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福州市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医疗费用增长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医院规模分类的标准,将中型和大型医院配置的卫生资源归为优质性卫生资源,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卫生资源和床位<200张医院的卫生资源统归为基础性卫生资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福州市两类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现状;利用结构分解法分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参与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建设情况,为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基于实地调研,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共生关系和实践情况。结果:由于存在分工协作机制不合理、配套政策不完善和资源流动不通畅等问题,导致医联体内部联合不紧密,未形成互惠共生关系。结论:建议组建妇幼健康联合体,通过优化分工协作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加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来推进现有医联体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医院样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我国住院医疗费用的决定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到2006年我国东部和西部典型地区16个县(市、区)18家医院数据,进一步匹配医院的市场条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政府财政补贴有助于降低患者支付的住院医疗费用,而医生的奖金激励是推高医疗费用的一个显著因素;住院医疗费用受到市场供求因素的显著影响。结论:"补供方"和发展公立医院应该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探索方向;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高,医疗市场的整体供给不足仍然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优质共享, 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湖州市城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基于四级纵向整合的新型城乡医联体模式, 在整个医联体演进历程中, 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不仅突破了"县域一体", 还探索了"市域一体", 是联通县域和市域的桥梁, 对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湖州市城市医联体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和系统化集成为两大突破口, 全面推进健康治理能效升级和效益叠加。2021年全市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为72.7%和90.6%, 2020年公立医院住院均次费用(8 726.7元)和门急诊均次费用(239.6元)分别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25.0%和8.6%。虽然湖州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依然存在结构缺陷和体制困境的问题, 建议通过"三治"和"三性"来推动治理结构完善和治理体制优化, 进而推动城市医联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看,我国医联体的实质是公立医院公共服务作用和规模边界延伸状态下的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机构。但因为医联体在制度设计、利益分配、监管方式、信息互享以及资源共通等方面的不足,其自身又出现了协调、激励、监督、信息和决策等新的交易费用问题。文章在对医联体交易费用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寻找应对措施,以期优化医联体发展路径,提升其医疗资源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的大背景下,大学附属医院应发挥优势资源,提高手术效率,提升整合医疗、远程医疗水平,增进医联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手术会诊和远程手术观摩交流.本文以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为切入点,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和手术室中的应用,对目前国内手术室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集成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全省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年增长率、增长速度等指标对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人均费用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使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指标变动对次均费用的影响情况.结果全省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长,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不断放缓.年门诊总诊疗人次和年出院人数对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最明显,影响最小的是人口因素.结论继续强化医疗费用控制意识,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多指标协调共同促进次均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8.
医疗价格过快增长的供需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中,医疗价格过快增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而影响医疗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卫生资源相对短缺而导致的医疗供需失衡.为有效控制医疗价格的过快增长,一方面要理顺医疗筹资渠道,增加卫生资源总量,缓解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保险投资和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702例白血病医疗费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京地区10所大型医院收治的702例白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医疗费用,通过计算机采用SAS统计软件包分析,了解到702例病人医疗费用在万元以上者152例占21.56%.对医疗总费用影响较大是西药费、化验费、治疗费、床位费、护理费.总医疗费用及相关的因素是:费用支付方式,公费者显著高于自费者;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病人愈后与费用高低无关.从中看出:选择合理的诊治手段,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数,才能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苏医联体背景下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构建医联体背景下的分级诊疗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基层首诊人次数为核心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靶点进行干预,研究对基层首诊人次数产生的影响.结果:所选取的4个干预靶点对分级诊疗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基层首诊人数提升效果由高至低分别为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医保差异化水平以及基层医疗服务价格.结论:为更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可重点从医联体建设方面入手: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技术水平、完善医联体内部的医疗、医药、医保工作联动机制和完善医联体成员间的利益共享机制等,逐步实现就医格局有序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15-2019年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与医保待遇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从不同主体的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住院的次均就诊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和相对应的统筹支付占比等指标来描述分析广西2015-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和医保待遇水平情况;结果: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和住院的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长率变化区间分别为-3.49%~8.38%、2.93%~31.41%和-3.36%~10.42%;其中,总体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大学生、学生儿童、三级医院和异地就医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9%、31.41%、13.39%、13.01%和23.7%;平均住院日年均降幅在4.5%-10.26%之间。总统筹支付占比在37.82%~59.44%之间。