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用于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创伤性ARDS患者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治疗后6和12小时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Paw)和呼气末正压(PEEP)的大小,并比较PCV治疗对血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CV组治疗后6和12小时PIP均显著低于VCV组(P均〈0.01),6小时MPaw和PEEP与VCV比较无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8岁,通北林业局贮木场工人,于1998年7月17日6时前在抬木头时不慎被木头将腰部、骶部、腹部、肛周及会阴部、右侧股部砸伤,砸伤后1小时住院。体查:T360℃,P88次/分,R28次/分,BP80/66kPa...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细胞膜磷脂组分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伤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组,氯喹(10mg/kg,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治疗6小时和12小时组。于各时间点取肺组织,分离细胞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细胞膜磷脂组分,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烟雾吸入伤后3小时,细胞膜总磷脂已明显降低,到伤后24小时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降低尤为明显(P<0.05或P<0.01),同时伴有细胞膜荧光偏振度(P)、平均微粘度(η)和分子有序性(r)增加及膜脂流动性(LUF)降低(P<0.05或P<0.01);腹腔注射氯喹能明显增加伤后细胞膜TP、PC和PE含量(P<0.05或P<0.01),并降低P、η和r,增加LUF。结论:烟雾吸入伤后立即注射氯喹可以防止肺细胞膜磷脂降解,并改善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8岁。自服乐果不醒人事7小时,于1998年12月20日入院。7小时前因服乐果30ml,20分钟后被发现睡在地,口流白沫,叫不应,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有大蒜味,昏迷渐加深而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36℃,P104次/分,R26次,BP8/6kP...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改变对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对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测定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血浆内皮素及脑组织含水量于外伤后3小时、6小时、48小时、96小时和168小时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脑组织含水量最高达81.25%±0.16%,血浆内皮素含量最高达(268.91±36.65)ng/L;血浆一氧化氮含量(NO-2/NO-3)于外伤后3小时、6小时和48小时显著升高(P均<0.05),最高达(10.27±1.19)μmol/L。脑组织含水量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136,P<0.0001;r=0.3414,P<0.05)。病理检查发现内皮素水平升高与脑组织损伤轻重有关。结论:内皮素参与了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发生,一氧化氮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具体细节,特别是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情况,根据神经系统疾患特点及长期内套管护理的经验,对内套管更换时间,消毒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4小时与6小时,4小时与8小时菌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6小时与8小时菌数差异无显著性,A、B两种消毒方法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大黄抗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炎性介质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9,自引:3,他引:79  
目的:研究大黄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炎性介质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大鼠内毒素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6组:单纯手术组、内毒素组、大黄预防用药组(150mg/kg组和750mg/kg组)和大黄治疗组(150mg/kg组和750mg/kg组)。检测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活性。结果:内毒素注射前6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性差异;注射内毒素后4小时MAP明显降低;大黄预防用药组和大黄治疗组MAP则与注射内毒素前及单纯手术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并均显著高于内毒素组注射内毒素4小时后。注射内毒素后4小时,血清和小肠组织中PLA2活性及PAF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内毒素组注射内毒素后4小时比较,大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则血清和小肠组织中PLA2活性和PAF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大黄对内毒素性休克所致炎症反应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寻找溶栓疗效判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21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患者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溶栓后1小时、6小时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和溶栓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5)。24小时下降至溶栓前水平,48小时和治疗前比明显下降,和溶栓前比较有极显著性(P=0.001)。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与  相似文献   

9.
栓体舒、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栓体舒(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PA)和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应用rtPA溶栓)和B组(42例,应用UK溶栓)。结果:2组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为60.0%。A组与B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6%和47.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死率分别为5.3%和11.9%,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发内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14.3%,A组明显低于B组(P<0.01)。溶栓再通患者病死率(0)明显低于未溶通者(21.9%),P<0.01。溶栓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明显高于6小时~24小时溶栓者(35.3%),P<0.01。结论:rtPA用于AMI紧急溶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采用去氧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法复制;治疗组(BN组):制备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AF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N52021(5mg/kg);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即关腹。结果:BN组与AP组比较,1小时后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14970±2500)U/L,(16170±2380)U/L,P<0.05〕,6小时和12小时后更为明显(P均<0.01);血中PAF含量1小时后明显降低〔(2.20±0.25)μg/L与(1.10±0.21)μg/L,P<0.05〕,3小时后更为明显(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BN组比AP组明显下降(P<0.01)。BN组术后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45.0±25.1)小时,存活率为40%;AP组术后大鼠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1.5±4.8)小时,存活率为0(P均<0.01)。结论:PAF参与了AHNP的发病过程;应用PAF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AHNP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研究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25%Ⅲ度烫伤模型,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监测细胞色素aa3,b,c和c1的水平,并观察大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烫伤后2小时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和c1较为稳定,而在伤后6小时出现明显丢失,与烫伤组0.5和2小时及对照组比较,P均〈0.05,而细胞色素c在烫伤后早期即有明显丢失,于伤后6小时最为严  相似文献   

12.
