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碘甘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复发性口腔溃疡普通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碘甘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因子、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水平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溃疡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1、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及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碘甘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归芍地黄丸加减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2组患者均应用左旋咪唑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归芍地黄丸加减口服。2组均以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2、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归芍地黄丸加减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血亏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犀角地黄汤合三妙丸化裁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sIL-2R、IFN-γR、IL-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由犀角地黄汤合三妙丸化裁成的汤剂内服,连续用药7天。通过口腔疼痛及溃疡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监测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浓度、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2.5%,与对照组70.0%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口腔疼痛、溃疡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溃疡复发时间间隔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溃疡个数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溃疡面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sIL-2R、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合三妙丸化裁方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利于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痛感及溃疡症状,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IL-17、IL-23水平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提高免疫力,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RG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予阿昔洛韦联合清热益气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6、TNF-α低于对照组,而IFN-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平均复发皮肤病损评分、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益气方治疗RGH临床疗效较好,能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2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14 d。评估2组短期治疗效果,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情况,随访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113/120),高于对照组的78.3%(9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唾液EGF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3,6,9,12个月的病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有助于改善中医症状,促进损伤黏膜修复,预防病情复发,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代庆  徐晓霞  金鹏飞 《新中医》2021,53(12):133-135
目的:观察口腔溃疡散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腔溃疡散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NF、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溃疡散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确切,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凯  杨齐华 《新中医》2019,51(2):139-141
目的:观察养胃消溃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养胃消溃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分析2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3月的复发率;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CD8~+、CD4~+水平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 (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9.05%,对照组为4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8~+、CD4~+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复发率观察组分别为11.90%、9.52%,对照组分别为36.84%、31.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胃消溃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愈显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腔洁含漱液对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收治的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洁含漱液含漱、吞服,每日3次,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指数、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DNA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疼痛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2、维生素C及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为91.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虎杖散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及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虎杖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生活质量表(RGHQOL)评分、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随访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疱疹反复发作、水疱发生不全、疼痛、疲乏及失眠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RGHQOL评分及IL-2、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虎杖散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症状,调节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泻热利尿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泻热利尿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面积、充血面积、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溃疡数目、溃疡出血、溃疡疼痛、烧灼感及口干口渴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溃疡面积和充血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和充血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L-2、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泻热利尿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和充血范围缩小,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和外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则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迅速减轻疼痛,加速溃疡愈合,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育胎丸口服,连用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Th17、Treg细胞表达及其相关因子IL-10(白细胞介素10)、IL-17(白细胞介素17)和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IL-17~+/CD4~+T(Th17)明显降低,CD4~+Fox3~+/CD4~+T(Treg)明显升高;血清IL-10、TGF-β1表达升高,IL-17表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滋肾育胎丸能够恢复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平衡,调节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维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六味地黄丸,2组均于治疗4周后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0%,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血清IL-6、IL-18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疡促愈汤对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患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疡促愈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比治疗前高,CD8~+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高,CD8~+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疡促愈汤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杨舒  徐勤业 《新中医》2023,55(16):61-6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 将170 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5 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7%,对照组为87.0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症 状体征积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症状体征积分、VAS 评分均较治 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T 淋巴细胞 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D8+水平较治 疗前降低(P<0.05),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CD8+水平低于对照 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对照组 为8.2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 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7.
陈新秋  李美娇 《新中医》2021,53(12):129-132
目的:观察金银花药浴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HFM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银花药浴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总体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2组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辅助T细胞CD4~+、细胞毒T细胞CD8~+、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TNF-α、IL-6、IL-10、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IFN-γ、TNF-α、IL-6、IL-10、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4~+、CD4~+/CD8~+、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CD4~+、CD4~+/CD8~+、IgM、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银花药浴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FMD疗效肯定,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18.
徐丹红 《新中医》2020,52(3):69-72
目的:观察金刚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刚藤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0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控制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LDP)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作用及其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_4~+、CD_8~+、CD_4~+/CD_8~+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RRTI患儿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急性发作期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缓解期加用匹多莫德口服,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周,治疗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观察两组咳嗽复发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咳嗽影响量表(CCIQ)及咳嗽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检测血清IgG、IgA、IgM及CD_4~+、CD_8~+、CD_4~+/CD_8~+比值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CIQ及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CD_4~+/CD_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匹多莫德可减少患儿咳嗽复发次数及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主要与提高IgA、IgM、IgG及CD_4~+/CD_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孙涛  陈曦  刘笑静  李权 《新中医》2020,52(9):59-62
目的:观察化痰宁合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疾病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痰热壅肺证AECB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宁合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肺功能[肺活量(VC)、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FEV1/FVC比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8、γ干扰素(IFN-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3~+)、CD4~+、CD8~+、CD4~+/CD8~+]、嗜酸性粒细胞(EOS)、补体C3、补体C4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VC、PEF、FEV1、FEV1/FEV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3、C4、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C3、C4、CD3~+、CD4~+以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炎症因子EOS、IL-2、IL-4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EOS、IL-2、IL-4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化痰宁合剂治疗痰热壅肺证AECB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