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切除术后,保留与不保留喉功能的修复方法及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梨状窝癌患者85例,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43例.Ⅲ、Ⅳ期患者中不保留喉功能31例(咽修复方法:直接修复、横行舌瓣修复、胸大肌肌皮瓣、喉气管瓣、胃代食管咽、游离空肠代咽与颈段食管);保留喉功能38例(喉修复方法:垂直半喉切除直接修复、改良会厌喉成形术、颈前肌筋膜瓣修复,以及前臂游离皮瓣和股外侧游离皮瓣同时修复喉与咽).单侧颈淋巴结清扫(颈清)56例,双侧颈清29例,其中行肿瘤同侧甲状腺切除29例.所有患者术后常规放疗,并行随访,失访按死亡计.结果 本组患者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4.1%(5/85)、66.7%(24/72)和52.9%(24/51),保留与不保留喉功能者3年存活率分别为63.2%(24/38)与48.4%(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存活率分别为51.7%(15/29)与40.9%(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例喉功能保留患者拔管26例,拔管率68.4%.结论 早期发现梨状窝癌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对Ⅲ、Ⅳ期患者,在快速病理确认安全边缘前提下切除肿瘤后,根据喉与下咽组织缺损情况,尽可能利用残喉及游离或带蒂组织瓣修复喉支架及下咽,有利于咽喉功能的恢复,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下咽颈段食管重建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下咽颈段食管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不同方法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25例,其中下咽癌14例,下咽颈段食管癌11例,按1997年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分期标准T2N0 5例,T2N1 2例,T3N0 4例,T3N1 3例,T4N1 7例,T4N2 4例.治疗方式:单纯手术治疗5例,放疗后再手术2例,手术加术后放疗18例,保留喉功能手术8例,行颈淋巴清扫术21例.重建方法为游离空肠移植代咽-颈段食管、胃上提代下咽-食管、残喉和气管黏膜瓣修复、肌皮瓣修复.结果:游离空肠和胃代咽-食管共3例,残喉和气管黏膜瓣修复4例,术后2周均较快恢复进食功能,无并发症.肌皮瓣和皮瓣修复18例中,10例无术后并发症,8例发生1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咽瘘6例,咽食管狭窄7例,胸大肌皮瓣完全坏死1例,并发症者经换药、再次修复及咽食管扩张术后5例恢复进食功能,3例作永久性胃造瘘解决营养.25例中,无围术期死亡者,3年生存率为38.9%(7/18).结论:利用内脏代下咽食管和喉气管黏膜瓣修复者术后恢复进食快,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低.肌皮瓣修复者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咽癌侵犯食管上端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间17例侵犯食管上段的下咽癌病例(梨状窝癌13例,下咽后壁癌4例),行根治性放疗8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2例行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和咽胃吻合术,7例行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放疗。8例并行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行同侧颈清扫术。患者出院后全部随访。结果 9例手术加放疗患者术后1例吻合口狭窄;8例均能经口进食,日常生活自理;9例均应用电子喉可进行交流;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9个月。8例根治性放疗者6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 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并胃咽吻合术,或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上段食管,辅以术后放疗治疗下咽癌侵犯上端食管的方法可行,预后较单纯放疗好,但生活质量欠满意。  相似文献   

4.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应保留喉功能方法。方法25例下咽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肿瘤切除方式,分别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后均予以辅助放射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咽部分切除5例(20.00%)、咽-喉部分切除15例(60.00%)、咽-喉-颈段食道部分切除4例(16.00%)及咽-喉部分一食道全切1例(4.00%);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0%(16/25)和44.00%(11/25);喉功能全部恢复(发音、呼吸和吞咽保护)16例,喉功能部分恢复(发音、吞咽保护)9例。结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是可行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及下咽癌切除手术减少咽瘘发生的措施.[方法]1996-2008年,共施行喉及下咽癌手术302例:喉部分切除术155例,近全喉切除术58例,全喉切除术64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9例,下咽癌切除喉气管整复术4例,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气管代食道术12例,其中,颈清扫术132例.总结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操作技巧对减少咽瘘的作用.[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咽瘘9例,发生率3.0%,属于较低水平.[结论]术中缝合及术后加压包扎技巧能有效预防咽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下咽癌的手术入路及咽喉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5例下咽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1例,年龄42~77岁。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8例,Ⅲ期31例,Ⅳ期25例;均无远处转移。采用全喉全下咽部分食管切除1例,全喉部分下咽切除24例,部分喉部分下咽切除36例,部分下咽切除4例。所有病人均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手术入路:食管入路1例,咽侧入路2例,会厌前间隙入路6例,环后入路9例,声门旁间隙入路11例,咽侧联合甲舌膜入路13例,甲状软骨裂开联合会厌前间隙入路17例,联合入路6例。使用残喉气管组织瓣、颏下岛状皮瓣、胸大肌瓣等行咽及部分食管功能重建,采用会厌、带状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行喉腔的修复。Ⅰ期和Ⅱ期未行放疗,Ⅲ期和Ⅳ期均行术后辅助放疗(剂量50~60 Gy),部分病例术前行铂类新辅助化疗和术后同步放化疗。结果:病人3年总生存率63.9%,无疾病生存率51.8%;5年总生存率42.6%,无疾病生存率41.7%。喉功能保留率61.5%,气管套管拔除率38.5%。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阳性率66.2%,咽瘘发生率9.2%。平均胃管拔除时间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不同组织移植物Ⅰ期重建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下咽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喉复发癌36例,肿瘤切除后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补组织缺损18例,肩胸皮瓣修补4例,胃代食管修补2例,胸部推移皮瓣重建下颈部与上纵隔组织缺损,并消灭手术死腔12例。晚期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8例,以游离空肠整复1例,健侧喉黏膜瓣修复咽部缺损8例,喉气管代食道8例,胸大肌皮瓣修复咽部缺损2例,胃代食管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下咽1例。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1例有术前放疗史的患者发生术后咽漏,胸大肌皮瓣修复者发生咽漏1例,胃代食道术后发生咽漏1例。全部病例愈合后均恢复正常饮食。随访9~84个月,14例出现吞咽梗阻,可进流质饮食。