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拟固表化湿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固表化湿汤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服自拟固表化湿汤,对照组65例服咪唑斯汀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23%,对照组有效率75.38%,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均明显改善(P<0.01);2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固表化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用玉屏风散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d)、赛庚啶片(2mg/次,每晚1次)、雷尼替丁胶囊(150mg/次,3次/d)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7.3%,总有效率为77.3%,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为2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与机理.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中甄选50例以西药抗组胺治疗为主的病例为对照组,甄选50例中药治疗的病例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治疗4周后,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 相似文献
5.
6.
7.
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且易复发的皮肤病, 因病程长,病因不明确,发病无明显的规律而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临床上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本人曾患过慢性荨麻疹,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现已康复.本文就我个人的治疗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荨麻疹患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10.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12):50-51
目的观察中药荆防四物汤及西药扑尔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方法将102例经临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中药治疗组予以荆防四物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西药对照组予以扑尔敏4~8mg,每日3次.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用药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在部分痊愈患者随访一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并比较.结果中药治疗组的痊愈率为90.4%,总有效率为94.1%;西药对照组的痊愈率为78.4%,总有效率为96.1%.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通过对大部分痊愈患者一年的随访,中药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13.8%,而西药对照组的复发率则达28.5%,二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荆防四物汤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扑尔敏,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光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1):33-3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周后复查内镜,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极大贡献。但随着中医药的大力发扬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事件也逐渐引起关注。通过分析中药致肝损害的现状及其发生因素,提出中药肝损害的预防及风险管理措施,为控制中药肝损害严重后果的发生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池里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74-75
目的:探讨中药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源性疾病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仅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药品调剂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全面地分析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更有利于避免及减少药源性伤害的发生,保障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实验组在痊愈率(χ2=13.281,P<0.01)、总有效率(χ2=5.444,P<0.05)和半年复发率(χ2=5.659,P<0.05)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值得临床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喷雾干燥法改善中药浸膏吸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喷雾干燥法改善中药浸膏的吸湿性和流动性,最大限度地改善喷雾干燥的黏壁现象,为中药工业现代化提供合理的相对湿度环境及生产条件。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辅料配方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浸膏干粉的吸湿性和流动性因素。结果:向溶液中加入3%微粉硅胶、7%β-环糊精,可以极大地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工艺为浸膏比重1.10g.mL-1、进风温度170℃、雾化压力0.5Mpa、进料速度400mL.h-1;最佳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4%。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改善传统干燥中药方法时间长、浸膏易吸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药颗粒剂的溶化性进行评价。方法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基础上略加改动,并以附加试验对30批中药颗粒剂的溶化性进行检查。结果市售30批中药颗粒剂中18批符合规定,12批不符合规定。结论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反映制剂工艺过程及药品质量的焦屑及沉淀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宣城市2011年收集的2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至60岁比例达66.04%;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7.92%。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看中药的上市后再评价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从药物组成、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质量标准、与化学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评述了中药注射剂的上市后再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