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 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5 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及痰标本 ,其中 32例为肺癌 ,2 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 ,PCR扩增后 ,产物经电泳 EB染色 ,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 ,1 4例 ( 4 3.8% )在 p1 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 ,其中 9例 ( 64.3% )在相应的 BALF中检出甲基化存在 ,5例 ( 35 .8% )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出甲基化存在。良性肺部疾病 2 4例 ,其中肺囊肿 1 0例 ,肺结核 1 4例 ,无论在手术切除标本还是 BALF和痰标本中均未检出 p1 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 :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 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 ,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组织多肽抗原(TPA)含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初次确诊的肺癌和3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BALF中TPA含量,并与血清中含量比较,采用ROC曲线确定BALF中TPA的阈值。结果:肺癌患者BALF中TP含量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P<0.05),BALF中TPA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67%。肺癌患者BALF中TPA含量显著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1)。结论:BALF中TPA的检测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进行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研究其可行性.方法40例食管组织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包埋、脱蜡、DNA样品制备和亚硫酸盐修饰后进行PCR测定.2例MSP阳性的冰冻甲状腺组织以70%酒精、丙酮和中性福尔马林分别固定及石蜡包埋后,非甲基化引物PCR扩增,比较不同固定剂的MSP效果.结果石蜡包埋食管组织MSP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的冰冻组织MSP检出率相同,三种常用方法固定的甲状腺组织均能获得理想的MSP效果.结论MSP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和肺泡灌洗液(BALF)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肺癌相关抗原(LCA)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肺癌组(57例)和对照组(29例)患者的病变部位 支气管和肺泡灌洗,将回收的BALF分别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了DNA分析和用多株肺癌牧场卉性单克隆抗体及金标记免疫斑点法检测LCA《结果:以异倍体细胞阳性为诊断肺癌的标准,敏感性为45.61%,特异性为93.10%,正确性为9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检测在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24例肺癌、103例支气管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支气管灌洗液(BLF),进行MMP-7 mRNA表达检测,并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相比较。结果肺癌、气道良性病变BLF中MMP-7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2%(30/124)、18.4%(19/103),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295)。肺癌患者BLF的MMP-7 mRNA表达强度与患者有无吸烟史均有明显相关性(t=2.666,P=0.011),与性别、年龄,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大于0.05)。124例肺癌中其中113例有明确的病理诊断,这113例肺癌患者BLF的MMP-7 mRNA联合细胞病理学阳性率为83.3%(48/113),高于单纯细胞病理学阳性率23.9%(27/113)或MMP-7 mRNA阳性率22.1%(25/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10.704,P=0.003、0.001)。结论 BLF的MMP-7 mRNA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端粒酶活性、P53基因变异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6例肺癌患者与8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BALF,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PCR—SSCP法进行端粒酶和P53基因检测,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活检和刷检。结果①实验组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2.56%和32.56%,均高于对照组的4.48%和0(P〈0.01);②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和P53基因突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央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34%,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为86.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阳性率75.76%,高于常规纤支镜检查阳性率45.45%(P〈0.05)。结论①肺癌患者BALF端粒酶活性与P53基因变异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②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P53基因突变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③BALF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变异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51例支报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肺癌,结果与支这镜惴片、组织切片检查(TBLB)结果比较,认为BALF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肺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PCR-ELISA)对36例肺癌和32例支气管,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肺癌患者BALF细胞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83.3%(30/36),支气管,肺良性疾病BALF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6.6%(2/32),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是肺癌诊断的标准志物之一,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基化特异PCR方法对p16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肺癌、结肠癌组织中p16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特异扩增分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两种状态。结果:p16基因在人胚肺组织处于非甲基化状态;在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801-D)呈甲基化状态;在检测的肿瘤标本中,60%肺癌组织及70%结肠癌组织出现甲基化状态。结论: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是肺癌、结肠癌组织中p16基因异常形式之一,有可能成为肿瘤分子诊断的重要标志,MSP方法有临床普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47例胃癌组织标本中,22例(46.2%)在p1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47例癌旁组织标本中,28例(58.6%)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胃癌患者组织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具有潜力的胃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甲基化异常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粘膜组织应用甲基敏感酶(HpaII)和甲基非敏感酶(MspI)酶切,结合PCR扩增技术,对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的二核苷酸胞嘧啶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2异常甲基化分别为5例(25%)和9例(45%),正常组织未发现甲基化异常;14例高甲基化标本中,中分化胃癌4例,低分化7例,高分化1例;有2例存在外显子1、2同时甲基化异常,二者均为低分化胃癌,进展期胃癌(Ⅲa、Ⅳ期各1例)中1例呈现泳动易位;外显子2甲基化异常多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异常可能会造成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失去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导致胃癌发生与进展;外显子2高甲基化与临床进展有关,可能为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14.
诱导痰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82例肺癌患者诱导痰和对应肿瘤组织以及2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RASSF1A,p16和DAPK3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肺癌病理组织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63.4%,59.8%和58.5%,对应的诱导痰三者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4.9%,48.8%和51.2%;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甲基化检出率均为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在中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明显低于低分化和未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而p16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上述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检测3种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73.2%。结论:联合检测诱导痰中RASSF1A,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可能作为诊断肺癌及评估预后的简便有效的指标,并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诱导痰RASSF1A, 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
甲基化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诱导痰中RASSF1A, 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82例肺癌患者诱导痰和对应肿瘤组织以及2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RASSF1A, p16和DAPK 3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肺癌病理组织中RASSF1A, 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63.4%,59.8%和58.5%, 对应的诱导痰三者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4.9%,48.8%和51.2%;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甲基化检出率均为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在中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明显低于低分化和未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而p16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上述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检测3种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73.2%。结论:联合检测诱导痰中RASSF1A, 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可能作为诊断肺癌及评估预后的简便有效的指标,并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呼吸道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标本进行多重PCR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6~2009年本院住院的15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用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30例同龄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所有儿童24h内接受标准的纤维支气管镜介导的支气管肺泡灌洗。用多重PCR检测灌洗液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嗜衣原体。并用细菌培养等常规方法对这些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细菌学诊断方法显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嗜衣原体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分别占14%,21%,3.2%,和0%。而应用肺泡灌洗液多重PCR这种诊断方法,这些病原体在这些病人中分别占了28%,47%,4%和1%,其敏感性分别为87%。90%,100%和0%,特异性分别为81%,64%,100%和99%。在104位检查前服用了抗生素的支气管镜检患者中,肺炎链球菌通过细菌培养来确诊占2.9%,而通过多重PCR则为31%。在对照组中多重PCR鉴别肺炎链球菌的比例为17%.流感嗜血杆菌为40%。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合多重PCR能够有效的用来鉴别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嗜衣原体,这在已经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均为正常表达(45/45,100%),间变和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4%(38/45)和91.1%(41/45),3者间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3,P<0.001).p16蛋白表达异常的41例癌组织中,纯合型甲基化发生率为80.48%(33/41),杂合缺失发生率58.53%(24/41),不缺失发生率41.46%(17/41),均高于p16蛋白表达正常的癌组织.结论:该地区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主要通过纯合型甲基化失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16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肺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7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47例对应癌旁组织中DNA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同时收集吸烟等环境暴露资料。结果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44.7%,高于癌旁组织的17%(P〈0.01),p16基因甲基化好发于鳞癌(P〈0.05),在鳞癌中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p16甲基化和吸烟在鳞癌中高度相关(P〈0.01)。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鳞癌的形成,且与吸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