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乙肝相关膜性肾病患者小管间质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小儿肾病之间的关系已被明确 ,其主要病理改变类型为膜性肾病[1,2 ] 。但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较 ,无论在临床和病理 ,还是实验室检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肾小管间质的病理形态和功能改变上差异更为明显。本文对本院住院经肾活检诊断 38例小儿乙肝相关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表现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 ,以其了解小儿乙肝相关膜性肾病小管间质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 38例我院住院患者 ,男 2 6例 ,女12例 ;年龄 3.4岁~ 14岁 ,平均 9.6岁。所有患儿均经肾穿刺活检按HBV…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膜性肾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HBV感染在小儿膜性肾炎的致病作用。方法32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诊为膜性肾炎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物,29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HBV抗原,12例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肾组织HBVDNA,采用32Pα-dCTP标记的探针;28例应用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HBVDNA,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结果三种方法综合分析,32例膜性肾炎中,肾组织HBV抗原和(或)HBVDNA阳性者共30例,达93.74%。结论进一步证实HBV感染在我国小儿膜性肾炎起主要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范围内,约20亿人口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为高流行区,导致了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发病率在这些区域明显升高[1].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肝外多个脏器损伤,而肾脏是最常见的受损靶器官之一.1971年combers等首次发表了1例肾病理活检证实为HBV-GN的报道后,引起了国内外对该病的重视.HBV-GN可涉及几乎所有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其中以膜性肾病最常见,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本文就HBV-MN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之一 ,尤其是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的老年患者。国外报道超过 4 0岁的膜性肾病患者 ,排除继发性的原因外 ,大约 10 %左右的患者很快或在 14个月内发现相关肿瘤 ,超过 6 0岁的患者相关肿瘤的发生率高达 2 2 % 〔1,2〕。本文报道 1例与转移性腺癌有关的膜性肾病。病例患者男性 ,5 3岁 ,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1个月入院。入院时尿蛋白 ,2 4h尿蛋白定量 3.95 g ,血浆白蛋白 2 6 g/L ,血胆固醇 11.95mmol/L ,甘油三酯 1.82mmol/L ,血IgA 7.8g/L ,肾活检示膜性肾病。给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 ,…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肾小球膜性病变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统计我院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膜性病变189例。结果①特发性膜性肾病占28.57%,继发性膜性肾病占71.43%;②特发性膜性肾病平均年龄(46.24±15.31)岁,男女比例1.46:1。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5.51%;③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70.37%)、乙型肝炎(28.89%)、银屑病(0.74%)。结论我院。肾小球膜性病变以继发性膜性肾病为主;特发性膜性肾病以男性、中年多见,大多为。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和银屑病,病理分期主要为Ⅰ~Ⅱ级,病理表现中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在特发性膜性肾病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者5例(31.25%),阳性者11例(68.7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例(75.00%),慢性肾炎综合征4例(25.00%);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12例(75.00%),其中10例为非典型膜性肾病(62.50%),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12.50%),IgA肾病1例(6.25%),膜增殖性肾炎1例(6.25%);免疫荧光: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成分(C3、C1q)全阳性者11例(68.75%),部分阳性者5例(31.25%);肾组织内HBAg:HBsAg阳性者16例(100%),HBsAg HBcAg阳性者9例(56.25%),HBsAg HBeAg阳性者4例(25.00%),HBsAg HBcAg HBeAg阳性者2例(12.50%).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6.25%),显著缓解4例(25.00%),部分缓解3例(18.75%),无效8例(50.00%),总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及部分缓解)50.00%.结论:血清HBV标志物阳性不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特别是非典型膜性肾病最为多见;免疫荧光呈现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现象;肾组织中以HBsAg沉积最为常见,其次为HBcAg,HBeAg最少;无论乙型肝炎的治疗或继发肾病的治疗均较困难、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18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慢性肾小球疾病谱的构成和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肾穿刺活检的病例,分析慢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构成和不同时期疾病谱变化,同时探讨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研究共纳入6 366例肾穿刺活检病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数、平均年龄和男性比例逐年增加。IgA肾病(47.9%)、膜性肾病(27.8%)、微小病变性肾病(13.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8.0%)、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五位,狼疮肾炎(40.7%)、糖尿病肾病(13.7%)、高血压肾病(10.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9.5%)、过敏性紫癜性肾病(9.3%)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五位。