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汉族IgA 肾病患者FcαR1基因5'端调控及UTR区SNPs及其单倍型与我国南方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集266例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每3~6个月查尿蛋白、血肌酐及其他指标随访,以血肌酐浓度比基础值升高1倍以上或死亡作为随访终点.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肾功能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该区域单倍型对及-27、56位点多态性与肾功能进展显著相关;(2) -27位点基因型TC与TT比较差异显著(P=0.003); 56位点基因型CC与TT比较,P=0.011;单倍型对TCC/CTC与TTT/TTT比较,P=0.000.结论 FcαR1基因第一外显子C56T多态位点基因型与我国南方IgAN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人群肾病蛋白(Nephrin)基因G349A多态性对IgA肾病蛋白尿程度,肾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53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NPHS1基因G349A多态性,选取单纯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的IgA患者各16例进行PCR产物测序,对酶切结果进行验证.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尿蛋白程度、肾功能和病理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临床表现的差异.并且对其中13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研究IgA肾病患者不同基因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32例IgA肾病患者中,单纯性血尿与蛋白尿,以及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中,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肾活检时肾功能损害重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G/GG)的频率明显高于Egfr≥60 ml·min-1·(1.73 m2)-1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PHS1的G349A基因型AG/GG是除发病时年龄、高血压、蛋白尿外引起肾脏损害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OR=2.041),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提示G349A基因型GG是除发病时年龄、高血压、蛋白尿和发病时Egfr水平以外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OR=14.086).结论 本研究提示NPHS1基因G349A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及AG/GG基因型与Iga肾病患者发病时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GG基因型和lgA肾病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Iα1基因hs1,2多态性与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IgA沉积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α1hs1,2VNTR多态性与我国IgA肾病患者血IgA浓度及肾脏沉积的病理IgA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18例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电泳法鉴定Iα1hs1,2VNTR基因型,取入院时所测血IgA浓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各组的差别;取入院时肾活检所得病理沉积IgA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各组的差别。结果不同基因型IgAN患者就诊时血IgA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沉积于肾小球的病理IgA等级差异有显著性(2χ=27.37,P=0.007)。结论Iα1hs1,2VNT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IgA等级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族人群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及其IgA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gA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PCR-RFLP鉴定基因型,采用病例-对照与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的方法,并行病例追踪随访.[结果]①387例IgA肾病病人的3种基因型与203例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资料显示:年龄、性别、血压、血尿、蛋白尿、血清IgA水平等临床指标中任何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资料显示:CC基因型在肾小球中重度系膜增生病人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而TT基因型相应明显减少,P<0.01;CC基因型在肾小球硬化组的分布频率显著增加,P<0.05.④进一步的病例追踪随访显示: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IgA肾病病人尿蛋白好转率明显低于其它基因型,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与较重的肾损害、肾小球硬化、尿蛋白转归相关;但和IgA肾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壮族IgA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在分子遗传学中的意义.方法 PCR-RFLP法及基因直接测序法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规律,对IgA肾病患者治疗前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桂西壮族IgA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3种基因型和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临床资料显示:补体C3、C4水平在各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C基因型C3、C4值均比TT型低;血压、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尿酸水平、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高血脂、C-反应蛋白、血IgA、IgG、IgM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病理资料显示:3种基因型在Ⅰ、Ⅱ+Ⅲ、Ⅳ+V级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C型的分级频率以Ⅳ+V级最高,TT型的分级频率以Ⅰ级最高.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桂西地区壮族IgA肾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但可能与较重的肾损伤、肾免疫病理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我国汉族人群FcαR1基因5'-UTR区3个SNPs多态性颁的特征及将其与日本人群进行比较。方法提取368例正常广东汉族人基因组,DNA扩增FcαR1基因5'-UTR相关区域并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①我国汉族人群FcαR1基因5'-UTR区3个SNPs多态性:-114位点TT基因型最常见(52.7%),CC基因型分布最少(7.3%),-27位点TT(85.1),CC(1.4%),+56位点TC基因型
最常见(51.4%),CC基因型分布最少(12.0%);②等住基因分布频率:-114位点T(72.7%)、C(27.3%):+56位点T(62.4%)、C(37.6%)及-27位点T(91.8%)、C(8、2%);③主要单倍型:TTT(61.9%)、CTC(27.2%)和TCC(7.9%)。