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军民  姚琪  陶袁  邱樑  周林丽  陈浩  俞林  吕峰  曲迪  潘金安 《浙江医学》2017,39(17):1440-1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联合B型脑钠肽(BNP)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AHF患者619例,入院后测定甲状腺激素、BNP。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应用Cox风险模型、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甲状腺激素和BNP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低T3综合征(LT3S)发生率为44.4%。在(19±1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04例(32.9%)。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1.033,95%CI:1.017~1.049,P<0.0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HR=0.489,95%CI:0.384~0.628,P<0.01)、BNP(HR=2.136,95%CI:1.114~4.126,P<0.01)和肌酐(HR=1.002,95%CI:1.001~1.003,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FT3(≤2.72pmol/L)和BNP(>2230pg/ml)的切点,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FT3(≤2.72pmol/L)/高BNP(>2230pg/ml)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最高(HR=7.247,95%CI:3.993~13.152,P<0.01)。结论FT3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FT3/高BNP患者远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223(miR-223)、FBXW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4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46例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中miR-223、FBXW7表达。通过在线网站预测miR-223与FBXW7存在结合位点。Pearson法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结肠癌组织中miR-223、FBXW7表达的均值分为miR-223高表达组与miR-223低表达组,FBXW7高表达组与FBXW7低表达组。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miR-223、FBXW7表达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织miR-22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05),FBXW7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 <0.05)。病理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miR-22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P <0.05);病理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FBXW7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有无侵犯浆膜结肠癌组织miR-223、FBXW7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miR-223表达与FBXW7表达呈负相关(r =-0.679,P <0.05)。术后随访8~6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5例,总生存率为76.03%(111/146)。miR-223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miR-223低表达组(P <0.05)。FBXW7高表达组总生存率高于FBXW7低表达组(P <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犯浆膜[H^R =1.454(95% CI:1.086,1.947)]、病理分期Ⅲ期[H^R =1.744(95% CI:1.070,2.840)]、淋巴结转移[H^R =2.896(95% CI:1.114,7.531)]、miR-223 ≥ 4.76[HR =2.196(95% CI:1.085,4.445)]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FBXW7 ≥ 1.23[H^R =0.388(95% CI:0.172,0.875)]为保护因素(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犯浆膜[H^R =1.490(95% CI:1.154,1.924)]、病理分期Ⅲ期[H^R =1.979(95% CI:1.132,3.460)]、淋巴结转移[H^R =2.401(95% CI:1.015,5.677)]、miR-223≥ 4.76[H^R =2.140(95% CI:1.063,4.309)]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FBXW7 ≥1.23[H^R =0.625(95% CI:0.475,0.823)]为保护因素(P <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miR-223高表达、FBXW7低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NLR联合MPV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急诊行PCI的患者516例。依据患者急诊入院时外周血NLR、MPV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低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5)、低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3)、高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7)、高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1)。依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评分(GRACE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212例)、中危组(108分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范科尼贫血D2蛋白(FANCD2)、乳腺癌易感基因2定位协作蛋白(PALB2)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过程中取得癌组织标本作为NSCLC组,将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癌旁组,每组19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NCD2、PALB2在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FANCD2、PALB2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组FANCD2、PALB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癌组织中FANCD2蛋白与PALB2蛋白呈正相关(rs =0.486,P <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组织学分型、肿瘤直径患者FANCD2、PALB2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TNM分期为I、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4.125,(95% CI:2.187,10.035)]、低分化[H^R=3.146,(95% CI:3.115,9.264)]、淋巴结转移[H^R=4.124,(95% CI:3.005,13.145)]、FANCD2阳性[H^R=5.146,(95% CI:3.784,12.689)]、PALB2阳性[H^R=4.563,(95% CI:2.845,7.398)]是NSCLC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3.689,(95% CI:2.963,11.254)]、低分化[H^R=2.167,(95% CI:1.998,5.996)]、淋巴结转移[H^R=5.648,(95% CI:3.552,12.953)]、FANCD2阳性[H^R=3.886,(95% CI:2.958,12.775)]、PALB2阳性[H^R=4.633,(95% CI:1.968,11.547)]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FANCD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LB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ANCD2、PALB2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评估患者预后和复发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对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行放化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根据GNRI和F/A中位数分为高GNRI组(≥ 96.38)、低GNRI组(< 96.38)和高F/A组(≥ 0.12)和低F/A组(< 0.12),分别有75例、75例和86例、6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GNRI和血浆F/A的直肠癌患者生存曲线。