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医药认为一切疾病皆是"毒"所致,有"无毒不生病"之传,故驱"毒"是治病的关键。通过追溯苗医中"毒"的来源、分类、特点及致病区别,了解结直肠癌在苗医中的病名、分类及"毒"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驱"毒"治疗结直肠癌的原则及内外治法,并根据临床驱"毒"用药情况分为无毒祛毒、补惠攻毒、以毒攻毒探讨抑制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为今后临床深入研究苗医药驱"毒"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更好的科学方案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毒"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也是癌症等顽疾的重要成因。章永红教授临证常从"毒"解析癌症,并从"毒"施治癌症,认为癌毒的形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毒攻毒治法即运用有毒药物攻解癌毒,则是治疗癌症的核心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认知度。以药之"毒"攻癌之"毒"固然成效明显,然亦不可妄加用之,临床选用应强调有据、有度并合理配伍,把握癌症中的正邪关系,权衡施治,方能最大程度地解除癌毒,并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李强  程诚  何平  高寒  郑艳芳  方志娥  王英豪 《中草药》2022,53(1):270-277
基于临床中药安全观的"毒"-"效"药物研究及实践的视角和观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以《本草图经》为例,探究毒效相关的理论基础及科学实践认知。主要从"毒"-"效"中药的涵变及认识发展变化、"毒"-"效"与《本草图经》及药味分析、基于"毒"-"效"的《本草图经》药味的认识发展变化、临床中药安全观及实践方面来研究以《本草图经》为例的"毒"-"效"药物理论基础及实践转化情况,主要从毒效相关、毒效转化、毒效同质、毒效衍化、毒效安全/警戒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进而为"毒"-"效"相关的科学内涵认知及实践转化,尤其是"毒性"药物的研究及临床安全/警戒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临床可从"毒"论治帕金森病,通过对"毒"邪的认识、来源等讨论,提出帕金森病的解毒原则及治法,并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论证了帕金森病从"毒"论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以"中气升降"立论,在生理、病理上阐释人体气机变化,认为气机升降失常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治疗上重在调理脏腑气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创"癌毒"理论,认为恶性肿瘤根本上是由于感受癌毒而发病,具体包括热毒、湿毒、瘀毒、痰毒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气机升降失常是癌毒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消癌解毒中充分考虑调理气机的重要性。因而临床上将中气理论和癌毒理论有机结合,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及证候学专著,在毒邪致病方面首次比较详细记录,"风毒"、"寒毒"、"热毒"、"水毒"、"湿毒"、"痰毒"、"恶毒"、"蛊毒"、"草毒"、"药毒"、"酒毒"、"兽毒"、"蛇毒"、"厉毒"、"斑毒"、"虫毒"、"气毒"、"鬼毒"等30余种毒邪名称及病因病机和相应证候,涉及临床44个病名,为毒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浊毒"理论治疗不同症型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乙型肝炎分为以"浊"为主型、以"毒"为主型及"浊毒"并见型,予以不同方剂辨证论治。结果:运用"浊毒"理论治疗不同症型病毒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结论:"浊毒"理论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伏毒”新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伏邪"及"苛毒"发病说为依据,提出"伏毒"论,认为"伏毒"以伏而不觉,发时始显为特点,正虚是毒伏的基础."伏毒"既可外受,亦可内生,涉及外感内伤多类疾病,特别是对急难病症的辩治,"伏毒"论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症"或"风湿病"的范畴。本文在分析了毒的含义、毒的产生、毒邪致病的证候特点基础上,从古代文献、临床及现代医学研究寻找到从毒论治RA的依据,并结合临床系统阐述了从毒论治RA的治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发现,本病与"浊毒"关系密切,"浊毒"既是脓毒症发生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也是决定本病预后转归的关键因素,从"浊毒"论治脓毒症,可为临床辨识脓毒症,提高脓毒症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冰  林志健  张晓朦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0):2017-2020
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以"毒"为核心,其萌生、发展与实践是围绕着中药"毒"展开的。中药"毒"有着丰富的含义,受药物、临床使用、患者体质三方面因素的调控。随着对"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家辨证看待中药的"毒",对中药"毒"的应用、防治都愈发完整。该课题组梳理大量古籍文献,提出了传统中医药"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警戒思想理论框架,全面地反映了中药安全用药的学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临床尚未解决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鉴于在临床表征、发病特点等方面,MIRI发病与"内毒"致病相似,故内毒理论在MIRI的辨证论治中有着重要指导价值.文章从"内毒"的含义与致病特点出发,结合前期研究,详细分析了内毒致MIRI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并提出对于"内毒"致MIRI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毒邪"理论为切入点,对中风病中"毒邪"的概念、致病特点、发病机制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中风病的解毒原则及解毒的8种具体方法,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具有特异性与针对性药物以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突破了传统的风、火、痰、瘀等病因论治观点,论证了从"毒邪"论治的可行性,认为中风毒邪学说是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陈尧  黄学武 《新中医》2013,(2):8-10
"癌毒"理论对于中医肿瘤学界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肿瘤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等不同角度阐释"癌毒",提出"癌毒"为一类尚不明确,但又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癌毒"现于脏腑,则发肿瘤。肿瘤临床症状反映"癌毒"的两面性,从而在"癌毒"理论指导下治疗肿瘤应重视防毒和控毒。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提出"毒蕴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从毒蕴血瘀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了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机制,提出治疗应根据"毒蕴"、"血瘀"的偏盛,采用解毒化瘀、通络止痛为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或杂气瘟疫,感毒化热;或毒邪内生,热发于外。中医"毒热"理论与毒热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彼此深度融合,毒热理论可用于理解指导治疗现代临床疾病。临床实践中,不应将西医炎性疾病同中医的"热毒"相等同,可将其放在中医"毒热"的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据毒热具体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浊毒致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金仓 《河北中医》2013,(5):671-672
浊毒学说是李佃贵教授提出的全新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浊毒学是研究中医浊毒学说及其应用的临床学科,引领当今学术潮流。何谓浊毒?毒者,所谓能害人者也;浊者,非清之物也。统而论之,凡非清且又能害人者即为浊毒。何谓郁?郁者,情志不畅达之谓也。临床所见"浊毒致郁"、"郁生浊毒",二者常相兼并见,互相影响。笔者深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中医归属于"颤证"范畴,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之一。其病机复杂,属脑系疑难杂症,病理变化之一是出现异常聚集的低聚a-突触核蛋白,病变范围波及全身多个系统,其疾病特点与毒邪致病、中医络病存在高度一致性。作者意以"毒损脉络"为切入点,试从"毒损脉络"致帕金森病理论依据、"毒损脉络"致帕金森病之病机阐述及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而"毒"贯穿于DKD病程始终,初期以"糖毒""脂毒"为主,后期"湿毒""痰毒""瘀毒"内生,故强调从"毒"论治DKD,以解毒为治疗大法,具体施以扶正解毒、除湿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根据临床辨证单用一法或合用多法治之。  相似文献   

20.
正化疗是临床上抗肿瘤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引起的毒副反应常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使得患者无法坚持化疗,最终影响到整个治疗进程。中医药与化疗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强,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就中医药改善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运用概况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化疗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化疗药属于外来之"邪毒"、"药毒",在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