结论与日本人群比较,我国汉族人群FcαR1基因5'-UTR区-114T/C及+56T/C无论是基因型,还是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及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一附院肾内科接受诊治的IgA肾病患者237例,根据HP检测阳性结果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清蛋白(ALB)、血清IgA1、尿红细胞(BL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肾脏活检,观察两组患者的肾脏病理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在237例中IgA肾病患者有102例患者经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判断属于HP感染,在IgA肾病患者中发生率为43.04%;(2)感染组患者的24 h-UP(4.34±0.26)g/24 h、mAlb(335.76士35.28)mg/mmol、ALB(31.54±2.96)g/L、IgA1(9.64士2.78)g/L、BLD(9.56±1.32)个/微升、SBP(137.64±20.81)mm Hg、DBP(94.53±12.13)mm Hg、TC(8.27±1.64) mmol/L、TG(3.96±0.83) mmol/L、HDL-C(0.49士0.14) mmol/L及LDL-C(5.28±1.56) mmol/L比非感染组变化明显(P<0.05);(3)感染组患者有炎性细胞浸润46例(45.10%)、肾小管萎缩37例(36.27%)、肾小球增生硬化25例(24.51%)、肾间质纤维化17例(16.67%)、动脉壁肥厚12例(11.76%)、新月体11例(10.78%)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导致IgA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发生异常改变,加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在临床治疗IgA肾病时应注意进行HP感染筛查和及时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充分利用大样本病人探讨NPHS2基因C(-601)T-C357 T单倍型对IgA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肾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537例及年龄、性别、地域匹配的健康对照组494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NPHS2基因C(-601)T、C357 T多态性,同时选取单纯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的IgA患者各16例进行PCR产物测序,对酶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①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中NPHS2基因C(-601)T、C35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②将NPHS2基因C(-601)T、C357T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发现NPHS2基因T-T单倍型在IgA肾病患者中的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0.062759 vs 0.1032438,P=0.00198)。结论:本研究发现T-T单倍型在IgA肾病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增高,提示NPHS2基因T-T单倍型对临床IgA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为IgA肾病遗传背景的研究以及进一步阐明NPHS2基因的功能均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蒙古汉族人群IgA肾病(IgAN)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肾脏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肾活检证实的IgAN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SPCR)法进行PAI-1的4G/5G基因型分析,探讨PAI-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IgAN各种病理类型的关系、PAI-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IgAN肾小球硬化的关系.结果:肾脏病理表现为HassⅠ、Ⅱ和Ⅲ、Ⅳ和Ⅴ级的IgAN患者之间,PAI-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组4G/4G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非硬化组(P<0.05),但硬化组4G等位基因频率(67%)与非硬化组4G等位基因频率(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IgAN的病理损害程度无关,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IgAN肾小球硬化显著相关,4G/4G纯合子易发生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0.
增生为主IgA肾病阴虚证与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生为主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阴虚证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的相关性。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原发性IgAN患者120例,进行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序。观察中医证型与SNP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中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位点中TT型28例,TC型54例,CC型38例。通过对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与增生为主原发性IgAN患者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相关性研究,发现肝肾阴虚证在CC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气阴两虚在TT+CT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P〈0.01,CC型与CT+TT型OR值3.977,95%CI:1.771~8.831)。这样的差异同样存在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结论TGF—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可能是区分原发性IgAN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多态性及其产物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上海地区汉族人种IgA肾病患者 98例 ,其中伴肾小球硬化者 (G组 ) 5 3例 (5 4 % ) ,无肾小球硬化者 (non G组 ) 4 5例 (46 % ) ,另设 9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 1,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多聚酶链反应 (ASPCR)法进行PAI 14G/ 5G基因型分析。结果 G组的 4G/4G基因型发生频率 (45 .3% )、4G等位基因频率 (0 .6 7% )显著高于non G组 (13.3%、0 .4 1% ,P值均 <0 .0 5 )。而G组 5G/ 5G基因型的发生频率 (11.3% )则显著低于non G组 (31.1% ,P <0 .0 5 ) ;IgA肾病患者和对照组中携带 4G/ 4G基因的患者血浆PAI 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 (P值分别 <0 .0 5和 <0 .0 1)。结论 PAI 14G/4G基因型和 4G等位基因与肾小球硬化显著相关 ,PAI 14G/ 4G基因型携带者血浆PAI 1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1(MDR1)C1236T,G2677A/T,C3435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单倍型的频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对重庆地区196(男112,女84)名没有亲缘关系的汉族健康个体MDR1基因C1236T,G2677T/A,C3435T等3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SHEsis软件分析MDR1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频率.结果: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C1236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1236C为33.7%,1236T为66.3%;G2677T/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2677G为44.4%,2677T为43.1%,2677A为12.5%;C3435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3435C为56.4%,3435T为43.6%.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MDR1基因1236-2677-3435位点构成的3种主要单倍型率(频率〉10%)TTT为31.1%,TGC为21.7%,CGC为15.5%.结论:重庆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C1236T,G2677T/A,C3435T等3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为研究该地区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药物效果、药物毒副作用以及疾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增生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型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的相关性,寻找原发性IgAN中医证型微观辨证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原发性IgAN患者120例,进行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测序,观察中医证型与SNP的相关性。
结果:120例患者中GG型83例,GA型34例,AA型3例。肝肾阴虚证在AA与GA型IgAN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气阴两虚在GG型中所占比例较高(Pd0.01);GG型与GA型+AA型比数比(oddsratio,OR)为9.8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3.969~24.199。这样的差异同样存在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