随访5年根据患者存活状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有56例9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和血浆F/A单独及联合对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GNRI组5年总生存率高于低GNRI组(P <0.05),高F/A组5年总生存率低于低GNRI组(P <0.05)。死亡组BMI、Alb和GNRI ≥ 96.38比例低于存活组,糖尿病史、低位直肠癌、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Fib、F/A ≥ 0.12高于存活组(P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一般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1.909(95% CI:1.085,3.358)]、淋巴结转移[H^R=2.535(95% CI:1.218,5.278)]、F/A ≥ 0.12 [H^R=1.484(95% CI:1.021,2.156)]是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 <0.05),GNRI ≥ 96.38 [H^R=0.918(95% CI:0.857,0.983)]是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保护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NRI预测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截断值为95.41,敏感性为67.86%(95% CI:0.583,0.746),特异性为72.34%(95% CI:0.659,0.857);F/A最佳临界值为0.12,敏感性为78.57%(95% CI:0.688,0.872),特异性为78.72%(95% CI:0.664,0.895);两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87.50%(95% CI:0.766,0.924),特异性为75.53%(95% CI:0.623,0.851)。结论 GNRI降低和血浆F/A升高与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GNRI联合血浆F/A预测放化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小板容积指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评估脓毒症患者28 d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数据,根据其28 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诊断脓毒症后48 h内的基础指标、生化指标、血小板容积指数、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是否存在差异,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脓毒症早期血小板指数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后价值,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比相关因素的预后价值。结果共入选209例脓毒症患者,存活组(137例)与死亡组(72例)比较,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MPV、PDW、pH、血肌酐、胆红素、肌钙蛋白、凝血酶原时间、GC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COX多因素风险分析结果提示PDW(HR=1.068,95%CI 1.002~1.139,P=0.043)为独立的风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 0.694~0.831),当PDW18.65%时预测28 d全因死亡风险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63%。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血小板容积指数增高提示远期死亡风险增加,PDW指标变化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QRS时限(QRS duration, QRSd)的变化(ΔQRSd)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后全因死亡及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CRT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数据。测量术前和术后QRSd。Cox回归分析筛选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子。以X tile软件分析ΔQRSd(QRSd术后-QRSd术前)对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预测的截断值,以Kaplan Meier生存分析判断ΔQRSd与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6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15例死亡,16例发生心源性猝死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ΔQRSd是全因死亡的预测因子(HR=1.019,95% CI:1.004~1.035,P=0.014);ΔQRSd(HR=1.016,95% CI:1.002~1.031,P=0.024)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HR=0.211,95% CI:0.065~0.682,P=0.009)均是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子。ΔQRSd对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预测的截断值均为0 ms。ΔQRSd>0 ms组的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高于ΔQRSd≤0 ms组(P<0.001),其术前QRSd显著低于ΔQRSd≤0 ms组(P=0.001)。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提示ΔQRSd>0 ms是CRT后全因死亡、心源性猝死、5年生存率及5年心源性猝死率的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01、<0.001、0.01和<0.001)。结论:术后QRSd增宽是CRT患者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背景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过程,而目前国内对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甚少。目的 探讨ESS对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304例。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01 nmol/L和/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28 nmol/L的患者纳入ESS组,T3为1.01~2.48 nmol/L及FT3为3.28~6.47 nmol/L的患者纳入甲功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6月,观察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包括因心力衰竭死亡和非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是因心力衰竭再入院。依据患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全因死亡组,再将全因死亡组分为心力衰竭死亡亚组和非心源性死亡亚组。