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成药》2021,(5)
目的探讨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常规治疗对热毒壅滞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体液复苏、抗感染、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五味消毒饮,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WBC、PCT、IL-6、NT-ProBNP、ALT、Scr、免疫功能指标(CD4+、CD3+、CD4+/CD8+)、PAC-1、LAC、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BC、PCT、IL-6、NT-ProBNP、ALT、Scr、PAC-1、LAC、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热毒壅滞型脓毒血症患者促炎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物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化瘀解毒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吸氧等综合治疗,化瘀解毒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化瘀解毒汤治疗,每日1剂,持续治疗2周。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DIC评分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树突状细胞相关表面分子CD80、CD83、CD86表达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P<0.01),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均降低(P<0.01),CD80、CD86水平均降低(P<0.01),CD83水平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瘀解毒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较低(P<0.01),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均较低(P<0.01),CD80、CD86水平均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化瘀解毒汤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物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7):850-85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05例)和治疗组(n=1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差异(7d为1个疗程)。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APACHEⅡ、WBC、CRP、PCT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WBC、CRP、PC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治疗后差异不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72.59%高于对照组的52.38%,无效率1.48%低于对照组的3.81%,治疗组共有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4例患者死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分布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52%高于对照组的96.19%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脓毒血症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脓毒血症毒瘀互结证患者炎症反应和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清瘟败毒饮汤剂,随证加减,疗程为7天。预后评价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检测感染和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毒素];检测肝、肾功能[包括ALT、AST、TBIL、DBIL、IBIL,肌酐(CREA)、尿素(UREA)、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中医治疗评分采用毒瘀互结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75%(29/3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20/37,χ~2=13.625,P0. 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7天,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降低(F_(对照)=6.42,F_(观察)=7.38,P0.05),WBC、NEUT、NEUT%、PCT、IL-6、hs-CRP、内毒素、ALT、AST、TBIL、DBIL、IBIL、CREA、UREA、U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FR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治疗第3、7天APACHE-Ⅱ和SOFA评分降低(P0.05);WBC、NEUT、NEUT%、PCT、IL-6、hs-CRP、内毒素、ALT、AST、TBIL、DBIL、IBIL、CREA、UREA、U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FR明显提高(P0.05),且第7天较第3天各检测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清瘟败毒饮辨证加减治疗毒瘀互结型脓毒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感染指标和炎症因子的水平,减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改善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5.
施玥 《新中医》2023,55(11):67-71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热毒内陷证重症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热毒内陷证重症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D3+、CD4+、CD4+/CD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9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组从化疗前3 d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共给药14 d。两组患者化疗12个周期后评价细胞免疫及化疗毒副作用。结果:在细胞免疫上,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而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化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且治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出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肢端麻木、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5种化疗毒副反应。而治疗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血小板减少3种毒副反应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上,治疗组术后改善率为88.9%,对照组术后改善率为61.4%。治疗组术后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改善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抑制、增强细胞免疫、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靖  金钢  黄孝王  赵章程 《新中医》2015,47(3):199-200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周期,均化疗2周期以上,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中免疫球蛋白Ig M含量、T细胞亚群及自然(NK)细胞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38%,对照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g M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8+、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CD4+/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疗效确切、提高Ig M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瘀清金汤治疗危重病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瘀清金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触珠蛋白(HPT)和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发热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WBC、PCT、CRP、HPT、SAA、CD8^+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WBC、PCT、CRP、HPT、SAA、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4^+、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瘀清金汤治疗危重病患继发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内服辅助治疗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炎症反应、肠屏障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中药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抑制毛细血管微栓形成、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g/次,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和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1剂/d,内服或胃管给药;两组疗程均为7 d。预后评估指标采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3个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FI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采用包括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进行治疗前后热毒炽盛证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7.97%,高于对照组的42.37%(χ~2=15.594,P0.01);两组在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下降趋势(F_(对照)=6.73,F_(观察)=7.412,P0.05),经配对t检验,观察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第7天,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和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FIB,D-D和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综合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能抑制早期炎症反应,控制细菌和毒素移位,能改善凝血功能紊乱状态和机体微循环,降低APACHEⅡ,SOFA评分和血清PCT水平,减轻了病情,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应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共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按指南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时间不固定,每日1剂;观察组依子午流注择时通腑(卯时灌肠、未时灌胃)。