结论: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可能是区分原发性IgAN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3):1792-1796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80例,同期收集来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提取研究对象外周血DNA进行扩增和特异性酶切鉴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rs1544410(BsmI)位点的多态性,包括野生型GG(bb)和突变型GA(Bb)、AA(BB)3种。分析比较BsmI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和正常志愿者中的分布差异,进一步分析BsmI位点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相关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分析BsmI位点与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BsmI位点野生型(bb)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突变型(Bb和BB)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比为1.378(P=0.004)。BsmI位点的等位基因碱基频率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A碱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比1.368(P=0.01)。终末期肾病患者BsmI位点基因型和临床特征比较,发现不同基因型患者无年龄、男女性别比、BMI、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血清维生素D水平等相关指标差异。bb组治疗1年后生存率明显高于Bb组和BB组(P=0.003 6)。K-M生存分析表明bb组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Bb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BB组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P=0.000 2)。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较高的BsmI位点突变率(GA、AA型),即碱基G突变为A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突变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受体(PLA2R)SNP rs3577198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确诊的60例IMN患者为IMN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PLA2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35771982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IMN患者完全/部分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LA2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成人IMN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MN组患者PLA2R基因SNP rs35771982位点存在GG、GC、CC 3个基因型,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完全/部分缓解率显著低于GC、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GC、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血糖异常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CC基因型患者的尿酸异常率显著高于GG、GC基因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是影响IM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6.634, 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群PLA2R基因SNP rs3577198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成人IMN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相关,且rs35771982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影响IM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YP1B1基因C432G及A453G两个多态性住点分布频率特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年间12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ESC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为研究对象,以120例内镜检查的食管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PCR-SSP法检测CYP1B1基因C432G及A453G两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各基因型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发病风险的相关性.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法比较各基因型5年生存率的差别.结果 CYP1B1 A453G位点不具多态性;CYP1B1 C432G基因CC、CG、GG基因型在ESCC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50%、18.33%、14.17%和74.17%、17.50%、8.3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1.477倍(OR=1.477,95% CI=0.942~2.317).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显示CYP1B1 C432G基因CG、GG基因型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较晚组分布频率较高.Kaplan-Meier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CG+GG基因型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C基因型患者.而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CYP1B1 C432G基因多态性与ESCC5年生存率无关. 结论 食管癌组和对照组CYP1B1 A453G等位基因多态性均为AA基因型,中国河北汉族人群此位点可能不存在多态性.C432G等位基因具有多态性.CYP1B1 C432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增加ESCC的易感性无关联,但与ESCC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CG+GG基因型可能是预测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1型蛋白磷酸酶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及其中间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T2DM患者 16 0例 ,健康成人 10 6例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 ①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与健康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不同基因型组间空腹血糖、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糖尿病组中基因型D/D的餐后 2h血糖显著低于基因型D/I、I/I(P=0 0 32 )。结论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安徽汉人 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ic gelat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20年2月70例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期纳入7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疾病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入院时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GAL、α1-MG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NGAL、α1-MG水平。结果疾病组24 h尿蛋白、SCr、BUN、NGAL及α1-M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疾病组患者尿NGAL及α1-MG分别与24 h尿蛋白、SCr、BUN呈正相关(P<0.05);复发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尿NGAL、α1-MG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经预后诊断效能ROC曲线分析发现,治疗后尿NGAL曲线下面积(AUC=0.844)大于治疗前尿NGAL曲线下面积(AUC=0.7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