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萍 《中外医疗》2010,29(11):65-65,67
目的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加深认识,以便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对1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复习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升高,血浆肾素活性下降,二者比值升高,均支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患者手术后病理提示为肾上腺腺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通常的诊断方法需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率。大部分原醛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恢复正常,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血钾水平逐渐升至正常。本病治愈率较高,复发率低。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应正确的早期诊断,明确病因,规范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杨清波  翟哲民 《医学综述》2014,(11):2038-204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已>1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取决于其特殊亚型,分型诊断非常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磁共振成像、闪烁扫描术和肾上腺静脉采血。对所有确诊患者均应做肾上腺CT扫描,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和定位的金标准。该文将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这种继发性高血压长期作用可以造成靶器官的损伤,大部分PA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本文主要从醛固酮的发现、分型、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根据不同PA类型和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PA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刘红  秦映芬  伍民生 《广西医学》1999,21(4):781-78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约占所有高血压病因的2%左右(1,2)。因其可以手术治疗,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能减少误诊,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80年12月~1998年4月共收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9例,其中手术治疗21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因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也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院1998—2008年间收治PA患者70例,我们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大病因[1]。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写为原醛症,即PA)被认为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原醛症的患病率在高血压患者中占10%左右,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几乎占20%[2],而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占到14%-21%[3]。大量证据表明,过量的醛固酮可促进血管、肾脏和心脏损害以及代谢综合征,此外,临床研究已证实,原醛症与心脑血管病及血压升高风险的增加相关[1]。尽早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正确、精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提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区别于高血压,经B超成CT,以及早期诊断可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以高血压、低血钾、高血浆醛固酮、低肾素活性为特征,近年其发病人数有增高趋势。以往文献称PA占高血压人群的0.5%~2%,但近年国外及国内学者均报道其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占高血压患者的5%~9.5%,这与相关诊断技术的提高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靶器官损害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剑梅 《医学综述》2013,19(7):1226-122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也是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由于高醛固酮血症及低肾素活性的影响,水钠潴留及血管内皮的炎症改变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及心脏、脑、肾脏靶器官损害,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关于PA患者的治疗,降低血压、治疗高醛固酮血症、盐皮质激素受体、手术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都是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10%~20%,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心、脑等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而此类高血压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PAC/PRA比值(ARR)是PA的一个敏感筛选指标,也是评价PA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探讨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测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药物、盐负荷和体位的影响,对提高ARR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对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延误诊断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肾上腺自主分泌醛固酮增多所引起的,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年轻女性发病居多,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仅有高血压而无低血钾表现者极易漏诊。近期我科收治长期在院外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原发陛醛固酮增多症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相应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与站立位下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以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类似,但在PRA、PAC、ARR水平等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初步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PA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导致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多数患者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得以改善,但有少部分会出现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降低.本文就1例醛固酮腺瘤患者术后出现eGFR下降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15.
46例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者43例(93.48%),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2.17%、17.39%、80.44%;伴肌无力、乏力或肢端麻木者23.52%。平均血钾浓度为(3.37±0.38)mmol/L,其中低钾血症者26例(56.52%);低血浆肾素活性者37例(80.43%),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者38例(82.62%);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为93.48%。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少于60%;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顽固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中的5~20%,顽固性高血压中以继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率高。继发性高血压病常见病因有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呼吸睡眠障碍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1955年Conn教授首次报道,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A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总结18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A的临床表现以高血压为主,其次为低血钾,B超诊断敏感性低,13例醛固酮瘤患者经手术治愈,3例醛固酮病患者及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手术治疗可使醛固酮瘤患者得到治愈,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轻、中年高血压病人应严格进行PA的相关检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8.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21,43(21):2279-228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的心、脑、肾等高血压靶脏器损害更为严重,而早期发现和规范化的诊治可使PA患者通过肾上腺切除手术或特异性药物治疗获得治愈或良好控制,降低心血管风险。本文就2016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指南》和中华医学内分泌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0版)》,结合近年在PA领域开展的研究成果,就PA的诊治现状、筛查和规范化诊断及治疗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0例,空腹采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并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其中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再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并行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460例患者中,ARR>25者56例,经肾上腺薄层CT扫描、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48例。ARR应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10.43%,诊断符合率为85.71%。48例患者中合并低血钾者18例,占37.5%。结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临床的应用可使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疆高血压住院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状况,从而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提供流行病学支持。方法选取1997年-2005年所有高血压专科的住院患者4 642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3例,其诊断标准采用: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 095例。均按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确诊。统计学方法采用95%可信区间(95%CI)及t检验。结果在新疆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为88%(87.4%,89.3%),在不同民族间哈萨克族检出率最高92%(97.7%,96.6%);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2%(1.4%,2.2%),其中男性为2%(1.7%,2.9%),女性1%(0.9%1,.7%),在不同民族间汉族2%(1.7%,2.5%)及回族2%(0.1%,3.2%)较高,维吾尔族1%(0.3%,1.5%)随后。原发性高血压平均年龄为54.36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平均年龄为45.20岁,两者间在年龄构成上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2%,其患病年龄低于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