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者1985~1992年对8例因急性咽后壁脓肿并发急性纵隔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3~5岁。脓肿部位:口咽后壁2例,下咽后壁6例。咽后壁脓肿发生后出现上纵隔感染表现约3~5d.本组病例出现高热8例,呼吸急促5例次,颈部肿胀5例次,喉梗阻5例次,白细胞计数15×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0.80以上5例次。8例均摄胸正位片,均示上纵隔影增宽,偏右侧5例,偏左侧3例。常规行直接喉镜下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脓液排出后将输液用硅胶管一端插入脓腔深部,另一…  相似文献   

2.
急性咽后壁脓肿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急性咽后壁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咽后壁脓肿患者CT资料.结果 CT清楚显示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18例CT均表现为咽后壁软组织肿胀增厚,其中8例CT平扫示咽后壁梭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3例示宽大气-液平面,4例示咽后壁病变处异物,2例见咽后间隙积气,4例合并纵隔脓肿,2例存在食管瘘,5例CT增强扫描示咽后壁病变环形强化.结论 CT能准确评价急性咽后壁脓肿,应作为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下咽癌术后咽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第175医院耳鼻咽喉科2例下咽癌术后出现咽瘘并发症者,应用换药及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负压吸引等方法治疗。结果:2例患者瘘口均愈合。结论:负压吸引及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为治疗咽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咽后脓肿12例,经穿刺抽脓后切开排脓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朵贝氏液漱口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急性型咽后脓肿,男7例,女5例。年龄4个月~4岁零5个月,平均1岁零9个月。病程3~12天,平均5天。本组12例均有发热、烦躁、咽痛拒食、说活及哭声含糊不清,睡眠时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7例有呼吸困难,其中Ⅰ度呼吸困难3例。Ⅱ度呼吸困难2例,Ⅲ度呼吸困难1例,Ⅳ度呼吸困难1例[1]。1.2治疗方法:急性型咽后脓肿一经确诊,应及早行切开排脓术,一般幼儿无需麻醉,取仰卧头…  相似文献   

5.
我科近年来收治小儿急性咽后肢肿1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8例,除1例9岁外其余均6岁以下。1岁以内10例,3岁以内15例。病程最长20多天,最短3天。入院时,无热7例,发热38℃以下7例、38C以上4例。呼吸在每分钟30次以上7例、30次以下11例。脓肿部位除1例鱼骨卡伤致喉咽后壁脓肿外其余均为口咽后壁脓肿。右侧脓肿11例,左侧7例,合并咽旁脓肿1例。脓液细菌培养11例,其中无细菌生长3例,金葡菌5例,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各1例,住院时间最长19天,最短4天,平均9.8天。1.2诊断:入院时均摄X线颈…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道梗阻是小儿急危重症之一,处理不当,会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我院监护室自1992~1995年共收治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患儿5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7例急性呼吸道梗阻患儿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3个月9例,6个月~2岁43例,4~5岁4例,9岁1例。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7个多月(指发病至最后确诊时间)。1.2呼吸道梗阻的病因:气道异物(包括花生、瓜子、鱼骨等)36例,急性炎症(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会厌炎、咽后壁脓肿等)9例,先天性气道畸形、狭窄7例,气道内外肿瘤压迫5例(包括纵隔肿瘤1例,气管囊肿1例…  相似文献   

7.
秦贺  黄金中  龚剑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83-1884
目的:分析咽部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咽部脓肿并发纵隔脓肿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报告1例咽旁、咽后并纵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及时诊断、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及颈外径路咽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咽部脓肿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及时有效手术引流。  相似文献   

8.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发病急,病死率高。1990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8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现就诊治经验及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18~72岁。所有病例均有口咽部严重感染病史,其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牙源性感染2例,化脓性中耳炎1例,咽部异物擦伤1例,所有病例均造成咽后壁及颌下间隙感染,继而形成纵隔炎。临床表现多为咽喉部肿痛、张口受限,1~2周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高热寒战,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脓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上腹部脓肿。2.方法。8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经颈—纵隔引流…  相似文献   

9.
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2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炎32例,咽喉及食道异物9例,不明原因3例。66例中61例行颈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多联抗生素联舍治疗,5例行大剂量抗生素全身用药。63例康复,治愈率94%。3例死亡(2例咽旁脓肿合并败血症引起死亡,1例咽后壁脓肿合并心脏病死亡)。结论:颈深部组织感染一经确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脓肿形成的病例,应早日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积极控制并发症,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纵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8例纵隔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9~75岁;5例为中上纵隔脓肿,3例为下纵隔脓肿;诊断明确后均给予积极的手术引流、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愈7例,住院时间10~62d,除1例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2年吻合口复发癌穿孔的患者出现食管狭窄外,其余6例均能正常饮食。死亡1例。结论:纵隔脓肿明确诊断后应及早手术,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充分的引流;足够的营养支持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  相似文献   

