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研究P波离散度(PWD)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表现。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为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照组为53例健康查体者。测量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PWD=Pmax—Pmin。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扩张性型心肌病患者的Pmax及PWD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而P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max及PWD与LAD均呈正相关(r=0.533,P〈0.001;r=0.636,P〈0.001),而Pmax及PWD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72,P〈0.001;r=-0.746,P〈0.001)。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PWD明显延长,并与其心功能不全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 ,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除部分患者病因不明外 (特发性房颤 ) ,大多数患者均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资料表明[1] :人群中Af总发病率为 0 .5 %~ 1.0 % ,而 70岁以上者则上升至 10 .0 %。Af使脑与其他重要脏器血栓栓塞危险性增高 ,且使患者病死率增加两倍 ,因此寻找预测房颤发生的指标实属重要。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 ,P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P波持续时间变异程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房复极的不均质性电活动 ,是近年…  相似文献   

3.
陈园频 《广西医学》2001,23(2):269-270
目的 :探讨 P波离散度 (Pdisp)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体表心电图测定 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转复成窦性心律时的 P波离散度 ,并与 46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对比分析。结果 :46例阵发性房颤组的 Pdisp为 (5 2± 10 ) ms,其中 Pdisp≥ 40 ms者为 42例 (91.3%) ;46例对照组的 Pdisp为 (2 8± 7) m s,其中 Pdisp≥ 40 ms为 5例 (10 .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一个可靠的指标 ,当 P波离散度≥ 40 ms时预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为20%~25%。心房颤动可以增加患者心衰死亡率。脑栓塞的发生率,因而,探寻预测发生房颤的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有研究表明,P波离散度是体表心电图预测房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本文探讨P波离散度是否能作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预测指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P波离散度 (Pdisp)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 P波持续时间变异的程度 ,它反映心房复极的不均匀性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简捷生理指标 [1 ,2 ] 。本文通过分析 PAF患者及正常人的最宽 P波持续时间 (Pmax)和 Pdisp的变化 ,探讨 Pmax、Pdisp对 PAF的预测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上海第二人民医院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6月间 5 3例 PAF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性 4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30~ 72 (5 2 .6± 11.0 )岁。本组心房颤动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持续 72 h内并自行终止。经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或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30例阵发性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较。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5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做对比分析。结果 房颤组与对照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颤的一个可靠无创的体表心电图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42例EH伴阵发性Af者(Af组),40例EH无Af者(对照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P波最大持续时间(Pmax)与最小持续时间(Pmin),计算Pd(Pd=Pmax-Pmin)。比较Af组与对照组的Pd与Pmax,同时用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f组Pd为49.54ms±12.7ms,Pmax为125.84±14.8ms,与对照组Pd为33.6±10.5ms,Pmax为111.4±12.4ms相比较显著延长(P<0.01)。Af组LAD为40.5±5.5mm,LVEF为0.36±0.12;对照组为LAD39.4±6.2mm,LVEF为0.42±0.10;两组相比LAD无显著差异(P>0.01),LVEF差异有明显性(P<0.05)。取Pmax≥120ms,Pd≥40ms以及两者相结合,预测PAF其敏感性分87%、91%、75%,特异性分别为82%、84%、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88%、89%。结论Pd、Pmax可作为预测EH并发阵发性Af的可靠指标,LVEF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与P波离散度(Pd)及P波最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观察3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d,P波最大时限,并与35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比较。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42 .81±0 .97)与对照组(2 9.31±4 .2 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 1) ,其P波最大时限(118.2 9±1.71)与对照组(92 .2 6±8.6 4 )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 1)。结论:Pd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有价值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含特发性)心房颤动及房性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或多源性房性早搏伴/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和30例阵发性房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并与34例正常人(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和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患者中多数患者P波离散度≥4ms。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燕  赵立朝  时向民  闫俊瑾 《医学争鸣》2005,26(22):2100-2101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 方法:检测42例高血压并发PAF者(疾病组)的最大P波间期(Pmax), Pd,并与42例高血压病无PAF患者(对照组)比较. 结果:疾病组的Pmax和Pd均大于对照组[(110±9) ms vs (100±8) ms, (40±6) ms vs (33±7) ms, P<0.01]. 