶点相关指标对靶点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颅骨标本制作模拟靶点,完成立体定向手术,测量模拟靶点误差范围,分析靶点误差影响因素。结果 Leksell-G系统模拟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平均靶点误差范围为(3.49±1.15)mm,其中前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64±0.98)mm,中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56±1.09)mm,后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30±1.25)mm,垂体窝靶点误差范围为(3.44±1.43)mm,枕骨大孔靶点误差范围为(3.36±1.31)mm。对可能影响Leksell-G系统模拟手术靶点误差的XYZ、环角、弧角数据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位置的XYZ坐标值对靶点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8、0.813、0.836)。穿刺路径的环角和弧角对靶点误差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7)。结论 Leksell-G系统靶点位置对靶点误差没有影响,对Leksell-G系统活检手术的靶点误差产生影响的是环角、弧角角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32-136+169
目的探讨改良铺巾方法对于立体定向脑电图脑电极植入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我院神经外科在不同的铺巾方法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杏仁核电极植入手术59例,共70根杏仁核电极,根据铺巾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4例手术患者的40根杏仁核电极为实验组,使用改良大单铺巾方法,25例患者的30根杏仁核电极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开颅孔巾铺巾方法。比较两种铺巾方法下杏仁核电极植入误差。结果实验组患者杏仁核电极最小误差0.28 mm,最大误差4.22 mm,对照组患者杏仁核电极最小误差0.54 mm,最大误差9.82,进行上述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组杏仁核电极中位误差1.33(0.71,1.82)mm,对照组杏仁核电极中位误差1.47 mm(1.04,3.59)mm,两者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改良铺巾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立体定向脑电图脑深部电极植入精度。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为神经外科微创性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术中避免患者的体动反应对靶点位置的影响是该类手术麻醉管理的要点.喉罩通气操作简便、能够提供有效通气[1],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成人立体定向手术的麻醉.然而,小儿气道发育尚不成熟,临床工作中气道管理的难度更大,本研究探讨了喉罩通气在小儿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与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颅内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影像学上较难诊断的多发疑难占位患者分别施行CT与MRI导向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总阳性诊断率为81.82%,术后靶区少量出血2例;MRI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总阳性诊断率为95.83%。本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靶区出血、肢体瘫痪等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可操作性强,靶点选择精确,定位准确,手术过程微创省时,是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准确性上明显优于CT导向活检手术;对于颅内疑难病例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Du J  Liu Z  Li S  Yu X  Qi S  Liu R  Zhang M  Zhou F  Xu T  Zh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828-82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科学性 ,研制计算机辅助神经外科规划系统(CAPN)软件。方法 随机抽取 10 0组立体定向靶点 ,用CAPN系统测定的靶点三维坐标数值与传统的刻度盘测量的靶点数值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临床应用CAPN实施 137例立体定向手术。结果刻度盘目测和CAPN 2种测量方法的靶点数值进行配对t检验的处理结果 :t0 .0 5 ,证明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APN准确可靠。所有手术均获成功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CAPN对提高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科学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是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手术。2004年2月我院在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地为1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该手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现将采取这种术式治疗脑出血的手术配合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颅内多发病变患者在活检前均行CT或MRI检查,确定颅内有多发病变,但不能确定病理性质。术前先根据颅内病变的大体位置,标记8~10个MARK,通过MRI扫描计算出靶点坐标后,进行立体定向活检。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星形细胞瘤5例,转移性小细胞恶性肿瘤9例,转移性腺癌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1例,炎性病变2例,其中2例未取得阳性病理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1.7%。术后有2例出现活检靶点处出血,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是明确颅内多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性质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定位准确,误差小,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导航技术的进步,无框架脑活检技术在当今越来越普及。 目的 探讨基于3.0T磁共振注册的神经导航系统在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7例颅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行3.0T磁共振扫描,注册并应用美敦力Stealth S7神经导航系统行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资料、术后并发症、病理诊断率等资料。 结果 对27例患者进行了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占33.3%(9/27),大B细胞淋巴瘤占18.5%(5/27)。26例(96.3%)患者经立体定向活检术明确病理诊断,术中穿刺道出血发生率为7.4%(2/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27),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4.8%(4/27),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7%(1/27);无死亡病例。 结论 基于3.0T磁共振注册的神经导航系统下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术中实时定位。