11.
咽疫是全喉切除术后比较常见、治疗又颇为棘手的并发症。我科干1996年应用持续强负压吸弓I治愈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4岁。因左喉室鳞状细胞癌在全麻下行全喉切除术,放置硅胶管连负压袋作引流。术后第3天拔引流管。第5天见颈前区肿胀,原引流口有唾液排出,诊断为咽疾。立即经原引流口放置硅胶引流管改用电动吸引器(压力范围0--80kPa)作持续强负压吸引,保持负压在一40kPa左右,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鼻饲流质。引.流后第l~5天的引流量分别为50ml、40ml、10ml、oml,共维持强负压引流9天后拔管,停鼻饲流质。伤口顺利…  相似文献   

12.
周爱妹  谢少华 《现代护理》2002,8(4):323-323
双套管负压引流已被广泛应用于腹部大手术 ,尤其是肝、胰手术。目前临床应用的双套管大多仅作单纯负压吸引 ,此法易使内套管被干燥的凝血块或组织碎屑堵塞而失去引流作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我科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的共 6 0例患者 ,取得了较满意引流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均行腹部手术 ,肝癌 5 3例、重症胰腺炎 7例 ,男 5 2例、女 8例 ,年龄 2 7~ 73岁。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术后冲洗时间 3天 ,重症胰腺炎术后冲洗 3~ 15天。所有肝癌及5例重症胰腺炎术后均无腹腔内脓肿…  相似文献   

13.
颈深部脓肿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5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颈深部脓肿临床类型有:扁桃体周围肿58例,咽旁脓肿8例,脓性颌下炎2例等。合并糖尿病5例。通过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纵隔引流术,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治愈72例,死亡3例。结论颈深部脓肿确诊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伴发病和严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摄录像系统在小儿下咽、喉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摄录像系统对92例患儿进行下咽、喉部的检查。结果:发现:喉乳头状瘤8例,慢性单纯性喉炎10例,肥厚性喉炎11例,声带小结19例,声带息肉33例,喉含气囊肿2例,急性会厌炎2例,急性咽炎2例,急性喉炎3例,卢带水肿1例,喉异物(鱼刺)1例。结论:阐述了纤维支气管镜摄录像系统在小儿下咽、喉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食道异物穿孔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艳  乔晓明 《华西医学》2003,18(4):524-524
目的:探讨食道异物穿孔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分析了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2例食道异物穿孔后伴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异物种类:骨类7例,鱼刺3例,刀片1例,假牙1例,均有食道穿孔。引起颈部脓肿4例,颈纵膈脓肿3例,食道周围脓肿3例,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行食道内引流4例,颈侧切开引流4例,颈-纵隔引流3例,开胸引流2例。治愈11例,死亡1例。结论:食道异物需及时行异物取出术,一旦出现食道穿孔,应严格禁食,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及时有效地引流,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们治疗咽峡前间隙感染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5年 1月~ 1998年 10月共收治咽峡前间隙感染病人 12例 ,年龄 18~ 5 8岁 ,开口困难时间 8~ 40天。其中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继发感染者 7例 ,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感染扩散引起者 5例。脓肿切开者 4例。1 2 治疗方法 咽峡前间隙感染早期可用 2 %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局部。由于目前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厌氧性球菌、杆菌与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混合感染 ,故应给予足量的甲硝唑、青霉素联合用药。临床上一旦确定咽峡前间隙感染有脓肿形成 ,应…  相似文献   

17.
咽瘘是指唾液贮积与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使下咽、食管腔与皮肤相通成窦道,并且唾液或食物经此窦道向皮肤外溢,形成皮肤瘘。咽瘘是下咽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3.2%~38.6%。一旦发生咽瘘不仅影响预后,住院时间延长,而且增加病人的精神压力、经济负担。笔者通过对9例下咽癌术后咽瘘患者实行低负压持续吸引技术的观察,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胰腺脓肿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0例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胰腺脓肿患者行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观察及预防感染。结果3例治愈顺利拔管;6例脓肿缩小,感染得以控制,带管出院;1例死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结论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后期胰腺囊肿的重要措施,而引流管的护理,持续负压冲洗的观察及预防感染是保障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殷建军 《临床医学》2003,23(6):21-22
我科曾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咽间隙感染 6例 ,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患者 ,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62~ 70岁 ,平均年龄 66 2岁。 1例为咽后隙感染 ,5例为咽旁隙感染 ,4例脓肿形成 ,1例为咽后脓肿 ,3例为咽旁脓肿。1 2 实验室检查 :6例患者血常规WBC14 1~ 18 2×10 9/L ,N79%~ 86% ,L14 %~ 2 1% ,空腹血糖 8 3~ 16 2mmol/L ,血培养均阴性。 4例脓液培养 :溶血性链球菌 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 1例 ,肺炎双球菌 1例 ,其中 1例为混合感染。鉴于条件 ,本组未能作厌氧菌培养。1 3 临床表…  相似文献   

20.
我病区自2001-04~2005-04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6.74%,无1例死亡,观察及护理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70~79岁7例,80岁以上1例。贲门癌5例,食管癌3例。发生在早期(4内)1例,中期(4~14)4例,后期(14后)3例。进食前2例,进食后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