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BCW理论的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当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恐惧症坦帕量表-11(TSK-11)评分、哈里斯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TSK-11评分、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01),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 基于BCW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恐动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TTM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恐动评分、膝关节功能、出院准备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恐动评分、膝关节功能、出院准备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恐动得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出院准备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恐动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联合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比较2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4.39%(P < 0.05)。观察组病人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 0.01)。观察组病人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Harri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对预后有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法,而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时间3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和随访结束时采用Herth希望量表、QLQ-C30生命质量测评量表评估病人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对比2组病人康复情况差异。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Herth希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2组病人Herth评分积极行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和希望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随访结束时,QLQ-C30量表中,功能领域评分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领域(纳差、疼痛、便秘、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托互联网+随访平台的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恐动症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2022年1—3月、4—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关节外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存在恐动症的患者各43例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进行依托互联网+随访平台的护理干预,分别在术后24 h、1周、1个月收集两组恐动症评分、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TKA术后患者1周及1个月恐动症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KA术后患者1周及1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互联网+随访平台的护理干预可缓解TKA患者恐动症水平,并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中青年冠心病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的健康教育。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和焦虑、抑郁得分。结果2组病人出院时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各维度中除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观察组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出院时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出院后3、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出院时(P < 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焦虑评分均低于出院后3个月(P < 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联合赋能教育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的健康教育中,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行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不行关节内注射治疗。评估的内容包括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休息和运动状态)、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初次下地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切口并发症。结果在休息时,术后连续5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曲线下面积低于对照组(424±32 vs 515±39,t=11.41,P < 0.01)。术后第1天、2天观察组的各个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初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可以对病人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CSM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入路、病变节段、基础疾病情况、护理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度(ROM)变化、生活质量(QOL)、并发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1),JOA评分和ROM均明显升高(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 <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护理后2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有效改善CSM病人术后康复水平,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QOL指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配偶参与式注意力及言语听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给予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与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评价2组病人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 结果 出院后3个月复测,观察组与对照组MoCA中位值分别为23.0(17.0,25.0)与19.5(16.0,2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敏感性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上述维度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 < 0.05~P < 0.01)。 结论 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言语听觉反馈训练方案可显著促进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康复,改善神经心理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微创全关节置换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干预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个性化功能锻炼。比较2组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以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1、3、5天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ADL评分(P < 0.05~P < 0.01),干预组出院日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术后1个月ADL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个性化功能锻炼应用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能促进病人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对膝前痛(anterior knee pain,AKP)病人症状和不同诱因的康复作用。 方法选取AKP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病人进行Kujala评分(anterior knee pain scale,AKPS)和常见功能动作疼痛的VAS评分。 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AKPS评分和日常生活、屈膝久坐、上楼梯、下楼梯、下蹲、慢跑动作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病人AKPS评分和各项VA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 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 0.01),除屈膝久坐VAS评分外,其他各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 0.01)。 结论股四头肌拉伸训练对AKP病人临床疼痛症和功能受限有较好改善效果,对于常见诱因亦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可作为临床上AKP病人康复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在儿童腺扁桃体切除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行腺扁桃体切除术的26例患儿为观察组,2019年行腺扁桃体术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依从性,并比较2组儿童干预前后各时间点阻塞性睡眠障碍问卷(OSA-18)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较差者有8例(26.9%),依从性较好者有18例(73.1%).2组儿童OSA-18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均高于手术前(P<0.05~P<0.01),且观察组在总分、睡眠障碍、身体症状和白天功能维度得分均呈现递减趋势(P<0.01);干预前2组OSA-18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睡眠障碍、身体症状和对照顾者影响维度,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情绪不佳和白天功能维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除白天功能维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能够改善儿童腺扁桃体术切除术后睡眠障碍、身体症状和情绪问题,值得在临床护理干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瑶  周柳晓  徐欢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202-1205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应用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的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行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 < 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1)。治疗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1周与治疗前相比较,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周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5)。在膝关节功能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68%,对照组为64.58%,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491,P=0.004)。  结论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对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其中28例病人接受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32例病人接受骨水泥型假体THA术治疗,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HS)及骨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双下肢不等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前,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HHS评分、WOMAC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前、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切实可行,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假体稳定性较高,双下肢等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季芳  卜杨  夏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619-1622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视频、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比较2组心理应激状态、自我护理能力。 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胰腺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健康管理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EC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健康管理组健康责任、运动、营养和压力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出院后3个月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且出院后1个月高于干预前(P < 0.01)。结论基于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带襻双钛板(Tight Rope)置入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 选择40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RockwoodⅢ型27例,Ⅳ型13例。其中20例采用关节镜辅助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设为观察组;2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设为对照组,均随访24个月以上。记录2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24个月肩关节系统(UCL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术后24个月末参照UCLA评分评估综合疗效。 结果 观察组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24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前2组VAS评分、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24个月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24个月,2组手术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辅助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牢固固定脱位肩锁关节,降低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