1999年11月-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 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5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机器人系统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标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将血肿碎吸针穿刺并固定在血肿靶点,应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原理,结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连续冲洗、融碎、液化、引流,直至血肿清除。术后复查头颅CT并随访3~6个月,观察疗效、并发症。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17例(37.8%),轻残22例(48.9%),重残5例(11.1%),死亡1例(2.2%)。结论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Z  Yu X  Li S  Chen L  Du J  Liu R  Y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25-228
目的 探讨用脑神经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术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方法 采用CT、MRI与立体定向相结合,进行了脑深部病变的靶点活检手术,共605例,其中450例用CT或MRI片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CAPN)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手术。结果 537例(88.75%)获得脑肿瘤的组织病理诊断,30例(4.96%)为炎性病理,18例(2.98%)为其他组织,20例(3.31%)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6.69%,死亡2例(0.33%),并发症13例(2.14%)。结论 用成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活检是神经内外科获得定性诊断安全及可靠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单靶点术治疗术后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对其手术时机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均为出血6小时以后手术.本组治愈或好转21例,死亡2例,随访3-6个月,存活者中,AP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一级3例,二级11例,三级7例,四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创伤极小,可兼顾引流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高龄,身体条件差病人也能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整群选取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7年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就诊的912例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54例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8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相关诱发因素。结果发生颅内感染患者有54例,颅内感染率为5.92%;实验组患者术前合并症34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CGS评分(7.81±1.12)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8.48±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次数(1.33±0.31)次、术中的出血量(451.8±57.4)m L以及手术进行时间(4.36±0.64)h,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诊手术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脑脊液漏、急诊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和手术时间4h增加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机会,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最大长径>5cm)随机分组,23例采用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对照组治疗患者术后血肿消除时间分别为(3±1.5)d、(5±4.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对照组治疗(P<0.05).结论: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能够缩短血肿排空时间,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报通讯员、北京天坛医院(100050)匡远深报道 该院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主任医师张懋植等应用导航系统对颅内不同部位、不同体积大小的肿瘤病变进行三维立体定向及术中引导与监测,自动确定手术入路点,其定位精确度高达2mm左右。手术中,医生能清晰地看到肿瘤的边界位置,了解切除范围,避免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引导下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内多靶点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意义。方法:对35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在MRI和CT引导下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处理,于边缘系统内确定手术靶点,行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消融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有效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CT、MRI图像融合引导有利于靶点的精确定位,对提高疗效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脑内病灶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脑内病灶行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的经验。方法:在CT引导下对53例脑内病灶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进行活检手术。结果:53例患者中颅内肿瘤40例,脑炎7例,脑血吸虫病2例,正常4例。组织活检阳性率92.5%。2例活检部位少量出血,2周后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明确脑内病变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颅腔内手术不同于胸、腹腔手术,一是颅腔内被脑组织充满,没有充裕的空间供手术者操作,二是开颅后,再大的骨窗也不能立体的探查,对埋藏在脑组织内的病灶很难准确发现,不可能像胸、腹腔手术那样将内脏器官翻转立体的观察。多年来,神经外科医师一直在期望有一种设备,能准确的发现对脑内深部的病灶。100多年来,神经外科医师一直未停止对颅内结构定位设备的研究,即脑立体定向外科(Stereotactic Surgery)。 影像引导神经外科学(Image-Guided Neurosurgery,IGS)又称为神经导航(Neuro-navigation)技术或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Frameless Stereotactic Surgery),作为微创神经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立体定向外科发展而来的现代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还可以用干矫形外科、耳鼻咽喉科和颅颌面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