结论:Pd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并发PAF的一个直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wd)与心房纤颤(AF)的关系。方法81例AF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F患者36例为A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AF患者45例为B组,测量其体表心电图的Pwd、P波最大时限(Pmax)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C组)对比分析。以Pmax≥110ms和Pwd≥4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max、Pwd和Pmax+Pwd对AF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Pmax、P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max≥110ms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84.5%,阳性预测值为82.7%;Pwd≥40ms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85.9%:2个指标结合时预测AF的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91.5%,阳性预测值为90.2%。结论体表心电图Pwd是预测房颤的有效指标,而当Pmax与Pwd相结合时预测房颤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施志雄  覃世坚 《右江医学》2004,32(2):114-115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对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观察 5 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观察组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波离散度 (Pd) ,并与 5 0例老年高血压病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对照组 )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max分别为 12 4.3 1± 10 .11ms和 10 6.12± 8.16ms ,Pd分别为 48.98± 7.81ms和 3 5 .69± 5 .0 6ms ,前者均大于后者 (P <0 .0 1)。在观察组 ,Pmax≥ 110ms时 ,预测敏感性为 76% ,特异性为 77.5 % ;Pd≥ 40ms时 ,预测敏感性为 96% ,特异性为90 %。结论 Pd可能是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心电图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及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心心房颤动动的疗效。方法:将107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心房颤动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2例)及对照组(55例)。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Pd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替米沙坦组比对照组的Pmax、Pd下降的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方法测定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观察组)的Pmax、P波最短时限(Pmin)和Pd,同时与66例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PAF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对高血压合并PAF发作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Pmax和Pd分别为(120.5±10.0)ms和(47.6±9.0)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5±6.5)ms和(28.5±7.5)m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预测PAF的敏感度为84.5%,特异度为72.0%,阳性预测值为82.4%;Pd预测PAF的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86.1%;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89.0%,阳性预测值为91.7%。结论 Pmax和Pd是预测高血压合并PAF的两个简便可靠的心电图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观察2 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2 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max、Pd。结果 两组Pmax (12 4 .32±3.5 8、110 .77±2 .6 2 )ms、Pd(45 .75±2 .76、2 9.0 8±3.87)ms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 ;Pmax≥12 0ms和Pd≥4 0ms预测心房颤动的灵敏度分别为84 .0 %和88.0 % ,特异度分别为85 .0 %和90 .0 %。结论 Pmax延长和Pd增加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表电生理指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8例特发性房颤(Ⅰ组),85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Ⅱ组),50例正常人(Ⅲa组)和80例不伴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Ⅲb组)用分规测量12导联心电图的同一心动周期的P波时限.得到P波时限的最大值(Pmax)和最小值(Pmin),P波离散度(Pd).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和射血分数(LVEF).结果 Pmax在Ⅰ、Ⅱ组间P<0.025,Ⅰ、Ⅲa组间P<0.01,Ⅱ、Ⅲb组间P>0.05; Pd在Ⅰ、Ⅱ组间P<0.05,Ⅰ、Ⅲa组间P<0.05,Ⅱ、Ⅲb组间P>0.05;而Pmin在各组间无差异;LAD和LVEF在Ⅰ、Ⅱ组间P<0.01,Ⅱ、Ⅲb组间和Ⅰ、Ⅲ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以Pmax≥115ms和/或Pd≥45ms为阳性标准,对特发性房颤的敏感性72.58%,特异性94.36%,准确性88.64%.结论 Pd和Pmax对预测阵发性房颤是两个有用的电生理指标,但不能将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者从器质性心脏病者中区分出来,左房扩大和LVEF的降低是导致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房性早搏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A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50例(B组),正常对照组50例(C组),分别查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LAD;并取空腹静脉血用放免法测ANP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及频发房性早搏组的LAD?Pmax?Pd?ANP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延长(P < 0.01);阵发性房颤组与频发房性早搏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LAD与Pmax?Pd?ANP均呈正相关(r=0.366,r=0.299,r=0.388,P < 0.01),ANP与Pmax?Pd也呈正相关(r=0.330,r=0.215,P < 0.01);而 Pmax与Pd相关性最好(r=0.706,P < 0.01)?结论: LAD?Pmax?Pd?ANP均与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6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并与78例老年高血压病但无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max、P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LA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max和Pd是预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