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A药监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B药厂于2007年8月份使用C药厂生产的批号为070603的原料药青霉素钠生产了批号为070816的注射用青霉素钠。经A药监局抽验,结果批号为070603的原料药青霉素钠酸碱度为4.7,不符合《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2.
头孢菌素C(CPC)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生物合成类似于青霉素,用顶头孢霉的分批投料发酵工艺生产。为了准确和可靠地确定发酵终点、合理补料以便最佳控制发酵过程,必须有效地监测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份、早期杂质及发酵产物与副产物比例。用全自动联机的HPLC测定头孢菌素或青霉素V方法已有报道,但均不能同时测定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主要组份CPC、脱乙酰头孢菌素C(DAC)、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  相似文献   

3.
头孢菌素C(CPC)是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抑菌作用较弱,通过侧链的修饰,活性大大增强。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图略,参见本期译文“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中的附图)显示直至异青霉素N,其合成均与青霉素G相同。加蛋氨酸可刺激合成。三肽的闭环与扩环以及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DAOC)羟化为脱乙酰头孢菌素C(DAC)均为耗氧过程。由于氧的限制,出现中间体青霉素N富集。K(?)enzi研究了葡萄糖与磷酸盐对CPC生产的影响。Zanca等指出,葡萄糖可阻遏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在葡萄糖高浓度情况下即富集青霉素N。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将青霉素钠与维生素C 配伍于葡萄糖注射液中输注。但青霉素钠与维生素C注射液能否配伍文献中说法不一。为了进一逐探讨青霉素钠在10%葡萄糖糖注射液中配伍维生素C 注射液是否合理、有效,本文对青霉素钠在10%葡萄糖、维生素C 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引言由Sakaguchi等发现的“penicin”,后鉴定为6-氨基青霉烷酸(6-APA),从而揭开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新纪元。对6-APA的兴趣是在有机化学家致力于酰化此种分子取得成功,并获得象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具有更宽抗菌谱,且于口服时具有足够稳定性的各种半合成青霉素之后出现的。生产这些半合成青霉素所需关键中间体——6-APA是通过裂解青霉素C(PenG)或青霉素V(PenV)侧链后获得的。最初曾试图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拟就临床应用中维生素C与其他一些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作一简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一、与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的相互作用青霉素钠(钾)和氨苄青霉素钠为目前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发酵进展涉及青霉素与头孢菌素C的β-内酰胺类,在抗生素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1980年世界青霉素产量共达17000吨,年产值3.8亿美元(表一),其产量和产值均大大超过了其它任一种抗生素,且目前青霉素生产仍保持很高的年增长率.对青霉素的这种需求,反映了这种抗生素没有毒性及其分子易进行增强其有效性的化学修饰.最近,青霉素的价值由于发现了可增强其作用的β-内酰胺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头孢菌素C的生产水平,从事菌种选育工作和发酵工艺研究,掌握稳定而专一的检定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顶头孢霉菌的发酵过程中,除产生头孢菌素C外,还同时形成去乙酰头孢菌素C、去乙酰氧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P和青霉素N等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常用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钠盐加于输液中静滴。文献报道维生素C 不应与青霉素钾在输液中配伍后静滴。为了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我们采用微生物检定法对青霉素钾在5%葡萄糖维生素C 输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固定化酶法已能大量地将青霉素G或V转化为6-APA,但用酶法大量地将头孢菌素C转变为γ-ACA则尚未成功.由产黄青霉菌、顶头孢霉菌、小小棒状链霉菌及诺卡氏菌等产生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头霉素共有八个生物合成反应步骤,每一步都有选择性的酶和特殊辅酶参与才能促进反应进行.第一步:由ACV合成酶使L-α-氨基己二酸(A),L-半胱氨酸(C)和L-缬氨酸(V)连成所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中间体的前体,即三肽化合物(LLD-ACV).第二步:由异青霉素合成酶将LLD-ACV氧化,环化为异青霉素N,加入Fe~(2+)和维生素C,可促进反应.第三步:经异青霉素N异构化酶使之差向异构为青霉素N.第四步:通过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及Fe~(2+)、维生素C和α-酮戊二酸  相似文献   

11.
青霉素与维生素C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毅红  李俊 《中国药师》1998,1(4):188-189
长期以来,许多教科书及文献杂志上均报导青霉素与维生素C不能在同一溶液中配伍,其原因是维生素C能使葡萄糖的pH值下降,从而引起青霉素在酸性介质中效价降低。但由于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许多医生习惯在输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鉴于配伍禁忌,只得将维生素C与青霉素分成二组液体输入。这样就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大输液中加维生素C究竟会不会引起pH值降低,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得出结论:一定量的维生素C加在5%或10%的葡萄糖中以及其它的大输液中,不但不会使pH值下降,反而能使pH值升高。由于pH的升高,使得部分抗生素如青霉素、红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类药物用于严重感染或抢救危重患者时 ,常与其他物药物混合静脉滴注 ,但应注意不宜与下列药物同时混合静脉滴注。1 升血压药在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时 ,青霉素类药物不宜与间羟胺(阿拉明 )或去氧肾上腺素 (新福林 )混合静脉滴注 ,因间羟胺与青霉素钾 (钠 )可引起化学变化 ,影响两者的效价 ;去氧肾上腺素与青霉素钾 (钠 )可生成氯化钾 (钠 ) ,两者均降效。2 维生素C或氨苄西林青霉素类药物与维生素C或氨苄西林混合静脉点滴时 ,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促使其分解破坏 ,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苄西林的稳定性 ,使其降效…  相似文献   