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的首要因素;其次,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的外科治疗和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梨状窝癌43例,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12例,Ⅰ期、Ⅱ期行梨状窝切除术,或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Ⅲ期、Ⅳ期行梨状窝切除+喉部分切除术,以会厌和胸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并以局部咽黏膜、胸大肌肌皮瓣、裂层皮片成形下咽腔.结果 43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0.4%,5年生存率为41.2%.全恢复喉功能占67.4%,部分恢复喉功能占32.6%.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对梨状窝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切喉组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保喉组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后5例行辅助放疗. 结果1例术后血胸,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内死亡1例,2年内死亡1例,其余还在随访中. 结论改良下咽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对保留喉功能应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在喉咽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以及毒副作用,探讨诱导化疗在喉咽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中、晚期喉咽癌以DDP+5-FU方案进行2周期术前或放疗前诱导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对原发灶的有效率为57.1%(CR 17.9%;PR 39.2%);对继发灶的有效率为53.9%(CR 15.4%,PR 38.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均为Ⅰ-Ⅱ°反应。结论诱导化疗对于喉咽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较轻的毒副反应,可以在临床进行更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 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李琦  李湘平  姚连生 《广东医学》2002,23(7):683-684
目的 探讨nm23基因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下咽癌组织中nm23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36例下咽癌组织中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nm23蛋白表达在高、低分化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nm23基因可能具有抑制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侧半喉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半喉半咽切除术,2例同时行颈段食管切除术,并用健侧半喉重建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仅1例术前放疗的病人术后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也无吞咽梗阻。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其2年生存率为75%,最长存活5年。结论:利用半喉半咽切除术后残存的正常喉粘膜瓣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拾景强  汪和平  马翔 《河北医学》2005,11(8):725-726
目的:探讨下咽癌患者不同病程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至2000年外科治疗下咽癌病人12例,其中6例行颈前皮瓣、4例行胸大肌肌皮瓣、2例用残余及半喉修复下咽术。结果:术后随访3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88%(1年),66%(3年)。结论:应综合不同的病程、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病人的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下咽癌患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E-Cd在下咽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了65例下咽癌手术标本。结果表明,随肿瘤临床分级的升高,E-Cd表达下降;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E-Cd表达下降;E-Cd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提示E-Cd在下咽癌中具有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可做为下咽癌分化差和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下咽癌患者实施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 ,应用带状肌肌筋膜等修复喉咽腔 ,术后予以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 :2 3例均恢复发声功能 ,1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 ,吞咽成功率为 95 .7% ,并发症发生率为 4 7.8% (11 2 3)。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6 9 .6 % (16 2 3)和 4 7.8% (11 2 3)。结论 :下咽癌手术多数能保留喉的正常部分 ,经过整复可恢复喉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下咽癌在头颈外科较少见,且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目前下咽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查询Pubmed等数据库中近期有关下咽癌治疗方法的文献,认为下咽癌的治疗推荐放疗、化疗、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 R-196a在下咽鳞状细胞癌(HS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下咽癌临床因素的关系,明确mi R-196a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57例临床确诊HSCC患者血浆配对样本,健康体检者血浆样本50例,从血浆标本中提取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 RT-PCR)方法检测mi R-196a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收集57例HSCC患者病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血浆mi R-196a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血浆mi R-196a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SCC患者中术前mi R-196a的水平9.11(5.69,12.43)显著高于术后12.69(9.16,14.84)及健康体检者12.85(11.18,14.91)(P<0.01);血浆标本中HSCC患者术后mi R-196a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i R-196a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化程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临床分期(P<0.05)有显著相关性;与年龄、吸烟史无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截断(cut-off)值为△Ct=10.84,95%CI:0.66~8.85(P<0.01)。结论血浆mi R-196a血浆表达水平与HSCC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等若干临床特征相关。mi R-196a有望作为HSCC微创诊断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及下咽部鳞癌颈转移的特点、规律。方法收集喉及下咽部鳞癌75例(108侧)颈淋巴结标本,按颈部解剖分区进行病理检查确定颈转移情况。结果喉及下咽癌颈转移均以Ⅱ区为高发区,转移率分别为34.1%和73.9%。喉癌颈转移与T分级及淋巴结分期有关系。下咽癌颈转移与T分级和淋巴结分期均无明显关系。24.0%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其中69.2%(9/13)破膜后可侵犯周围组织。结论喉癌颈转移与T分级和淋巴结分期有关,颈淋巴结直径在3.0cm以下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低,行保留胸锁乳突肌或用其制作肌瓣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