IgA肾病和狼疮肾炎分别是占比最高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分别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比例逐年增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主要疾病类型,IgA肾病和狼疮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增长明显。膜性肾病的高发可能与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一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膜性肾病以来,已证实携带HBV的肾小球肾炎(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中可存在乙型肝炎抗原(HBAg,如HBsAg、HBeAg或HBcAg。特别是在明确小儿膜性肾病与HBV感染血症之间存在强相关之后,现已将HBV相关性肾炎作为一个独立疾病个体来认识。HBV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也有人提出细胞免疫、病毒直接作用等机制。近十年来,HBV对肾脏的直接作用的问题尤其受到普遍关注。现将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肾脏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狼疮性肾炎Ⅴ型(即狼疮性膜性肾病,LN-Ⅴ)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006年9月~2011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MN、LN-Ⅴ及HBV-MN的患者242例,对其中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41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完整的141例患者中IMN 93例(66.0%),LN-Ⅴ39例(27.7%),HBV-MN 9例(6.3%).与LN-Ⅴ相比,IMN在浮肿、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方面较常见;而镜下血尿又以HBV-MN中最多,其次为IMN;LN-Ⅴ有更多的肾外系统性表现.血IgG、血IgA在LN-Ⅴ及HBV-MN中升高,血补体C3、C4在LN-Ⅴ及HBV-MN中下降.病理改变均以Ⅰ期、Ⅱ期为主,系膜细胞中重度增生、免疫荧光满堂亮、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在LN-Ⅴ及HBV-MN中较常见.结论 三种膜性肾病有各自临床与病理特点,确诊需结合临床和病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01月~2019年0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就诊并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112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CKD1期患者相比,CKD2期及CKD3~5期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血尿酸水平、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小动脉管壁增厚等临床病理表现上更为严重;Logistic二元逐步回归提示年龄、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和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是eGFR <90 ml/m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尿酸对女性患者肾功能的预测优于男性。结论:年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是影响伴肾病综合征IMN患者肾功能的重要因素,血尿酸水平对不同性别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活组织病理检查(下称肾活检)在肾病综合征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10年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1009例,分析肾活组织穿刺检查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71.9%,病理类型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及膜性肾病多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占28.1%,其中居前3位的是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结论肾活检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86例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病理的特点及相互联系,认识膜性肾病的发病和流行病学特点。通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的检测,了解Treg在IMN患者外周血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IM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患者86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选择2007年~2008年IMN患者10例,随机选取与IMN患者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例,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结果:(1)86例膜性肾病患者,其中IMN68例,占80%,4例患者随访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继发性膜性肾病18例(其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4例,移植肾肾小球肾炎1例),占20%。(2)IMN免疫荧光以IgG沉积为主,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C1q沉积较IMN多(P〈0.05),并均存在HBsAg沉积,与IMN相比狼疮性肾炎C1q沉积明显增多,C4也多于IMN(P〈0.05)。(3)病理分期分布特点:Ⅱ期膜性肾病多见。(4)IMN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7.46±0.94)%,正常对照组为(6.54±1.0)%。结论:(1)根据病因分为IMN及继发性膜性肾病两种,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中老年多发,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根据病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均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IMN发病率明显大于继发性膜性肾病。(2)免疫荧光检查:IMN以IgG及C3沉积为主,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均存在乙肝表面抗原,狼疮性肾炎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C1q沉积较特发性膜性肾病明显增多(P〈0.05)。(3)IMN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较正常人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合并膜性肾病(M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1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膜性肾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7.3±17.3)岁(24~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和蛋白尿(17/17),其中肾病综合征占13/17,镜下血尿占12/17。