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预防、控制泸州市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生,为当地政府制定尘肺病防治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2006—2018年泸州市新发尘肺病相关数据,分析尘肺病患者的各类分布特征和发病趋势。
  结果  2006—2018年泸州市共报告新发尘肺病2 356例,其中壹期尘肺病1 994例(占84.6%),贰期尘肺病276例(占11.7%),叁期尘肺病86例(占3.7%);男性2 352例(占99.8%),女性4例(占0.2%);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矿业、私有经济、小型企业;尘肺病以煤工尘肺为主2 055例(占87.22%),其次是矽肺280例(占11.88%);统计工种以矿山主要工种为主,有1 988例(占84.4%)。以最初接尘时间计,以1998—2007年为主,有1 015例(占43.1%),2008—2013年有532例(占22.6%),2013年之后仅有9例(占0.4%);实际接尘工龄以5 ~ 9年最多,有732例(占31.1%),其次是10 ~ 19年,有697例(占29.6%),实际接尘工龄 < 5年有487例(占20.7%),其中叁期16例;尘肺病发病逐年增加,特别是2009年和2013年急剧上升,2013年后逐年下降;接尘工龄 < 5年劳动者新发尘肺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在2006—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年之后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患者在贰期、叁期占比明显低于其他尘肺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接尘工龄患者尘肺病期别分布不同(P < 0.01),其中接尘工龄越长,贰期、叁期尘肺病期别患者占比越多。
  结论  2013年后泸州市尘肺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但仍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尘肺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2011—2020年云南省的职业病新发病例,统计分析病例的病种、地区、行业分布等情况。结果 2011—2020年云南省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3 89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报告新发病例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92.42%、5.83%和0.51%;男性病例所占比例(98.97%)远高于女性(1.03%);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6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7.42年;报告的职业病新发病例从2011年起逐年增高,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病例地区分布前3位分别为楚雄州、昆明市、昭通市,行业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以小型企业和私有经济为主。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是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的主要病种,职业病呈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聚集性分布,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是职业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
杨丽莉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44-1245
目前,中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人。截至2005年全国尘肺病累计发病607570例,占该年度职业病报告例数的75.11%,今后估计每年新发尘肺病人可能达10万例,10年后尘肺病人可能超过150万例。尘肺病已成为危害职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如何做好尘肺病人的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不仅是工伤保险工作的需要,也是维护职业病患者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四川省职业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职业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2012—2022年四川省确诊的职业病新病例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川省2012—2022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32 827例,其中尘肺病31 047例,占94.58%;噪声聋966例,占2.94%;职业中毒497例,占1.51%。职业病病例在乐山、巴中和达州等市分布最多,行业类别以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为主。2022年全省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2年下降73.5%,其中尘肺病降幅达76.1%。结论 四川省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尘肺病新发病例数显著下降(χ2=414.001,P<0.05),噪声聋有增长趋势(χ2=491.926,P<0.05),应制定分类监督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摘要:对2006—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6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335例,历年发病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职业病分类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石棉肺和矽肺占新发职业病63.88%;病例主要集中在70~岁年龄组和30~年工龄组;行业分布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主。提示朝阳区高发职业病为尘肺病,其中多数病例为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在关注在岗工人职业健康问题同时,也应加强对离退休人员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6.
牛侨 《健康向导》2013,(3):14-15
2009年发生的开胸验肺事件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尘肺的发生和预防。2006年全国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其中尘肺病8 783例。2007年全国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为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万余例,尘肺病1.4万例。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2011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9879例,其中尘肺病26401例,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尘肺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至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已达67.6万例,死亡14.9万例,现患52.7万例,且每年新发病例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珠三角某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职业病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中珠三角某市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据,通过Excel工具描述新发职业病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病病种构成、人群分布、行业分布和发病趋势等。结果 2011—2020年该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704例,男性645例(占91.62%),女性59例(占8.38%)。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最多(213例,占30.26%),其中手臂振动病202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12例(占30.11%),其中噪声聋211例;尘肺病184例;职业性慢性化学中毒75例(占10.65%),其中慢性苯中毒43例;职业性肿瘤和职业性皮肤病各8例(各占比1.14%);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例(占0.57%)。从2015年开始职业病新确诊病例呈现上升趋势,到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该市新发640例4类主要职业病(手臂振动病、噪声聋、尘肺病、慢性苯中毒)的行业分布主要为制造业(576例,占90.00%)和采矿业(46例,占7.19%)。制造业行业中,发病前三的行业(中类)依次为:文教、工美、体育及娱乐用品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2008—2021年宜兴市新发职业病458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0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5例、职业性化学中毒21例、其他职业病11例。各年度职业病病例数波动较大,病例呈现明显地区聚集性,主要分布在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职业性尘肺病病例主要来自国有和集体企业,其余种类职业病以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06—2019年间南京市新发尘肺病主要特征及生存状况进行描述,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9年全国职业病和职业卫生报告系统报告的企业归属地为南京市的尘肺病新发病例,对病例进行分析和随访。
  结果  共收集尘肺病新发病例195例,其中初次诊断主要为壹期(占80.0%);病种以矽肺(占62.6%)、电焊工尘肺(占11.3%)、煤工尘肺(占9.7%)为主。2014—2019年历年发病率分别为每万人13.9、5.6、1.8、2.0、1.4、1.6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诊断病例最多,为25例;栖霞区病例数最多,为52例;男性、60~69岁年龄组、20~29年工龄组高发,占比分别为91.8%、33.3%、35.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大型规模企业、中型规模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病例数较多,分别为27例、25例、59例、70例、161例。其间南京市尘肺病病死45例,病死率为23.1%。
  结论  南京市尘肺病防治形势整体可控,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重点病种、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以及重点企业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朱晓敏  林怡  章文豪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360-1362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南京市新发职业病发病状况,为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8年南京市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个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职业病例数、病种、分布进行描述。 结果 南京市2009-2018年共计发生605例职业病,其中职业性化学中毒累积报告342例,占56.53%,以二硫化碳中毒为主,共194例,其次为汞中毒98例,主要分布于化工、电子行业;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共计报告135例,占22.31%,以矽肺为主,共计82例,职业性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地质矿产和煤炭行业;职业病病例总数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2009年病例数最多为138例(占22.81%),2018年最少为17例(占2.81%),职业性化学中毒例数逐年减少由2009年的121例减少到2018年的3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例数基本稳定。 结论 南京市的职业病防控工作发挥了良好作用,近10年来职业病发病例数逐年降低,但职业性尘肺防治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