比较存活组与全因死亡组、存活组与心力衰竭死亡亚组和非心源性死亡亚组甲状腺激素〔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ESS组和甲功正常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并绘制生存分析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CHF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死亡、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CHF患者中ESS组164例,甲功正常组140例。两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组患者T3、FT3、FT4、TSH、ALB、Hb水平及LVEF低于甲功正常组,BNP、C反应蛋白(CRP)、肌酐水平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25.7(14.2)月,发现全因死亡46例(因心力衰竭死亡32例、非心源性死亡14例),存活258例(出现至少1次因心力衰竭再入院115例)。全因死亡组及心力衰竭死亡亚组患者T3、FT3水平及LVEF低于存活组,BNP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ESS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经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ESS组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均高于甲功正常组(P<0.01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6,95%CI(1.009,1.105)〕、FT3〔HR=0.564,95%CI(0.325,0.976)〕、Hb〔HR=0.955,95%CI(0.932,0.980)〕、LVEF〔HR=0.980,95%CI(0.961,1.000)〕是CHF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HR=1.055,95%CI(1.019,1.093)〕、Hb〔HR=0.964,95%CI(0.944,0.984)〕、LVEF〔HR=0.979,95%CI(0.963,0.994)〕是CH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HF伴ESS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情况较差,且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高于单纯CHF患者,远期预后较差,而T3、FT3可以反映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sf-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 2017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鼻咽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选取同期该院40例鼻咽 部慢性炎症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Rsf-1的表达, ATP生物荧光抗癌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检测96例鼻咽癌组织细胞对8种化疗药(氟尿嘧啶、顺铂、卡铂、奥沙利 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环磷酰胺)的敏感性。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鼻咽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 低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药耐药率和生存预后。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Rsf-1高表达率为66.67% (64/96)高于慢性炎症组织的7.50%(3/40)(P <0.05)。T3期、T4期患者Rsf-1 高表达率高于T1期、T2期患者 (P <0.05)。多西他赛、吉西他滨耐药率均高于氟尿嘧啶、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紫杉醇、环磷酰胺(P < 0.05)。高表达组的紫杉醇耐药率高于低表达组(P <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M 分 期[H^R=3.004(95% CI:1.674,6.143)]、临床分期[H^R=3.189(95% CI:2.089,4.431)]和Rsf-1[H^R=3.305, (95% CI:2.256,4.897)]是鼻咽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低于低 表达组(P <0.05)。结论 Rsf-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紫杉醇耐药及患者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云  李小红  张燕  肖庆  杨小玲  丁娟  陈国柱  周音频  吴凤 《西部医学》2022,34(11):1673-1678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0月重庆4个研究中心心血管内科射血分数降低的ADHF患者,根据临床处方信息患者被分为S/V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组(ACEI/ARB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医生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压滴定药物剂量,随访至出院后12个月。主要有效性终点是心源性死亡和心衰(HF)住院发生率,次要有效性终点是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发生率。安全性终点肾功能损伤、高钾血症、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筛选期共纳入758例,根据入排标准排除127例,631例纳入倾向性评分,最后502例患者纳入数据分析,S/V组和ACEI/ARB组各251例。S/V组和ACEI/ARB组患者主要疗效性终点心血管死亡和HF住院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2.3%(HR:0.687; 95% CI:0.493~0.958; P=0.027),其中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8%和10.4%(HR:0.444; 95% CI: 0.235~0.840; P=0.017),HF再住院发生率分别为18.7%和21.9%(HR:0.845; 95% CI:0.573~1.247; P=0.398);次要疗效终点全因死亡和全因住院发生率分别为35.1%和38.2%(HR:0.891; 95% CI:0.668~1.191; P=0.4.37),其中全因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8%和11.6%(HR:0.396; 95% CI:0.214~0.731; P=00005),全因住院发生率分别为30.3%和26.7%(HR, 1.168; 95% CI:0.841~1.622; P=0.352)。安全性终点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与ACEI/ARB相比,S/V治疗可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ADHF患者1年心源性死亡和心衰住院复合终点,并且其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A case of bilateral phaeochromocytoma with catecholamine-induced myocarditis is described. The two operations needed allowed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alpha-methyl-p-tyrosine alone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adrenergic block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drugs was particularly successful in the relief of symptoms and reduction of catecholamine metabolism as monitored by 4-hydroxy-3-methoxymandelic acid (HMMA) excretion. As myocarditis is a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bined use of alpha-methyl-p-tyrosine and adrenergic blocking drugs is suggested in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haeochromocytom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