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改进前2014年1月~2016年1月儿科急诊患者,急诊动脉血气分析250例,检测准确病例190例,准确率76%(检测结果与临床相符、检测仪器无显示*号),分析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综合改进措施后,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急诊动脉血气分析250例,观察改进后的效果。结果患儿本身因素,护士操作因素,仪器因素均是导致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因素,主要包括患儿的情绪状态、采血者技术的水平、采集器具、抗凝剂和采血量等;改进前,检测准确病例190例,准确率76%,改进后,检测准确病例245例,准确率98%。改进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儿科急诊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不仅包括患儿自身因素,还包括检测人员的操作和仪器因素,其中护士的不适当操作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关键因素,对以上几种因素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急诊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床边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ICU住院患者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1 922例,直接穿刺动脉或通过留置测压管采集标本,进行床边血气仪分析,分析临床资料找出影响结果的分析前因素。结果:动脉测压管采集标本共1 044次,全部一次检出结果,成功率为100.00%。直接穿刺动脉采集标本共878次,有76次标本未能一次检出结果,一次成功率为91.34%。结论:患者采血时的状态、采血部位、采血器具和采血环节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控制分析前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血气分析在临床它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和氧代谢情况,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是重要的监护手段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除了其标本的采集技术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之外,实验室在检测标本时也需要重视很多细节情况,操作不当也同样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就实验室在检测血气分析过程中注意的关键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郑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422-423
目的分析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法、手工法分别对1500例尿液进行测定并比较,给予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干化学法在对尿蛋白、隐血、白细胞方面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干化学法检测敏感性高,但影响因素较多,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糖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检验、患者及医源性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尽可能排除影响血糖检测的不利因素。结果多种因素对血糖检测有明确的影响。结论排除多种影响因素可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析影响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主要因素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儿科收治的行肺功能检测的患儿120例,总结分析影响监测的因素和干预措施。结果多种因素影响肺功能检测的准确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使患儿积极配合监测,确保检测的准确性。结论肺功能检测成功的关键是明确肺功能检测的影响因素并积极正确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控制措施,为提高临床免疫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免疫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和试剂准备等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经分析,标本质量、检测人员素质、试剂平衡时间、检测温度和湿度、洗液更换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临床免疫检测的准确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洪雁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78-379
<正>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其他临床检验一样,对于保证各种免疫检验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准确性以及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找出相关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对提高多种疾病的准确有效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此,笔者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检  相似文献   

9.
马志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47-548
目的探讨影响血气标本误差的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观察及分析65例患者错误的血气标本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标本溶血、误刺入静脉、空气进入血样等因素成为影响血气标本误差的主要因素。结论有效的控制标本溶血、误刺入静脉、空气进入血样等因素,才能正确的得到血气标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体检者145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检测结果及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该组体检者中具有传染性的大三阳占2.40%(35/1457),小三阳占8.92%(130/1457),双阳占1.24%(18/1457),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样本的采集及处理,试剂的影响,操作因素的影响。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有重要作用,应尽量排除影响因素的干扰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血气分析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95+99-95,99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临床标本质量保证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本科室近年来血气分析标本,对各标本质量评估,然后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动脉血在短时间内(15min)加入适量抗凝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且仪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检测结果正确率可达到100%。而送检标本与标本质量保证标准有偏差的检测结果正确率仅为60%。结论:影响测定的因素较多,从标本的抗凝剂量、采取部位、存放温度、送检时间、及仪器的分析等。要正确保证血气分析质量从而为医师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动脉血是血气分析的标准血清。然而影响动脉血气标本测定值的因素很多,如肝素的用量、血液的稀释度、气泡等。另外测定时间对血气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收集了90例各类住院患者的血气标本,对测定时间与血气分析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总结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血液细胞检测的102例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 经调查分析发现,血液标本不同的稀释比例、温度及放置时间等,都会造成血液检测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检测结果数据出现一定的偏差,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数据结果可能会由于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影响最终的检测质量.因此,在开展血液细胞检测时,应严控过程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切实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刘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189-190
目的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检验科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进行血气分析检验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的结果受患者状态、标本的采集以及存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树立起质控意识,严格把关,做好标本采集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检验质量。方法通过对血常规检测影响的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结论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才能使检验结果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拟对血气分析中检测的电解质与常规生化检测的电解质作对比分析,观察两种仪器测定电解质的差异。方法:对50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动脉血,采用血气分析仪分析动脉血电解质,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电解质。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高于血糖血气分析仪血钾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氯的检测结果高于血糖血气分析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仅作为参考,电解质测定的结果还是以生化分析仪检测为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根据研究结果 ,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条件等。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临床中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评价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归纳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体检人员中,合并传染性的大三阳占有率为2.08%(2/96),小三阳占有率为9.38%(9/96),双阳占有率为1.04%(1/96),对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干扰因素进行收集与处理,常见的有试剂因素的影响、操作行为因素的影响等。结论对乙型肝炎两对半进行检测,在查出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尽可能的剔除干扰因素进行辨识。  相似文献   

19.
血氨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蛋白质代谢产物检测项目之一,由于目前临床血氨检测的标本量较少,且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相关人员培训不到位则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大、准确性差,从而严重影响临床的诊疗工作。本文对影响血氨检测结果的因素作一综述并提出改进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敏  丁翠芳 《淮海医药》2014,(4):403-404
目的:做好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全程护理,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456例次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8例次桡动脉采血成功317例次,11例次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或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股动脉采血117例次成功109例次,有8例次误采静脉血;标本凝血5例次,标本有气泡17例次,皮下血肿3例次。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采取合适的方法、采血过程中尽可能细心,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