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p53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乳腺癌p53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0例乳腺纤维瘤和86例乳腺癌p53基因表达。结果 20例乳腺纤维瘤全部阴性,86例乳腺癌中28%表达阳性。p53蛋白阳性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病人年龄无关。结论 p53不仅与细胞癌变有关,而且参与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p53和 c-erbB-2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p53和 c-erbB-2基因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乳腺癌患者67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算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同时取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行c-erbB-2和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判断按癌细胞染色细胞的百分率计算,不染色为阴性;<25%为(+);25%~50%为(2+);>50%为(3+).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占46%,阳性者36例,占54%.p53 阳性者占5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p53阳性率低于阴性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erbB-2阳性率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53和 c-erbB-2同时阳性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例数明显多于两者同时阴性及单独阳性者(P<0.05). 结论p53和 c-erbB-2在乳腺癌患者有比较高的阳性表达,两者单独阳性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无显著性意义,但两者同时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以120例经病理医师确诊为乳腺癌的活性标本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未做任何放疗和化疗,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51例,Ⅱ期41例,Ⅲ期28例;肿瘤直径1~10cm,〈2cm者31例,≥2cm者89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63例,无淋巴结转移5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活性标本中p53的表达。结果 120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96/120),其表达在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差异(P均〈0.05),而不同肿瘤大小其p5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检测p53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年乳腺癌GSTπ、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从2000年到2005年5年中,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妇女达1.3万人,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我国妇女癌症发病首位。但有关老年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老年乳腺癌GSTπ、p53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与同期65岁以下非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比较,探讨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p16蛋白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74例乳腺癌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74例乳腺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43.2%;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I级11.1%,II级50%,III级44.8%,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乳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为44.6%;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其阳性率分别为I 级22.2%,II级30.6%,III级69.0%,III级明显高于I级(P<0.01)和II级(P<0.01)。乳腺癌p16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16蛋白的失表达,突变型p53蛋白的过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展有关,它们通过不同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p53蛋白表达对评估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德友  朱文波 《浙江医学》2017,39(17):1455-145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锌指蛋白217(ZNF217)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乳腺癌(乳腺癌组)和对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ZNF217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肿瘤大小、分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ZNF217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ZNF217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57/80)和73.75%(59/80),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20.00%(16/80)和10.00%(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ZNF217和p53蛋白表达均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ZNF217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ZNF217和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研究乳腺癌患者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分析产物突变情况,再与各生物学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 33例患者中14例(42.4%)p53基因突变,且突变率与组织分化级别、ER阴性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无关。结论 DHPLC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突变检测手段,p53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循环核酸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血浆基因突变有望成为简便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PCR-SSCP方法检测47例胃腺癌及相关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47例原发灶有8例(17%)、淋巴结转移灶有18例(35%)检测到p53基因突变。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时发生鹤煌有72例(15%)。胃癌原发灶p53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肿瘤部位、肉眼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 法检测90 例乳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 和p53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1);Pokemon 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均无关(均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Pokemon 和p53 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okemon 和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对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Cyclin E及p53的表达与早期胃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5):451-453,462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PCR-SSCP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中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的方法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p53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40.0%(14/35),显著高于对照组良性肿瘤患者的5.0%(1/20)(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外周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细胞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石腊切片上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结果:p53、C-erbB-2、p21^WAF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63.3%、58.3%、41.6%;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5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显著相关。CDK4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p53、C—erbB-2、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转移、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特别是p53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判断乳腺癌的术后生存的独立有效指标.而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可能更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1 p53基因的相关概念和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和相关学术论文表明,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协同,是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乳腺癌也不例外,它被大多数学者认为与乳腺小叶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有关。在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岁以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并且近年来有超过子宫颈癌的倾向,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突变型p53基因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60例癌旁乳腺正常组织中p53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3%(P〈0.05),Survivin在p53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p53阴性组。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与Survivin表达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Ⅰ期乳腺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类、分级、浸润程度、预后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p5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检测112例Ⅰ期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的p5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与各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p53蛋白在Ⅰ期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0.71%(68/112)。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率有正相关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5a,10a,15a健在率呈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p53蛋白表达与ER、PR、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估计中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指标,但就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等各参数的内在联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MRI征象与bcl-2、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25例乳腺癌和26例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术前进行了MRI检查(平扫、DWI及增强),对MRI征象,如病灶的形态、边缘、早期强化、ADC值、强化曲线类型及淋巴结转移进行了分析.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bcl-2、p53表达的情况.然后分析其病变的MRI征象与bcl-2、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的MRI征象(不规则或毛刺形状、较低ADC值、强化曲线Ⅱ及Ⅲ类型、淋巴结转移)与bcl-2的表达明显负相关(P<0.01),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MRI的征象与bcl-2、p53的表达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地反映乳腺癌的某些分子生物特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王彦龙  肖兰  朱丽娜  黎星   《四川医学》2021,42(2):162-166
目的 探讨不同p53表达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比较其差异.方法 收集2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MRI表现,依据p53表达状态将其分为p53阳性组(76例)、p53阴性组(129例).采用x2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53阴性与阳性组淋巴结状态、分子亚型、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微血管密度与p53蛋白表达的病理学意义及其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ⅧRAg)抗体和p53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结果浸润性乳腺癌微血管密度(MVD)值为40.24±8.88,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有腋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MVD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6)。M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或ER、PR表达状况无关。p53蛋白表达阴性与阳性者间MVD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741)。结论浸润性乳腺癌MVD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新生血管形成促其生长、发展和侵袭转移。p53蛋白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ABC法对乳腺癌p53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死亡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 (94 2 8% ,33/ 35)和PCNA指数 (PI) (55 .5 %± 2 5 .47% )明显高于存活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 (46 .1 5 % ,30 / 65)和PI(30 .8%±2 0 .0 8% )。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结论 p53蛋白与PCNA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两者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