误诊胰腺脑病一例报告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50003]顾裕民病例:男性,42岁。因上腹部阵发性刀割作剧痛,向两侧腰部放射,伴有频繁呕吐12小时.曾用解痉止痛剂不能缓解,以急性胰腺炎入院。查体:T37.6、P96、BP18.7/12.0kP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予UK15×105U加入5%葡萄糖100ml中30分钟内静滴完,同时口服阿斯匹林0.3g/d(3日后改为75mg/d),溶栓开始12小时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之后每12小时1次,连用3日)。于注射24小时后判定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UK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其中42例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及8例发病6小时~12小时溶栓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5.0%,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1.55,P>0.05);但其基本痊愈率差异显著(u=2.26,P<0.05)。老年患者(≥60岁)总有效率及基本痊愈率均明显低于<60岁患者(u=2.01,P<0.05及u=2.00,P<0.05)。本组患者UK静脉溶栓后脑出血(均为梗死灶内斑片状出血)、脑水肿及皮肤粘膜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0%、6.0%和4.0%,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再梗死及死亡。结论: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可靠、安全,并且溶栓开始至发病时间越短、年龄越小,其溶栓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肺脏中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肺脏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DNA片段百分率(ap%)作定量分析。结果:检测到细胞凋亡所特有的DNA电泳梯形带,ISEL法亦显示出阳性结果。复苏后6小时,ap%随创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且与肺通透指数成正相关(r=0.621,P<0.001)。在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复苏后1小时ap%已显著升高(5.3%±0.6%,P<0.01),3小时即达顶峰(31.0%±3.0%,P<0.01),以后逐渐下降。形态学显示,细胞凋亡发生于肺脏中的多种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肺脏中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凋亡可能在早期的肺功能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例特重电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岑瑛林俸刚康建国胡俊勇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1临床资料杨某,男,24岁,于1994年3月6日被10万伏高压电击伤伴全身机油烧伤后2小时入院。查体:T365℃,P145次/分,R30次/分。烧伤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复方红景天和参芪花粉合剂防治高原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红景天(RCO)和复方参芪花粉合剂(ACO)对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ACO防治组(ACOG)、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各指标参数。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及IG比较,P均<0.05。术后4小时、8小时各组PaO2、TXB2、6ketoPGF1α变化更明显,ACOG、RCOG与NCG及IG比较,P<0.05或P<0.01。术后12小时,ACOG和RCOG的平均体动脉压(M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较,P均<0.01。结论:藏药RCO和ACO在防治高原ALI中可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3岁。1997年6月5日不慎被竹杆戳伤右眼,当即感疼痛难忍,流泪、睁眼困难,伤后6小时急求治我院门诊。经表面麻醉,伤后6小时急求治我院门诊。经表面麻醉(1%丁卡因)后测视力:右眼:08,左眼:15,右眼睑轻度水肿,荧光染色后裂隙灯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动态血压的变化。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对100例健康教师进行监测。结果;各年龄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相差数值较小,但血压负荷男女之间相差较大,男性SBP4.26%,DBP6.54%;妇性SBP1.85%,DBP4.96%,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早期心肌收缩性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不烧伤)和烧伤组(50只,致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测定大鼠烧伤前(对照组)及烧伤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心功能及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变化。结果:烧伤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比对照组大幅度下降,与LVSP和dp/dtmax均呈显著正相关(r=0.9172,r=0.9761;P均<0.01)。结论: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是严重烧伤早期心肌收缩性减弱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热毒血瘀实验家兔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绿脓杆菌对家兔血行感染,造成家兔热毒血瘀。分别于感染后24,48,72小时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发现实验组6-keto-PGF^1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XB2与6-keto-PGF1α的比值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