结论:门诊大病费用增长较快;平均住院床日有效缩短;保障待遇水平应加强费用控制,减少患者就医中的不合理开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兵团2004年和2010年两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对参保人口的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与2010年相比,参保职工两周患病率由211.8‰上升到390.2‰,两周就诊率由81.6‰上升至95.0‰,年住院率由106.9‰上升至145.9‰,未住院率由19.4%下降到14.1%,经济困难是未利用住院服务的主要原因,次均就诊费用年增长率为4.1%,次均住院费用年增长率为5.7%。结论: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定程度地促进了职工对门诊及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但医疗费用增长较快,补偿水平不高,尚不能完全保障职工合理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新农合对农民医疗费用影响的五年连续追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5年追踪调查.了解新农合的实施对农民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为新农合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婺源县3个乡镇9个行政村,每村调查约70户,进行人户调查,每年调查1次.将连续5年调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农民年人均医疗费用为340.79元.其中门诊费用为164.14元,住院费用为176.65元,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2%和14.32%,次均住院费用比2005年和2006年调查结果要低.主要表现为县以上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降低;乡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新农合实施以来,婺源县农民医疗费用上升较快,但由于采取了控制措施,费用增长得到初步控制;但乡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仍在增长,应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建设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关系变化。方法:比较医共体建设前后(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人力配置、医疗服务量、转诊服务量,采用灰色关联法测算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灰色关联度及其排序。结果: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逐年增加,医疗服务量增长幅度加大,转诊服务量总体增加,但接收上级医院转诊人次逐年减少,呈负增长趋势。人力配置投入与支出关联度逐渐降低,医疗服务量次之,转诊服务量与乡镇卫生院支出关联度较医共体建设之前有所增加。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初期成效,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以改善提高,在转诊服务方面,仍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人员配置投入是乡镇卫生院支出的首要影响因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支付方式下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及变动趋势,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从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及费用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住院患者支付方式以社保和自费居多,商业保险较少;人均医疗支出费用中公费医疗最高,大病统筹和社会保险次之,最后是自费医疗。7年中社保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但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缓和。各种支付方式下药品费用均占较大比重。结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正逐步步入正轨,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仍有待发挥,药品费用是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今后要加快公费医疗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措施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以某地区住院患者病案数据为基础,以非慢性重大疾病为对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单病种微观层次上研究住院医疗费用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疾病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病住院费用支出能够带来更高的医疗效果,但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带来的医疗效果改善显著低于自费患者。结论认为该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降低了大病医疗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于社会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逆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生存期显著延长,然而随之带来的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已被社会关注。为此,分析医疗技术发展对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加强技术准入、应用、药品、耗材等项目的管理,对促进合理应用高科技医疗技术,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降低病人负担,有效发挥医保基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日间手术模式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机制特点。方法:将2018年度出院的854例单病种患者,分为日间组(818例)和非日间组(36例),比较两组在肿块大小、年龄、住址、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构、实际费用消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年龄、住院日、住院费用方面,日间组明显低于非日间组。加上门诊相关费用后,日间组和非日间组在实际费用消耗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日间手术开展依赖于微创技术的发展。日间手术模式能够降低与住院日密切相关的床位费、护理费、药费等费用,但由于高值耗材的使用,同时也抬升了卫生材料费用。日间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隐形社会成本支出。推行日间手术需要兼顾医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广日间手术与医保费用管控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9—2011年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和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数据库,共收集1 386条住院信息记录。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直接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09—2011年广州市多发性骨髓瘤住院患者的次均总费用分别为19 319.16、17 364.76和21 427.44元,其中个人现金支付分别为7 049.37、5 216.57和6 475.39元。年龄、医保类型、医院等级和住院天数都是影响直接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此外,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和城镇居民医保患者三年的平均药占比分别为61.92%和69.2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直接医疗费用较高,且药费是主要费用来源,同时城镇居民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高于城镇职工医保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方法:应用机构数量等7个指标分析其资源配置状况,应用门急诊人次等2个指标对其服务量进行分析,应用次均门诊费用等8个指标分析其费用情况,通过不同类别机构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2013年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机构的整体情况,并对2011—2013年高端社会办医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目前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机构资源配置水平偏低,规模化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医务人员结构欠合理;高端社会办医机构服务总量虽迅速增加,但仍远低于公立医院特需服务量;高端社会办医机构医疗费用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结论与建议:当前上海市高端社会办医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前景广阔。高端社会办医应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管理能力、人力队伍建设、品牌发展等方面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