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中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A组)及同期30例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B组),比较观察A、B两组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存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透析前A组相较于B组Glu明显较高,Alb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液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有高血压、低血压、心衰、心血管病变、感染等,DN组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1年存活率为75.0%,第2年存活率为62.5%,B组第1年存活率为90.0%,第2年存活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为感染性疾病等。结论:DN患者应早进行血透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提高DN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小儿血压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措施以及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小儿血液透析患儿6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区组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小儿血液透析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小儿血液透析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小儿血液透析患儿的透析效果﹑ 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实验组小儿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几率(4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几率(90.00%)(P<0.05).结论 小儿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加强其并发症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可以降低小儿患者的并发症的几率,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靖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07-1107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P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ARF病人分为两组,腹膜透析组(A组)24例,血液透析组(B例)4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A组和B组少尿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3.1±14.4)天和(19.8±10.4)天,P>0.05,病死率分别为25%和31%,P>0.05。A组和B组肾功能完全恢复者分别为63%和64%,P>0.05。结论PD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颖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20-112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41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观察透析前后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透析治疗后Scr和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组β2-MG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L和Amp明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L和Am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作为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两种透析方式,均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血Scr、β2-MG,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MG,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5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33例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及疼痛症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心率、血压及呼吸异常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P 0. 05);术后切口疼痛及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P 0. 05)。结论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心率、血压异常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晓刚  李秋  李永柏 《重庆医学》2003,32(6):674-67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对26例ARF采用血液速析(HD),3例ARF患儿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1例采用HD PD治疗。结果 ARF患儿透析后血BUN、Cr显著下降,同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ARF患儿经过透析后25例临床治愈,血BUN、Cr恢复正常,4例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1)HD和PD是ARF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HD和PD可改善ARF患儿危急的状况,但ARF患儿预后与ARF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严重程度、ARF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等密勿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尿毒症性脑病与透析性脑病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行常规血液透析出现尿毒症性脑病与透析性脑病62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A组尿毒症性脑病32例,B组透析性脑病30例。结果:62例患者中11例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其中透析性脑病组(B组)占9例,较尿毒症性脑病(A组,2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衡综合征、进行性长期透析、脑血管器质性病变等情况是透析性脑病的常见病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神经、精神紊乱症状与多因素有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肾功能衰竭(肾衰)的血液透析(血透)时机及进行血透的方法。方法 对17例肾衰患儿采用血透治疗85次,对透析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比较。结果 痊患10例,明显好转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死因与透析无直接关系,抢救成功率82.4%。本组自透过程未出现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透是治疗小儿肾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迅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96例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腹膜透析,32例)、B组(血液灌流,32例)及C组(血液透析,32例)。比较三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及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Ca、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C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和C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相比,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其皮肤瘙痒程度、钙磷代谢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血液透析疗法的开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预后已有所改观 ,但对复杂危重的ARF者 ,血液透析是禁忌证。为此 ,我们采用床旁急诊植管行腹膜透析治疗复杂危重ARF 4 5例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至 2 0 0 1年行急诊腹膜透析患者 4 5例 ,分两组。A组 :2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 HF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 ( A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 HFRS伴 ARF病人 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 0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HFRS伴 ARF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疗效的临床比较。方法:择取接诊的6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膜透析组31例实施腹膜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组32例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腹膜透析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腹膜透析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透析治疗,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均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不宁腿综合征(RLS)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抽签法随机将入选的3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用高通量透析,C组采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各10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i 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不宁腿综合征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i PTH、β_2-MG及R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RL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RLS评分、i PTH、β_2-MG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i PTH、β_2-MG、RLS评分下降幅度最明显,B组次之,A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RLS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伤后12~24 h手术)16例和B组(伤后24~48 h手术)1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B组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B组1例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较佳,术后并发症少,且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抗凝的护理配合研究的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所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由采取4%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定义为A组)进行体外循环抗凝及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定义为B组)进行体外循环抗凝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透析完成情况、透析前后患者凝血指标a PTT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管路及透析器凝血发生率分别为4.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所有患者均完成透析,B组共4例患者因原有出血加剧停止透析治疗,完成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7/50),B组为10.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器前所测得a PTT的差异P0.05,透析后A组a PTT降低至(32.7±4.2)s,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体外循环抗凝适用于无明显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护理过程中需重视管路与滤器的预冲;枸橼酸钠局部抗凝适用于伴高危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护理过程中需监测患者体内游离钙水平、血气、电解质变化并留意是否出现枸橼酸抗凝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罗敏 《吉林医学》2013,34(1):139-141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80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人性化护理组)和B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儿的体温、并发症、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在2 h、4 h后降温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护理中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模式好,家长满意度较高,通过本研究为人性化护理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周薇  甘措  洪大情  王蔚  何强  李贵森  冯静  邓菲 《西部医学》2022,34(9):1324-1328
目的 采取不同血液透析的剂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了解不同血透治疗的剂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和金牛区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标准血透剂量组A组(3×4小时/周),低频率血透剂量组B组(2×4小时/周),低透析时间血透剂量组C组(3×3小时/周)3个组,研究观察时间1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治疗6月、治疗12月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等,并分别于治疗后1、6、12个月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前3组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PT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标准血透剂量组血清钙磷水平达标率最高(P<0.05),低频率血透剂量组血清钙磷水平达标率最低(P<0.05),但3组PTH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前3组各项并发症(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症状、低血压事件、急性心血管事件)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3组消化道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症状比较标准血透剂量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低透析时间血透剂量组优于低频率血透剂量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标准血透剂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及降低并发症。在无法达到标准血透剂量时,采取标准透析频率减少透析时间的血透剂量优于仅维持每次标准血透时间减少透析频率的血透剂量,但各组对PTH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时发生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及其防治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54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A组和同期60例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B组,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发生率高,迅速危及病人生命,护士需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随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C组采用联合透析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透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联合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B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透析组透析后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A、B两组患者,白蛋白指标高于A、B两组患者。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调整患者体内环境,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且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肝素在肾病综合征 (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中的治疗作用 ,将 38例NS并A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 18例 ,治疗组 (B组 ) 2 0例 ,A组常规综合治疗 ,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肝素钠 1个疗程 10天 ,观察两组仍少尿例数 ,需血透例数 ,尿蛋白、血脂、肾功能、肾有效血流量以及B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显示 :B组比A组少尿及需血透例数 ,血尿素氮、血肌酐显著减少 ,肾有效血流量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尿蛋白、血脂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B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除红细胞比容外血液粘滞性下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认为肝素疗法治疗NS并ARF有明显疗效 ,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