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2009年我科开展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18~60岁.单纯鼻中隔偏曲25例,合并慢性鼻窦炎47例,合并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28例.所有病例中,单纯软骨部偏曲38例,骨部偏曲35例,混合型偏曲2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4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41例患者均一次矫正,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疗效满意,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青少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288例,均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其中156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无鼻面部发育障碍发生.结论 对于青少年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会导致鼻面畸形.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鼻窦内窥镜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推广应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以其操作精确到位、视野清晰,疗效确切等优点,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我科在成功开展了此项手术的同时,亦就其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的手术技巧,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11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112例患者均一次性获得完全矫正,术后鼻腔通气良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术后仅12例出现单侧黏膜损伤,经换药后黏膜修复良好,未出现双侧黏膜损伤、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脓肿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具有光源充足、视野清晰、鼻腔后端显示好、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操作准确等优点,术中仅去除偏曲的骨.性或软骨部分,并发症少,术后疗效较好,大大降低了黏膜损伤、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鼻中隔骨折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去除骨折的鼻中隔骨性部分,重建骨折的鼻中隔软骨,使其保留黏膜-软骨-黏膜3层解剖结构,从而保留鼻中隔软骨对鼻部的支撑作用.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95例恢复良好,1例轻度鼻梁塌陷.均无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能够获得更好的功能及外形效果,并能提高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晓艳 《现代保健》2012,(17):111-112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79.8%),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丹 《现代保健》2009,(17):160-160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和术式。方法手术时均采用局部麻醉,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在术后1~2周,鼻腔通气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发生鼻中隔穿孔者2例,鼻中隔血肿5例,经处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鼻中隔成形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保守治疗无效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77例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7例中治愈155例(87.6%),好转20例(11.3%),无效2例(1.1%)。总有效率98.8%。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鼻腔粘连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术后随访及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形成突起,并引起鼻功能障碍和临床症状。鼻中隔偏曲主要是由于鼻中隔诸骨发育不平衡,诸骨间连接异常所致;也可由外伤引起。临床主要表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传统的手术方法往往带来视野狭小,亮度不够以及某些部位不能在明视下操作等缺点。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内镜有良好的光线、广阔的视野,在内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清楚地看到鼻中隔局部解剖结构,操作准确,可行偏曲软骨和骨部的精确切除。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改变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水平,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雨 《中国保健》2010,(10):86-87
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8月共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全部在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其中鼻中隔中后段及高位“C”型偏曲9例,伴有鼻出血3例,头痛者6例。同期施行内镜下鼻窦手术16例。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中隔再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再次手术的效果。方法 应用Storz硬性鼻内窥镜 ,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 ,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 ,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32例。结果 临床观察 4~ 6月 ,其中显效 2 6例 ,占 81% ,有效 4例 ,占 13% ,无效 2例 ,占 6 % ,总有效率为 94 %。术后全部病人感觉鼻腔通气良好 ,头痛症状消失 ,脓涕消失或明显减少 ,鼻中隔偏曲部位消失。结论 对鼻中隔首次矫正术后效果欠佳者 ,使用鼻内镜术行鼻中隔再矫正术 ,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中鼻中隔软骨的整形方法。方法:将10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以不同方式行鼻中隔矫正术,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实验组48例患者术中行鼻中隔软骨整形,术后随访3~6个月无鼻中隔穿孔、血肿及鼻腔粘连,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将鼻中隔软骨整形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经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慢性蝶窦炎7例、蝶窦囊肿3例、真菌性蝶窦2例、蝶窦脑脊液鼻漏2例、蝶窦息肉1例)的临床特征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或骨质破坏;所有患者经鼻内镜蝶窦手术;随访6~36个月,除1例脑脊液鼻漏需行二次修补外,其余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鼻内镜检查蝶窦口通畅,无复发.结论 对于孤立性蝶窦疾病,CT或MRI是理想的检测手段,经鼻内镜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性鼻中隔偏曲88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32例。结果:120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均取得满意的效果,鼻中隔居中,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无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具有操作精细,灵活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等特点,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熊景鹏  雷兰芳 《现代保健》2011,(10):160-161
目的 探讨鼻中隔再次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 对20例鼻中隔矫正术后仍明显偏曲并有头痛、鼻塞者进行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了良好效果,并且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随访1~3月,痊愈18例(90%),改善2例(10%).结论 再次鼻中隔矫正手术难度大,需改进手术的方法,不同的病例需采用不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切割器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优点。方法对57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辅助下采取电动负压切割器治疗腺样体肥大,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随访6~18月,51例痊愈,6例基本痊愈,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应用电硝负压切割器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直视下进行,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是在头灯或额镜下完成 ,由于受光源照明不足的影响 ,使得一些高位、后段、低位的鼻中隔偏曲无法完全矫正。寻找一种传统手术后疗效欠佳的补救方法十分必要 ,我们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此类偏曲获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均在头灯或额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偏曲患者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2 3~ 4 6岁 ,平均 2 6岁 ,其中 10例合并鼻窦炎或鼻息肉 ,4例偏曲突出侧与中甲有粘连。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行术前全身器官检查 ,常规行冠状位CT扫描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的关键操作方法.方法 选取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53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术后无鼻中隔穿孔及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应重视棘/嵴突的处理,保证黏膜的完整性,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最大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