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肠鸣音评分、腹腔压力、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超敏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鸣音评分以及腹腔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子午流注择时应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能改善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治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罗泽中  董晓燕 《河北中医》2020,42(1):27-31,36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汤灌肠对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状况、胃肠功能恢复及肠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和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理气汤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胃肠功能指标(胃肠减压引流量、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和肠内营养指标[转铁蛋白(TRF)、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40/45),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32/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NK细胞均升高(P<0.05),CD8^+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减压引流量、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RF、PA、TP、Hb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RF、PA、TP、Hb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汤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术后配合扶正逐瘀联合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继发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45例AOSC继发SIR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均行内镜介入术,术后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清热解毒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中药,扶正逐瘀组在清热解毒组的基础上加服扶正逐瘀中药。检测3组术前和术后第8天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统计3组住院时间。结果 3组术前WBC计数、PCT、NK细胞、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8天,3组血WBC计数、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扶正逐瘀组NK细胞、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CD8+明显低于术前(P0.05)。清热解毒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扶正逐瘀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扶正逐瘀组CD4+、CD8+、CD4+/CD8+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清热解毒组(P均0.05)。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扶正逐瘀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对AOSC继发SIRS具有辅助治疗效果,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促进感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肺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肺解毒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细胞)、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评价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肺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感染基础上联合清瘟解毒汤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痰热壅肺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致痰热壅肺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瘟解毒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及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CD8~+及PCT水平均显著减低(P均<0. 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 29%,细菌清除率为28. 5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 71%,细菌清除率为60. 71%;试验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2组ICU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常规抗感染基础上联合应用清瘟解毒汤可更明显改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痰热壅肺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可能与有效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肺解毒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晚期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解毒汤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骨髓抑制情况、免疫功能改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2%,62.86%,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化疗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62%,33.33%,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明显优于化疗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出现外周血象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化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治疗前后比较,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比化疗组免疫力明显提高;与化疗组比较,补肺解毒汤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肺解毒汤为基础方加减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协同作用,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石佳  邢俊  施榧榧 《河北中医》2022,(11):1795-1798+1803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方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为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解毒方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中医证候评分、相关血清因子[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7 d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7 d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3、7 d WBC、N%、PCT水平及治疗7 d 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7 d WBC、N%、PCT水平及治疗7 d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3、7 d SOFA、APACHEⅡ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乾坤胶囊结合高能聚焦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并探讨该复方中药制剂抗肝癌的作用机理。方法对90例经细胞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30例。从T细胞亚群变化(CD+3、CD+4、CD+8、CD+4CD+8)、NK(自然杀伤细胞)、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活性、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TGFα(转化生长因子α)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并与15例健康人群作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IL2水平低下,TGFα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治疗后各组观察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或降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白组的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IL2水平明显升高,TGFα的含量则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CD+3、CD+4、CD+4CD+8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及P<0.05)。空白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下,乾坤胶囊结合高能聚焦超声可逆转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状态,增强NK细胞、LAK细胞活性,升高IL2水平,降低TGFα的含量。说明乾坤胶囊对HCC患者的预后影响与提高辅助性T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腑中药大承气汤对AGI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AG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一般对症、补液支持治疗;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灌肠大承气汤汤剂,分别比较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活性、WBC及CRP、PCT、IL-6的改变,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2组胃肠功能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恢复更为迅速(P0.01);2组经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NK、CD3~+、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CD8~+细胞计数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WBC、CRP、PCT、IL-6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治疗后CD3~+、CD4~+细胞数表达下降,而CD8~+细胞数相对增加,CD4~+/CD8~+比值降低;WBC总数、CRP、PCT、IL-6较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通腑法"对AGI患者有较好的通腑逐邪作用,并能通过逐邪来固护正气,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消肿汤对鼻咽癌放疗所致唾液腺损伤患者唾液分泌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鼻咽癌放疗所致唾液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于放疗当日给予生理盐水含漱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放疗当日另给予清热养阴消肿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卡氏评分(KPS评分)、放射性唾液腺损伤(LENT/SOMA评分)、唾液分泌功能(唾液流速、淀粉酶分泌速度)及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3%(2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3%(21/38)(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LENT/SOM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和LENT/SOMA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唾液流速和淀粉酶分泌速度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唾液流速和淀粉酶分泌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血常规异常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清热养阴消肿汤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唾液腺功能损伤,促进唾液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反应因子、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9),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94%(75/7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05%(64/78)(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咳嗽、高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3%(5/79),低于对照组的16.67%(13/78)(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同时还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