13.
Prat.  A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1,12(5):329-335,337
一、概况青霉素G及V、头孢菌素C、头霉素C生物合成的初始阶段都一样,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全过程见图1。Ingolia及Queener(1988)提出了生物合成基因的分类命名、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相同的生物合成基因,命名为Pcb(青霉素/头孢菌素生物合成),只限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分别命名为pen及cef。L-α-氨基己二酸、L-半胱氨酸及L-缬氨酸的酶缩合,伴同发生缬氨酸的异构化而成为D型。在半纯化的酶提取液中,曾观察  相似文献   

14.
在大批生产青霉素 G 钾盐的过程中,提取及结晶的废液和母液中丢失了大量的青霉素。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的总收率约75~80%。考虑到生产青霉素的费用昂贵,人们认为从上述废液中回收青霉素的可能性是值得研究的。人们已认识到,为了从青霉素的水溶液中回收青霉素,特别是当青霉素在水相中浓度低的时候,离子交换是一种合适的方法。Samsonov 及其同事已在这个领域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硫酸、磷酸和某些其他酸的阴  相似文献   

15.
胡承忠  刘云  苏以翔 《医药导报》2003,22(4):271-271
患者 ,女 ,11岁。因感冒并扁桃体炎于 2 0 0 1年 8月 2 4日下午 4时在松滋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 ,青霉素钠皮试阴性 ,用青霉素钠每次 160万U ,im ,bid。未发现任何不适。次日上午 9时 ,在我所治疗 ,凭医院处置单未再皮试 ,亦未询问青霉素使用史 ,继以青霉素钠 160万U(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C0 10 72 0 41)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 5mL稀释后作臀部肌内注射。注入后拔针 ,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昏迷、脉搏细微、血压未测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迅速将其置平卧位 ,重按其人中穴 ,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0 .3mg ,im ,…  相似文献   

16.
洪飞龙 《海峡药学》2012,24(12):142-143
目的初步观察青霉素联合碘甘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隐窝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80人。A组:青霉素注射液80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1日1次,B组:使用消毒棉棒饱蘸2%的碘甘油涂擦扁桃体黏膜上脓性分泌物,C组在注射青霉素的基础上配合涂擦碘甘油,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C组治疗有效率为93%,显著优于A组(0.025相似文献   

17.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4个青霉素单克隆抗体和5种不同侧链青霉素细胞色素C结合物作用,探讨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及其抗原决定簇.实验证明青霉素过敏反应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团,有二个结合位点,一是可被D8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青霉素侧链,一是可被D44、D7等单抗识别的青霉素β-内酰胺环破裂后与载体上氨基结合形成新位点.我们认为新位点是青霉素类抗生素间的交叉过敏反应的重要位点.头孢噻吩不具有四氢味喃环而其与细胞色素C结合物与单抗D8、D44、D7亲和力仅弱于BPO_4—Cy,又从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亦表明四氢呋喃环不是一个结合位点,头孢噻吩和青霉素间交叉反应由于有共同新结合位点是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推测青霉素及头孢霉素间可能存在着交叉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8.
笔者(1988)■曾就β-内酰胺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生物合成酶、酶合成的非天然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分批一补料发酵进展和固定化活菌体发酵,分子遗传学技术在C.acremonium等的应用,青霉素酰化酶等的研究作了综述,由于β-内酰胺抗生素生物技术的进展十分迅速,新的内容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就1987年以来国外文献中,有关生物合成酶及其结构基因克隆研究的进展,C.acremonium及P.eh■ysogenum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头孢菌素C发酵以及头孢菌素C酰化酶研究的进展,作一些归纳。一、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生物合成酶研究进展 (一)三肽LLD ACV的酶合成,仅由单一的ACV合成酶担负 LID ACV的形成,过去一直认为先经过两肽LLAC的阶段,于P.ch(?)coge-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G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对其与维生素C在葡萄糖输液中有否配伍问题一直有争议。有的认为维生素C能催化青霉素G水解,故不能合并静滴。为观察其配伍后对青霉素G的抑菌作用有否影响,我们摸拟临床使用情况作了如下实验。一、实验材料 1.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 2.注射用青霉素钠(江西东风制药厂批号851015—8)80万u/瓶 3.维生素C注射液(杭州第一制药厂批号851001—2)0.5/5ml 4.10%葡萄糖注射液(杭州第一制药厂批号850707—14)500ml/瓶 5.培养基按照中国药典1963年版附录69项下配制。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结构中所含的硫原子都来源于半胱氨酸。已有报导,产黄青霉所产生青霉素,其中的硫是直接从硫酸盐经硫酸盐还原途径获得,而顶孢头孢霉(C.acremoniurn)产生的头孢菌素中的硫是优先从蛋氨酸经逆转硫化作用途经获得的。作者用头孢菌素 C 类、(包括头孢菌素 C、脱乙酰头孢菌素和其它对头孢菌素酶敏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