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宫缩痛是指新产后小腹部发生阵发性的疼痛,哺乳时疼痛加重,可伴有大量汗出、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甚至恶心呕吐、大便干结、乳汁少、恶露色黯有块等症状。2008-2011年,笔者应用温灸盒灸法治疗产后宫缩痛收到较好疗效,不仅止痛快速,而且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在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正常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宫缩痛患者中抽取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产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少量保留灌肠缓解产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在产后进行疼痛评分,观察产后宫缩痛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宫缩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的疼痛程度,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后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宫缩痛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宫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12h、24h、48h疼痛程度和焦虑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12h、24h、48h疼痛程度和焦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对产后宫缩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散结定痛汤治疗产后宫缩痛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宫缩痛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宫缩痛时给予口服去痛片,治疗组口服散结定痛汤治疗。根据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变化情况、产后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及产后每日疼痛发作次数,并检测两组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治疗后12小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产后宫缩痛持续时间明显较短,发作次数次数明显较少(P0.05)。两组治疗前PG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GE2水平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治疗后PG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定痛汤治疗产后宫缩痛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止痛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饮食和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磁疗法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宫缩痛产妇100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去痛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即刻、24 h、48 h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耳穴磁疗法治疗产后宫缩痛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并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火灸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宫缩痛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于分娩2h后开始接受缩宫素肌注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雷火灸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产后48h疼痛程度显著减轻,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治疗后疼痛程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宫缩痛患者接受雷火灸治疗有助于其疼痛程度的减轻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阙贴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产后宫缩痛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采用神阙贴贴敷"神阙穴"和双侧"肾俞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宫缩痛的强度、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产后宫缩痛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阙贴治疗产后宫缩痛高效、安全,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产妇在顺产后常规艾灸子宫穴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产妇在顺产后不予上述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艾灸治疗前后宫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48小时宫缩疼痛缓解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0±0.93)分,对照组产后第1次宫缩痛评分(2.85±0.94)分,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宫缩痛评分(2.80±0.93)分,治疗后宫缩痛评分(1.93±0.9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产后48小时,两组宫缩痛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PR占92.5%,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痛有良好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散结定痛汤对产后宫缩痛血瘀证疼痛程度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产后宫缩痛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促宫缩、抗炎等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产后宫缩痛时给予去痛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散结定痛汤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h、24 h、48 h、72 h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宫缩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PGE2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期间,观察组宫缩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宫缩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两组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散结定痛汤治疗产后宫缩痛血瘀证患者,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及PGE2水平,缩短每次宫缩痛持续时间,并减少宫缩痛发作次数,且并发症较少,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探讨雷火灸治疗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7例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后取随机数字,随机地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治肌肉注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72 h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火灸治疗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7):954-955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烫熨疗法对减轻顺产后宫缩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顺产后出现宫缩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按摩子宫,观察组予中药包烫熨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宫缩疼痛级别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3d的宫缩疼痛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烫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顺产后宫缩疼痛。  相似文献   

12.
正产后宫缩痛,即产后因为子宫的阵发性收缩导致的疼痛,一般多在下腹部,持续时间为2~3d~[1],且临床经产妇产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2]。由于临床一般认为产后轻度宫缩痛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以往产后宫缩痛并未得到临床重视,多以心理劝导产妇自行忍受为主。近年来随着心理伦理学和医学观念的转变,不仅需保障产妇生产的医疗安全,也要求减少产妇痛苦。而西医对轻度宫缩痛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对产后宫缩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产后宫缩痛产妇(选择时间:2016年7月—2018年7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中医综合护理组(研究组)。对比2组的护理总满意率、宫缩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8. 00%)高于对照组(78. 00%),且研究组的宫缩疼痛评分(3. 11±1. 11)分低于对照组(5. 32±2. 11)分,P 0. 05,差异性显著。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宫缩疼痛情况,促进产妇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产后宫缩痛产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产后宫缩痛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后1d、2d、3d的轻度疼痛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宫缩痛产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快速缓解产妇的产后宫缩痛,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产后舒适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宫缩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产妇治疗前、后的宫缩痛程度(VAS评分)、疼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水平变化,综合评价其镇痛效果。结果:对比2组产妇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对比2组产妇治疗后的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对照组产妇的疼痛缓解率为78. 0%,观察组为96. 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在中药足浴治疗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可明显减轻产后宫缩痛程度,减少宫缩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改善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水平,镇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按摩子宫穴配合心理护理对产后宫缩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顺产产妇产后除常规心理护理外再给予按摩子宫穴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80例顺产产妇产后仅给予产后常规心理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按摩子宫穴产后宫缩痛的评分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48小时后宫缩疼痛缓解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次宫缩疼痛评分(2.80±0.93)分,对照组产后第一次宫缩痛评分(2.85±0.94)分.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产后48小时,两组产妇宫缩疼痛比较,观察组CR+PR占92.5%,对照组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按摩子宫穴配合心理护理对减轻产后宫缩痛有显著效果,是一项安全无副作用,简便易于掌握,产妇及家属乐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减轻某三级中医院妇产科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作用。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在医院妇产科住院产妇产后宫缩痛疼痛评分情况,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然后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前的2015年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016年产妇产后宫缩痛在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在宫缩痛5min、10min、20min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12±1.16)分、(2.86±1.02)分、(1.93±0.82)分,均低于持续质量改进前(P0.05)。持续质量改进后临床有效率为96.67%,持续质量改进前临床有效率为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能有效降低产后宫缩痛。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1].临床中常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等治疗产后出血,但有时效果不佳,只能手术结扎子宫动脉或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对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宫缩剂效果不佳的产妇,加用一定剂量的欣母沛,同时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日出现,维持2~3日后自然消失,经产妇多于初产妇,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疼痛难忍,给产妇带来很多不适。自2010年1~8月对3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行耳穴埋籽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剧烈阵发性疼痛称产后宫缩痛,宫缩时子宫呈强直性收缩,于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刺激机体缩宫素分泌增加使疼痛加重[1]。中医学称为"产后腹痛"或"儿枕痛"[2],临床常用口服止痛药物、按摩等方法,由于止痛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母亲会担心是否通过乳汁分泌排除,影响新生儿发育,故乳母拒绝服用。亦产后多虚,腹痛拒按,或产后宫缩痛产妇及家属不重视,致使腹痛缠绵不愈,产妇恶露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