根据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的特点,17例患者的肾脏病理可分为单纯MN组(8/17)和不典型MN组(9/17)。单纯MN组:光镜下未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电镜下电子致密物(ED)仅在上皮下和(或)肾小球基底膜内沉积。不典型MN组: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和基质节段或弥漫增生;免疫荧光除了IgG阳性外,常有早期补体成分C1q阳性(7/9);电镜下可见ED分布于上皮下和系膜区。1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接受了重复肾活检,其中1例首次活检表现为MNI期,8年后再次活检表现为不典型MN;另1例首次活检表现为不典型MN,4年后再次活检却表现为狼疮肾炎(LN)Ⅳ-G(A/C)+V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膜性肾病并非少见,是干燥综合征合并蛋白尿常见的病因。对于光镜下呈现不典型膜性肾病和免疫荧光早期补体成分阳性,电镜下有系膜区ED沉积的患者应警惕若干年后转化为隐匿性狼疮肾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小球肾炎的相关联系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最早由comkes于1971年报道,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导致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理主要为膜性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为免疫复合物介导所致。拉米夫定具有抗病毒作用,泼尼松具有抑制免疫作用,本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等量泼尼松治疗基础上,配合尿激酶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有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IgA肾病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及Sourthern印迹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BVDNA。结果85例IgA肾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15例(17.65%),肾组织HBV抗原阳性26例(30.59%),其中肾小球阳性18例(57.14%),HBcAg在肾小管和肾间质中阳性分别为9例(34.67%)和2例(7.69%);2例测肾组织HBVDNA,1例阳性;肾组织HBV抗原阳性组比阴性组临床和病理改变更严重。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与IgA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可能与不同的恶性肿瘤相关,比如膜性肾病多与一些实体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胃肠道肿瘤或前列腺癌/乳腺癌关系密切[1],肾微小病变多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关[2],肾细胞癌患者伴IgA肾病较常见[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以及淀粉样变肾病等合并肿瘤的病例也有报道.这里对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是否属于一种副肿瘤性肾病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尤其是与IgA肾病(IgAN)、狼疮肾炎(LN)间的关系,并初步观察α干扰素(αIFN)对成人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157例肾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BAg,配对比较32例IgAN,30例LN中HBAg阳性组与阴性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和42例GN中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并随访3例HBVGN经αIFN治疗的临床演变。结果IgA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程度均较阴性组严重(P<005);L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症程度较阴性组显著(P<005);HBcAg阳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阴性组差(P<005);3例HBVGN经αIFN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例起病与HBV感染有关,IgAN、LN与HBV感染有相关性,αIFN对成人HBVGN可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尿中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乙肝相关膜性肾病后,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1989年我国学者正式将本病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我们试就HBV-GN患儿尿中能否检测到HBV-DNA及其对HBV-GN的诊断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一、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993-1999年本院收治的肾病患儿经临床检测血清HBSAg或HBV-DNA阳性者32例,均行肾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活检组织HBV-DNA、HBV-Ag的检测,并运用原位杂交(ISH)…  相似文献   

19.
膜性肾病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以平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科主任 ,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陈老处方匠心独到 ,疗效颇著 ,极受病人欢迎。我在跟师抄方中对此有所感悟。兹录陈老验案 3则 ,与同道共享。1 膜性肾病Ⅰ期1.1 病例 吴某 ,男 ,2 5岁 ,1999年 3月 8日初诊。患者浮肿、泡沫尿半年 ,近日加重 ,伴腰酸乏力 ,舌红苔根白腻 ,脉弦数。血压 130 / 75mmHg ,尿RBC 0~ 2 /HP ,2 4h尿蛋白 9.96g/ 2 4h ,血甘油三酯 3.32mmol/L ,血总胆固醇10 .87mmol/L ,血清白蛋白 12 .8g/L。BUN及Scr正常。肾病理诊断 :膜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43例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间行穿刺肾活检诊断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典型膜性肾病多发生于40岁~60岁,主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性或节段性增生,肾间质灶状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及颗粒样变性、灶状刷毛缘脱落或伴灶状萎缩、裸基底膜形成,小动脉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厚。在基底膜、毛细血管壁、系膜区等部位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团块和颗粒状沉积。结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具有自身特点,临床诊断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